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彭氏军史评论_彭志文【完结】(119)

  攻宁国,常遇春中流矢,裹创再战,升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二十三年大败陈友谅于康郎山转战三日,纵火焚汉舟,湖水皆赤。次年进平章政事,率军包围武昌,逼降陈理。从攻张士诚,以奇兵出其后。论功封鄂国公。1367年与徐达兴师北伐,为副将,兼太子少保。相继取山东、河南、河北诸郡县。1368年,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转攻太原。第二年与李文忠率师北征,攻克开平。师还病卒,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常遇春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而横行于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这么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自然能代表着明朝初年的杰出军事人物。

  蓝玉:★★★★

  (?—1393)明朝定远人,常遇春的表弟,明朝开国的元勋之一。史书记载“临敌勇敢,所战皆捷”,常遇春死后蓝玉被擢为大都督府佥事,参与了明军的伐蜀。洪武初年,蓝玉参加了数次明朝的北伐战争,当时是作为徐达的前部先锋。后来又西征甘、青,挺进云南。“数总大军,多立功”。

  1388年,蓝玉领兵15万远征漠北,大获全胜,一直打到鱼儿海,杀了北元太尉蛮子等,降其众,获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甚多。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比之为卫青、李靖,被封为凉国公。这也是蓝玉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蓝玉成为继徐达、常遇春之后,明朝最有威望的武将。后来他被明朝派往陕西练兵。可惜因为骄横跋扈,我行我素,据说蓝玉蓄庄奴干儿子达数千人之多,还鞭打御史,破关冲卡。1393年,因锦衣卫诬告其谋反,而被明太祖处死,蓝玉之死其实是朱元璋杀戮功臣的必然结果。

  综观蓝玉的军事活动,大都能够取得胜利,他为明朝初年政权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明朝初年最具代表性的将领。

  王守仁:★★★★

  (1472-1529)字阳明,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之阳明先生,曾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等职务。王守仁不仅是明朝中叶的著名的军事家,同时还是哲学家、教育家。本文只介绍他军事方面的主要成就。1517年,王守仁在江西曾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明武宗年间,南昌宁王起兵叛乱。王守仁用离间计使宁王对其谋士产生怀疑,而不用其计。为己方的军队争取了部署和运输粮食的时间,从而遏止了叛军的进攻。安庆告急后,王守仁募兵八万前往增援,行至丰城,王守仁和诸将商议后,用围魏救赵的方法,率军攻打南昌,击败敌援军,最后攻破南昌。宁王攻不下安庆,拒绝手下攻取南京的建议,回援南昌,结果在半途被王守仁的伏兵杀得大败。最后仅用一个月,宁王的叛乱就被平息。在镇压宁王叛乱中王守仁展示的军事才华非韩信、白起莫及也。后来宦官刘瑾专权,欲制王守仁于死地,王守仁诈死骗过奸臣们的加害,保留得残生,也显示了他过人的韬略。

  戚继光:★★★★★

  (1528年--1588年)字元敬,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出身将门,自幼聪颖,文武兼备,15岁就习兵法武备,通经史大义,17岁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之职。时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1533年,戚继光晋为都指挥佥事,总督山东全省备倭。1555年,他奉调浙江防倭,翌年升任参将。他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余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戚家军”。戚家军作战勇猛,所向披靡,连战连捷,倭寇闻风丧胆。1568年,戚继光奉命北戍蓟镇,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练兵事宜,节制四镇,官至左右都督。由于功勋卓著,明王朝加封戚继光为太子太保、左都督、太子少保,位列三公。1583年,戚继光奉调广东。翌年,抱病请退,回归故里。戚继光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报国为民,忠孝闻名。1588年,戚继光病逝于蓬莱故里,时年60岁,谥号“武毅公”。戚继光毕生博览群书,文武全才,著有《莅戎要略》等兵书和诗文集《止止堂集》等。其中《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均被列入我国古代十大兵书,在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俞大猷:★★★★

  (1503~1580)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字志辅,福建晋江人。 他20岁时继承父职任百户,开始学习骑射,“剑术天下无敌”。后历任千户、武备、参将、总兵官等职。1549年朱纨巡视福建,荐为备倭都指挥。又参与交黎之役,以功进参将。他移师浙东,抗倭于王江泾,并围歼徐海、陈东等匪类,以功加都督佥事。后任参将。又镇守南赣,平定广东张铤叛乱。后任福建总兵官,破倭于福建兴化,时称俞家军。次年任广东总兵官,获海丰抗倭大捷。不久改任福建总兵。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善用兵,与戚继光齐名,并称“俞龙戚虎”。万历初夺职,一度复起,后任军都督佥事,乞归。卒于家,谥武襄。 俞大猷戎马生涯47年中,抗击倭寇入侵的时间达13年之久,他著有《正气堂集》、《剑经》。

  袁崇焕:★★★★★

  (1584年-1630年)字元素,广西滕县人。万历进士,明代后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1622年袁崇焕单骑出关,考察关外形势,还京后,自请守卫辽东。并筑宁远城,以御清兵。因获宁远大捷,清太祖努尔哈赤受伤死,官至辽东巡抚。次年获宁锦大捷,清太宗皇太极又大败而去,崇祯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1629年,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袁崇焕闻警星夜入援京师,但崇祯中后金的反间计,以为他与后金有密约,袁崇焕被碟刑处死于西市。其部下佘义士深明大义,“夜窃督师尸”,葬于北京崇文门东花市斜街,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世佘幼芝女士。1782年真相始大白于天下,千古奇冤得以昭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