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判决是平局。双方都受到毁伤,但没有一方失败。“监视者”号的航海日志表明他们没有理解这场战斗具有的历史意义,但记述这次战斗的作者肯定是知道其意义的。甚至在射击结束前,船员们已经聚集在甲板上收集榴霰弹碎片以便留作纪念。战斗一结束,吉迪恩·威尔斯的非常能干的助手古斯塔夫斯·瓦萨·福克斯就上了船。他和他的政治家及外国外交人员就在附近目睹了这次战斗,并且能够完全证实威尔斯最后降低了调子但又是精确的评论:“这是我们在内战中许多令人高兴的星期天之一。”
第十六章维克斯堡必定陷落
其他海军国家对汉普顿罗兹之战的兴趣很浓。这部分是因为“监视者”号和“弗吉尼亚”号的设计有异乎寻常之处,部分则是因为从这次战斗中可以获得技术情报。其他的铁甲舰也曾用于战斗,但它们互相间没有直接发生战斗。斯蒂芬·马洛里曾经把“弗吉尼亚”号称为“造舰史上的创举”,而汉普顿罗兹之战中的基调却是这个创举是不完整的。但为了内战的需要,美国海军迅速扩大(到内战结束时,仅仅对得克萨斯-弗吉尼亚的封锁就动用了900艘舰只),军舰上的水兵们不仅对铁甲舰,而且对海军的所有东西都是陌生的。
“对航行的了解程度尤如对月球山脉构造的了解程度,对于这种人说来,第一次航行中的第一段路程是一种令人惊奇的经历。”一位年轻的新手承认。他的名字叫做塞缪尔·F·特雷恩,1862年年初在“伊诺”号上担任代理助理军需官(他带着自豪和愉快的心情就任了此职)。“伊诺”号是一艘新的快速帆船,重895吨,装备有8门火炮,在特雷恩到舰上服役前几个月刚刚编入现役。特雷恩到舰后(或者从试图上舰的时候起)就一直写日记,坦率地记述了他这个习惯于陆上生活的人所见到的情况。
首先,一个习惯于上下楼梯的人,却乘着小船划到舰旁,然后突然发现要攀着绳索直上直下,并且正当他要踏上军舰时,被十分危险地抛到了几英尺高的空中。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他读过有关军舰的书籍,但从未切实考虑过舰上真正有些什么。除一些不可思议的命令(“一连串使圣·保罗迷惑的专门术语”)外,他还因没有地毯而感到不便。至于军舰即使在抛锚时也会出现的那种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晃动,则更是使他大伤脑筋。他说:
军舰准备起航时,你呆在那里,两眼圆睁,两耳竖起,嘴巴张开。后来,军官斥责水兵,就好像他们全是聋子或者做了错事一样;水兵们竟然厚着脸皮复述军官们讲过的话,让人听起来就好像在嘲弄他们一样。
当军舰突然左右晃动时,他在舱内甚至无法脱衣。因此,他用毯子包住身子,“随便躺在一个地方,迅速进入梦乡。令人奇怪的是,军舰稍有摆动,新水手就会特别恼火”。但是,当军舰已经在海上时,这些困难就成了小事一桩。书上说到浪高如山时,他是从来不相信的,但是:
百闻不如一见。我曾经站在后甲板上,在军舰以16海里的时速向前行驶时,紧紧抓住一根绳子,两眼朝前看着深蓝色的‘大海’,它就像在我们航道的正前方筑起的一道高高的、不可逾越的大墙。当我们高贵的军舰在可怕的水障前威风凛凛地昂起头时,我掉头去看刚刚经过的航道,视线中出现了更加可怕的情景……一浪高过一浪,像山一样的高,接着就像山崩似的突然跌落,并且向前涌来,大有埋葬一切之势。当你注视四周汹涌的波涛一直延伸到远方,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然后再回过神来打量这个被称为‘高贵的军舰’的微不足道的立脚点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惊呼人类竟敢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这样一个东西。
他没有夸大这艘军舰的航速。每小时16海里的速度使得“伊诺”号只用了不到14天的时间就从波士顿驶抵加的斯。当国内发生战争时,“伊诺”号横渡大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觅‘萨姆特’号,也就是臭名昭著的‘海盗和私掠船’。他们的掠夺给我们的商船带来了恐怖”。
南方的“萨姆特”号从新奥尔良逃走后的7个月中,它已经俘虏了18艘联邦的商船。但“萨姆特”号及其姊妹私掠船给北方造成的间接损失——保险费增加、商人丧失信心等——要比直接损失大。虽然它们的军事威胁微不足道,政治上的压力却迫使美国海军抽调正执行封锁任务的舰只前往追捕。在“伊诺”号抵达加的斯那天的黎明,“我们认出‘图斯卡罗拉’号正泊在不远处,‘叛乱分子的汽轮’‘萨姆特’号距它5英里,公然悬挂着‘南部同盟的旗帜’。但是,我们是在西班牙的领海内,而它则是在英国的领海内,因此,我们为了‘让它不闹事’而能做的一切就是静静地呆在那里,监视这只老鼠不要逃出‘笼子’。”
这种小规模的封锁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星期。但其结局永远无须置疑:南部同盟的私掠船无法逃脱。最后,它的船长拉斐尔·塞姆斯只能遣走船员,售掉船只,期望在以后再进行私掠。在等待和监视的数周内,塞缪尔·特雷恩经过横跨大西洋的众目睽睽的航行后,感到他已经清楚地知道海上发生的情况要比陆上糟糕。但是,当他和同事们静静地停泊在西班牙港口时,在美国的一个小地方却有24000人在死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