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午战争史_戚其章【完结】(196)

  日军从澳底登陆后,台湾镇总兵万国本辞职离台,刘永福兼署台南镇篆,始驻台南府城。唐景崧内渡后,台南绅民公议,举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辞之。以后,台南绅民铸台湾民主国总统银印一颗送来,刘永福复恳辞曰:“今诸君送此印来,无非欲保身家、固土地,不甘为蛮夷牛马而已。诚宜决意抵敌,务须互相协力,筹军饷,为第一着紧要之事。盖军饷足用,士肥马腾,日本虽然厉害,吾岂惧哉?”又称:“区区此印,无能为力。盖有在此不在彼之故,诸君以为然否?请将印带回销之可也。”注7卒不收印。六月二十一日,由上海转到署两江总督张之洞来电,内称:“俄国已认台自主,问黑旗尚在否?究竟能支持两月否?似此外援已结,速宜将此事遍谕军民,死守勿去,不日救兵即至也。”注8这封电报,对刘永福和黑旗军将士是一个很大鼓舞。二十九日夜,“设坛幄,祭告天地神祗,台南文武百余人并集,歃血同盟,并作《盟约》云:“变出非常,改省为国,民为自主,仍隶清朝。即各友邦,许为辅助,何况我辈,敢不维持?呜呼!为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一时千载,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注9三十日,以救兵将至布告,“万众欢声如雷”。注10

  此时,南侵日军正被阻于新竹,进退维谷,处境困难,而刘永福之坐镇台南,更是其心腹大患。桦山资纪为摆脱困境,想出了劝降的一招,寄希望于一纸书信,以不战而胜。早在六月二十五日,桦山致书刘永福,劝其“速戢干戈”,奏请日皇“待以将礼,送还清国;如部下将卒,亦当宥恕其罪,遣还原籍”。八月二十三日,此书才由英国兵轮送至台南。二十五日,刘永福复书桦山,斥责日本“弃好崇仇,无端开衅”,表示“当与台湾共存亡”,“守效死勿去之义,以守兹土,以保此民”。注11复书义正词严,坚决驳回敌人的劝降阴谋,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在此之前,形势一度对抗日力量非常有利。但是,由于台湾府知府黎景嵩不肯与刘永福联合,错过了收复新竹的大好时机。后虽请黑旗军北上,而时过境迁,已难以为力。经过彰化之战,刘永福损兵折将,元气大伤。部将李维义自彰化逃回后,再三提出要到布袋嘴一带据险扼守,刘永福发给饷银,令其统镇海中军左营前往。然而,李维义一到布袋嘴,即“将银席卷,并连各枪支变卖”注12,竟同黎景嵩一起带数百人,雇船逃往厦门了。兼护台湾道道台和台南府知府的安平县知县忠满,也弃军逃往厦门。部下的叛逃,更使刘永福内外交困,而莫展一筹。台南的形势更为严峻了。

  尽管如此,刘永福仍然决心抗敌,力撑危局。此时,王德标正在嘉义县养伤,“英气不衰,誓吞敌”注13,刘永福命其在嘉义据守,但仍感前敌统将乏人,文案吴桐林力举杨泗洪“可当大任”。他深以为然即命杨泗洪统镇海中军正营、后营、前军右营、武毅右军右营兼吉林炮队共五营,“节制黑旗前敌诸军,及各地义勇队,咸归调遣”。注14

  杨泗洪(一八四八——一八九五年),字锡九,江苏宿迁人。出身于拳技世家。“性倜傥,有远志”。“好济人危急,削不平。”曾投效湘军,积功保至游击。一八四四年,刘铭传奉旨赴台治军,杨泗洪以营官随行。时法军侵台,在沪尾一战中,杨泗洪“率部挫其锋,敌为却”。刘铭传“极奖藉之,由是名大著”。注15累保记名简放提督,赏硕勇巴图鲁勇号。又奏署台湾镇总兵。后刘铭传因故辞职离台。至一八九一年,邵友濂任巡抚,尽废前任之政,裁撤防军,将杨泗洪降为营官。及日军侵台,连陷台中诸城,杨泗洪义愤填膺,决心守土不去,以恢复为己任。既奉命节制黑旗前敌诸军,为刘永福之知遇和信任感泣不已。他对吴桐林说:“我当以身报大将军知遇之恩,庶不负先生牙齿力也。”注16遂集队誓师,当众宣言,“励其忠义之气,激以夷狄之辱,垂泪而道,士气奋发,慷慨启行。”注17

  刘永福在任命杨泗洪节制前敌诸军的同时,又接受文案吴桐林、罗绮章的两项建议:一、“议抚”;二、“仿内地保甲,行联庄法,令各乡自近及远,渐次举行。”注18所谓“议抚”,即招抚各地抗日的义首;所谓“联庄法”,“即一庄联十,十庄联百。由合南联至台中,由台中联至台北。倭至则协力攻倭,倭去则严查土匪。”注19刘永福以台中抗战数月,以新苗义军之功居多。彰化之陷,徐骧带二十人突围至台南,刘永福慰之,命入卑南募兵。于是,台南各地的义首纷纷应招,其中著名者为简成功、筒精华、黄荣邦和林义成。简成功,原名大肚,嘉义大莆林人。其子,简精华,原名婴(一作“宜”或“义”)。黄邦荣,原名丑,嘉义中埤庄人。皆应招后改为现名。林义成,乳名小猫(一作“少猫”),又名苗生,恒春阿缑人。日军侵台后,“招义民,据凤山岭以抗”注20,并与简精华互通声气。“倭之据大莆林也,精华宰羊豕,除道路迎倭。倭至,责精华献妇女二百人,精华不应。倭酋怒,挟精华至其家,搜得妇女六十余人,纵兵淫污,精华家人奸辱尤酷。精华怒,送款台军。于是,荣邦、义成皆受抚,愿效死。”注21九月一日,刘永福檄简成功总统义军,统义民十一营。林义成率所部至,亦合为一军。刘永福重新恢复清军与义军联合抗日的体制,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