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午战争史_戚其章【完结】(167)

  日本方面深感双方反复辩驳,只能使谈判延长,这是对日本不利的。而要早结束谈判,只有对中国全权大臣采取威胁手段,这就是陆奥宗光所说的“在事实面前使他们就范”。日方考虑到李鸿章的威望和影响,决定先从李经方身上下手。先是在四月一日,日本政府即经谭恩转电北京云:“李中堂现虽较愈,未免所商之事现须从缓,日本拟中国如电派李经方,亦予以全权之任,日本可以接待。”清廷正急切谈和,当无不可,便于六日经田贝转电日本云:“中国因李中堂伤病未痊,添派李经方为全权大臣,随同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商议和约。”注12同一天,李鸿章也向伊藤博文致送了同样内容的照会。日方于四月七日复照,表示承认李经方为全权大臣。

  此时,双方全权都在为下一轮谈判作准备。李鸿章拟定了一份商改约稿节略,堆备于四月八日晚上送交日方。此节略云:“查日本约稿所拟请让奉天南部地方,内有辽阳州等处与台湾全岛,皆日兵所未到者,未便请让。又欧洲向例,险要之地虽为敌国兵力所据,仍应让还。旅顺口、大连湾乃北京渤海最要门户,应照法国俾路佛之例,让还中国。”又云:“此次兵端,并非中国先开,亦未侵占日本土地,论理不应认赔兵费,即使赔费,亦只应算至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国认明朝鲜自主之日止。其款既以兵费为名,即应查明用兵所费实数。”注13于是,李鸿章于八日中午复电总理衙门称:“昨接唐抚(景崧)电,敌未来犯,军民心固,似可坚守。鸿断不敢轻允割弃,已于另备节略中驳论及此。但窥日意,扔逐日由广岛运兵出口,恐添赴台,将有南北并吞之志。皆饬让地以一处为断,极是正论,自应如此立言,不知将来能否办到。日原图所划奉天经纬线度,竟连辽阳、田庄台、营口均包在内。辽阳未失,尚易辩驳。此外日兵已据之地,彼已设官安民,极力争论,未易退让。可俟会议时,察酌妥议,似难由我预为决定。总之,敌所已据处,争回一分是一分;其所未据处,丝毫断不放松也。”注14

  此电刚发,伊藤博文即派专人邀中国新任全权大臣李经方至其行馆谈话。伊藤对李经方大肆威胁,施行外交讹诈。伪称:“此次停战,由伊力持乃允。各武员预备兵马粮械齐足,必欲分道直攻北京,再行议和。现期已迫,断难再展。”又谓:“尊意欲将奉境全行收回,万作不到。南北两处均要割让,仅让一处亦断不行。该国已用兵费,实系太巨,所索三万万,即欲减少,能减无几。此我国上下文武熟商而定,特据实密告。”注15最后,厉声恫吓说:“尚希中国使臣能深切考虑现在两国之间的形势,即日本为战胜者、中国为战败者之事实。前者由于中国请和,日本应允,始有今日之议和。若不幸此次谈判破裂,则我一声令下,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只搭载增派之大军,舳舻相接,陆续开往战地。如此,北京的安危亦有不忍言者。如再进一步言之,谈判一旦破裂,中国全权大臣离开此地,能否再安然出入北京城门,恐亦不能保证。此岂吾人尚可悠悠迁延会商时日之时期乎?”李经方经此一吓,先自怯了七分,所携之商改约稿节略亦不敢交出,答以:“回去与父商议后,再行提出答案。但答案万一不能使日本全权大臣满意时,希望不因此招致日本全权大臣之盛怒,以致谈判破裂,使九仞之功亏于一篑。是以诸事皆请海涵。”注16简直是在哀求告饶了。

  李鸿章据李经方之回报,即致电总理衙门云:“鸿再四筹思,时迫时急,姑据鄙见,将奉天之凤凰厅、安东、宽甸、岫岩四处边境割让,海城俟后再说。赔费即遵电谕,以一万万应之。明日再将约稿送交,看其能否转圜。会议后,再详晰电奏。让北地以海城为止,赔费以一万万外为止。倘彼犹不足意,始终坚执,届时能否允添,乞预密示。否则,只有罢议而归。”注17并据此意拟定修正约稿,于四月九日送致日方,乃约定于十日继续谈判。

  四月十日下午四时十五分,中日全权大臣在春帆楼举行第五次谈判。李鸿章以伤势渐愈,亲自参加。中方参加者还有全权大臣李经方、参赞伍廷芳、马建忠及罗丰禄。陆奥宗光因病未能出席。日本参加者除全权大臣伊藤博文之外,还有伊东已代治、井上胜之助、中田敬义、陆奥广吉、楢原陈政五人。闲谈片刻后,伊藤即转入正题,并拿出准备好的改定条款节略,对李鸿章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根据日方提出这份节略,中国的下属领土皆永远让与日本:一、盛京省南部地方,从鸭绿江口起,溯江抵安平河口,从此划线而抵凤凰城、海城及营口,以上指名之地亦在所让境内;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三、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四、澎湖列岛。赔款则减至库平银二万万两。李鸿章阅读日方节略的中文本后,曾就赔款和让地两项进行了辩驳。伊藤对李鸿章说:“驳只管驳,但我主意不能稍改。目前最需我等努力者,乃速定和约。我国在广岛已做好出征准备,有六十只运输船随时可解缆出航。昨夜至今晨,渡海之运输船已达二十只,其所向之地盖距天津不远。惟在停战期内,须严守停战之约耳。一旦时机到来,当即刻进发,而无可犹豫也。今日之事,所望于中堂者,惟‘允’与‘不允’之明确答复而已!”注18李鸿章见伊藤毫不松口,便要求到十四日下午四时作出最后答复。会谈结束时为六时三十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