关灯
护眼
字体:

驶向阳光灿烂的大海:美国海军史_[美]斯蒂芬·W·R·豪沃思【完结】(116)

  事有凑巧,美国的作战舰队当时在杜威海军上将率领下正在波多黎各海面进行演习。这位海军将军在封锁马尼拉时,没有多少精力可以用于对付德国人或德国舰队。它们不断冲破封锁,给他带来了远比西班牙人为大的麻烦。现在,在委内瑞拉外海,他的助手注意到,“德国人看来采取了相当强硬的手段。委内瑞拉人是自作自受。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允许他们(德国人)走得太远”。

  经过总统的批准,杜威海军上将在这个地区显示了他的存在,最终使除委内瑞拉总统西普里亚诺·卡斯特罗外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满意。欧洲国家的部队没有入侵委内瑞拉,但在卡斯特罗总统接受由海牙法庭仲裁之前,委内瑞拉的港口遭到了炮击,船只被没收。在危机成功地结束后,罗斯福宣称,舰队是为了迫使德国人接受仲裁而派去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危机发生前很久,就已经计划派军舰去波多黎各海域进行演习。但是,海军的存在的确对德国采取强硬的手段起了制约作用。没有一位总统会放弃这种明显的能促进他所喜爱的政策的机会。

  在罗斯福担任总统的7年半时间内,门罗主义和加勒比海不断地纠缠在一起。在每次重大的时刻,他都坚持了基本的态度。对此,他在1904年的年度报告中作了清楚的阐述,后来人们称之为门罗主义的“罗斯福体系”:

  如果我们愿意让德国或英国作为加勒比地区的宪兵,我们就必须在出现重大灾难时不进行干涉。但是,如果我们想对欧洲强国说“不要干涉”,我们迟早必须自己出面来维护秩序。

  如果人们要想充分掌握门罗主义的含义,就需要对它的实际要求不断地加以揣摩。在1901年,接着又在1902年,美国军舰被派到巴拿马地峡以保护横贯地峡的交通,在1905年,对多米尼加的直接介入开始了,这导致该岛在10年后成为美国的保护国。但罗斯福最惊人、最著名的海军干涉发生在1903年。这次干涉也是针对巴拿马,是为了支持该国革命的成功。

  这里叙述一下巴拿马事件发生的经过。自1846年以来,哥伦比亚和美国之间缔结了一项保证美国国民有权通过哥伦比亚的北部省份巴拿马进行贸易的条约。哥伦比亚政府经常要求美国海军帮助镇压该地区的小规模暴乱。但在1901年和1902年,军舰总在提出要求前就已抵达。罗斯福同意马汉将军对该地峡的分析,即尽管法国人的努力已经失败,但那里迟早会修建一条运河。而且总统认为美国决不能失掉这个国家。

  1903年1月,国务卿海约翰与哥伦比亚的同等官员签署了一项条约,美国以1000万美元租借一条横跨该地峡的10英里宽的陆地,为期100年。该地带的主权名义上属于哥伦比亚,但实际上却操纵在美国人手中。由于这一原因,哥伦比亚政府于8月12日拒绝批准该条约。罗斯福相信,他们只是想多要一些钱。就在这一时候,巴拿马正酝酿着另一场暴乱。这次暴乱得到了法国商人的支持,他们坚持,如果在法巴协议到期前就废除它并批准美国租借该地带的权力,美国就必须付出巨额金钱。于是,美国陆军的军官开始协助策划巴拿马的革命。

  10月19日,3艘美国军舰驶往巴拿马沿海,并于11月2日接到命令:如果碰巧发生暴乱,它们就应接管横垮地峡的铁路,阻止哥伦比亚政府的军队进入该省。革命按预定计划于次日发动。海军指挥官们执行命令,阻止合法政府重新建立控制。翌日,巴拿马临时政府宣布成立。两天后,美国承认临时政府。只过了12天,即于1903年11月18日,新的巴拿马共和国接受了被哥伦比亚所拒绝的内容完全相同的条约。

  这一切都表明。如果“言语温和”不足以解决问题,罗斯福是很愿意使用大棒的。尽管这一次只对哥伦比亚产生直接的影响,整个拉丁美洲却受到了震动。在北美,这次过于匆忙的行动,以及它的不合法性和不道德性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但是,很少有人认为应当使整个事态逆转。因任何一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征途中,现实主义和道义上的理想主义很少能够水乳交融。对敏感的美国人来说,这是一段不安的时期。然而,修建一条由美国控制的地峡运河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它预示着美国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也不仅是因为它提供了获得商业利益的希望,这条运河首先的也是最终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美国安全的影响,美国从此确立了它的防御圈,以抵御世界另一端的日益增强的力量——可能是敌人。

  50年前,当美国海军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地位的时候,德国海军的地位更弱,日本海军则根本不存在。在同一时期内,这3支海军都已成长壮大。在1894-1895年(刚好在西美战争爆发前3年),日本在一场就朝鲜问题进行的战争中,打败了庞大的、古老的中华帝国,从而使世界大感惊奇。此后不久,日本主要的有战略意义的战利品——旅顺港——由于俄国、法国和德国的干涉而告丢失。但在1902年,经过9个月的秘密谈判,日本和大不列颠宣布结成了同盟。这一行动至少与西美战争一样,影响到世界上海军力量的平衡。它使得俄-法-德的“3国干涉”遭到了挫折,使得英国能够减少皇家海军在远东承担的义务,并且在西方执行对华贸易的“门户开放”政策时增添一支强大的平衡力量(而俄国是希望独霸对华贸易的)。但是,它也使日本能够再一次考虑向海外扩张。美国看到日英同盟既有可能带来好处又有可能造成威胁,因此就采取了暖昧的态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