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午战争史_戚其章【完结】(189)

  注10 《台湾省通志》卷7,《人物志》。

  注11 易顺鼎:《盾墨拾余》,见《中日战争》(1),第142页。

  注12 《日清战争实记》第36编,第30-31页。

  注13 《台湾抗战日方资料》,《中日战争》(6),第467-470页。

  注14 《台湾人物志》第6章,特行,《江国辉传》。

  注15 《台湾省通志》卷7,《人物志》。

  注16 易顺鼎:《盾墨拾余》,见《中日战争》(1),第143页。

  注17 《台湾抗战日方资料》,《中日战争》(6),第471一472页。

  注18 《台湾人物志》,第6章,特行,《江国辉传》。

  注19 《台湾抗战日方资料》,《中日战争》(6),第473页。

  注20 《台湾人物志》第6章,特行,《江国辉传》。

  注21 《台湾杭战日方资料》,《中日战争》(6),第474页。

  注22 《台湾省通志》卷7,《人物志》。

  四 争夺新竹城

  台北、新竹一带义军的英勇抗敌行动,大大鼓舞了群众的爱国热情,也使一些地方官绅改变了观望的态度,开始筹备战守了。台湾民主国所任命的台湾知府黎景嵩,闻义军沿途截击敌人,颇有斩获,以为恢复有望,便召集台湾、彰化、云林、苗栗四县官绅会议,筹款守御,并开设筹防局,招募土客各勇,命名为“新楚军”,以副将杨载云注1为统领。

  杨载云,原籍湖北,从军来台,积功至副将。日军占领台北后,曾奉黎景嵩之命,率一营北上御敌。然兵未到新竹,而新竹已为日军所占。杨载云遂扎于新竹以南。四县官绅会议后,黎景嵩饬台湾县知县史道济募勇五百人,署苗栗县知县李烇募勇千人,署云林县知县罗汝泽募勇一千五百人:此数营皆就地而募。另外,又令杨载云添募陈澄波一营,并以栋军傅德升、郑以金二营隶之,共成四营,称新楚军。“营制、营规一依湘、楚旧章,约略变通之。”时人称:“其勇虽为新募,颇娴规制,鼓以忠义,气皆奋兴。将官则有副将杨载云,尤为得力。”注2

  此时,吴汤兴所统带的新苗义军已发展为六营,除卫中队营一营随身差遣外,其余徐骧一营扼扎北埔,邱国霖一营扼守尖笔山沿山一带,张兆麟一营分守三环水流东,陈超亮一营驻防深井,黄景岳一营仍守苗栗。注3黎景嵩准备将苗栗县钱粮作义军粮饷,并发给军装,“奈库款全无,未能多为接济”。于是发布告示筹饷,称:“各属绅富人等知悉:须念本府竭力图维,支持败局,无非为尔绅民,奠定地方,共享承平之福。且借款不过暂济眉急,一俟筹有巨款,即如数备还,亦并非本府有丝毫自私自利之心,一片苦衷,可对天日。现已派新楚劲勇数营开往前敌,会同义军,共图恢复,力扫倭氛。若非各属绅富激发天良,慷慨借助,其功必败于垂成,诚为可惜。……总望好义急公,勿存观望之见,庶几马腾士饱,无虞庚癸之呼。”注4由于黎景嵩竭力筹措饷银,新苗义军才得以维持。从此,新苗军与新楚军配合作战,共同打击敌人。义军与清军联舟抗日的体制,这才建立了起来。

  当时,日军虽欲固守新竹,然仅一千余人,且处于新苗军、新楚军和新竹以北各庄义军的包围之中。如果黎景嵩能够主动与台南联合,集中台湾、台南二府的抗日力量,请刘永福全面主持作战事宜,则不仅收复新竹指日可期,而且战局必有转机。时人谓:“当是时,日军得台北一府城、二县治,西不尽海,东不入山,北不尽宜兰,南不出新竹城。而刘帅永福抚有两府、八县、一州、台中、台南循海至山,咸愿听命。日军恣睢台北,乡民到处为梗,迤西平顶山民亦时截其饷道,而本国又方有俄罗斯、德意志、法兰西三国逼迫,胁退辽东,兵船不敢出,进退维谷。全台之民,引领而望刘帅克台北;即不然,一偏师,新竹可立复也。”注5但是,黎景嵩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以为指日可以规复新竹,且心胸狭窄,怕请来刘永福反被分功。对此,有人评之曰:“自新楚军迭报小胜,黎景嵩举趾高,夜郎自大,尝谓刘军门是战将,非大将,不愿求援台南。……冀旦夕复新竹,即可称台民主(总统)焉。”注6“迨后请援,则事去矣!”注7黎景嵩未能与台南黑旗军及时地联合起来,这不能不是一个莫大的失误。这样,规复新竹之战便只能功败垂成了。

  先是在七月上旬,黎景嵩命令抗日联军各部克期收复新竹。然新楚军营官陈澄波“驻稍后,冀香山接待,先使告香山总理。总理则告新竹人,转报日军。于是,师未行而期泄。”注8阪并重季得此情报,即“派出侦察队,加强戒备,严禁四门出入”。注9先是,日军占领新竹后,支队本部设于西门内,步兵分屯武营头及后布埔演武场,骑兵驻于南门;炮兵布于北门外崙仔庄;机关炮队置于南门义仓。注10今又重新部署,专等抗日联军来攻。

  七月十日,继六月二十五日义军进攻新竹失败后,时隔半月,抗日联军又对新竹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参加这次进攻的兵力较多,规模也较大。是日凌晨,按预定计划分三路进军:傅德升攻东门;陈澄波攻西门;吴汤兴攻南门,杨载云继后策应;徐骧、姜绍祖则各从间道先进。上午八时,抗日联军开始攻城。陈澄波军自虎头山一带向西门进攻,“至隙仔溪,猝遇伏发,避入蔗园,发枪应之。”注11双方相持至傍午,陈澄波麾军先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