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坑追匪_天下霸唱【完结】(47)

  然而这样的生活只维系了两三年,大多数俄国贵族并不懂如何做生意,又没有一技之长,坐吃山空再加上挥霍无度,有座金山也架不住这么折腾,穷了就开始变卖随身带来的毛毯、衣物、皮鞋、首饰、肥皂、香水.直到卖女人。出身贵族的姑娘们迫于生计,只得到俱乐部做了女招待,甚至于出卖肉体。她们其中不少人在俄罗斯的贵族学校学过芭蕾,会弹钢琴,个个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白哲丰腴,有钱的中国公子哥对其趋之若骛。可这行也是吃青春饭的,一个女人再有本事也没办法养活一大家子游手好闲的人,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白俄贵族陷入窘境,甚至饥一顿饱一顿,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一度成为东三省的社会问题,就连普通老百姓也开始讨厌这些大鼻子。

  娜佳比契卡小几岁,虽然父母顶着贵族的头衔,但从记事起,她的生活就已经和贵族无关了。一家四口人挤在一间又小又破、阴暗潮湿的公寓房里,左邻右舍大多是穷困潦倒的白俄,不是小偷,就是妓女,要不就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以及惶惶不可终日的醉鬼。这一家人一年到头仅在圣诞节和复活节才能吃上一顿饱饭,这对兄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

  后来关东军占领了东三省,很多白俄为了生存,就去给关东军效力,充当侵略者的马前卒。被招募之后,他们比小鼻子还要凶残百倍。娜佳和契卡这对兄妹和很多白俄一样,被吸纳进了关东军情报机关,接受军事及谍报训练,后来又加入白俄谋略部队,被派遣越境从事爆破、策反、暗杀、窃取情报等破坏活动。再往后,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攻打关东军,日本战败投降,当年投靠日本人的白俄匪军也被尽数歼灭。

  流亡东北的白俄走投无路,有些幸运的侨民拿到了苏联护照,被分批遣返回国,有的被苏联红军执法队就地处决,有的则被从中国直接送到西伯利亚荒原上的劳改营。娜佳和契卡在中国出生、长大,父辈的故乡对他们来说如同异乡样陌生,兄妹二人逃过搜捕,亡命山林,隐姓理名躲在边境上的白俄村子里,就这样战战兢兢熬过了几年。也是在这段日子,契卡成了酒鬼,终日喝得酩酊大醉,在酒精麻醉之下苟且偷生。娜佳则靠在小酒馆当女招待,周旋于多个白俄男人之间骗点钱财,勉强维持二人生活。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想这辈子就在这儿偷摸过下去了,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可很快就被人告发。兄妹二人终归逃不过被遣送回苏联的命运。就在遗返的列车上,他们遇上了格罗莫夫。

  格罗莫夫根本不是什么电影厂的导演,他最初是个扒手,后来成了名震苏联的大骗子、一级通缉犯。据娜佳所说,格罗莫夫不是他的本名,此人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长得人高马大,相貌堂堂,却不肯吃苦,整天不务正业,靠偷鸡摸狗混饭吃,屡屡盗窃被打,满脑子想着发大财,同村农民没有不骂他的,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这么个臭名昭著的人渣却也有过人之处,虽然出身卑微,受教育程度有限,但是聪明绝顶,不仅胆子大,心思也缜密,擅长盗窃和伪造证件变换身份,更练就了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以此四处坑蒙拐骗,骗来钱就胡吃海塞挥霍一空。

  格罗莫夫年纪轻轻就已多次犯案被捕,但每次进监狱,他都靠着巧舌如簧,哄骗外加装孙子,伺候其他犯人,从他们身上学到新的犯罪技巧,出狱之后再变本加厉地继续行骗。最后一次被捕之后,由于前方战况激烈,兵源不足,他被补充为士兵,随军开赴苏德战争的最前线。他以前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可这一次他真的怕了,因为他连枪都不会用,最大的本事就是靠一张能把死人说活了的嘴四处混吃混喝,本以为靠拍马屁侍奉好长官,能给他来个欢事班的活儿,不用上前线打仗,还能捞点油水,没想到当兵的油盐不进,骂他是懦夫,还专门找了一个人盯着,必须让他上战场。他知道上前线嘴皮子可就不顶用了,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所以他在途中想方设法当了逃兵,混上一列开往后方的火车,并在火车上顺手扒了一个证件,这证件上的名字就是“米哈伊尔•伊洛维奇•格罗莫夫”。

  从此以后,这个骗子假冒格罗莫夫的名字,利用这个身份,在莫斯科立足找到一份相对不错的工作,至少有口饭吃,不用再上前线当炮灰了。但是他什么也不会干,更不想学,终日偷懒耍滑,很快就被开除。此时他已经意识到了,再这么混下去绝非长久之计,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在秩序混乱的战争年代,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和骗术,伪造出各种文件、证书、公章、签名,杜撰了一整套自己在前线出生入死的虚假经历,不仅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还在斯大林格勒战斗过,谎称自己在一场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战友全部牺牲,唯有他一人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他讲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还向人展示了自己身上打仗留下的十来处“伤疤”。当年偷东西被打留下的伤疤,反倒成了他视死如归、拼死杀敌的证明,恨不得一处伤疤,能编出三个故事。他说自己为没能营救出战友感到深深自责,战功不应该属于他一个人,而应该属于每一个为了祖国母亲牺牲的战士!

  一般来说,面对一个骗子,他只要没骗取你的钱财,很多人都会睁一眼闭一眼,正所谓“吹牛不用上税”。格罗莫夫就是利用了人们这个心理,才敢有特无忍在大庭广众之下信口开河,就连苏联英雄、功勋狙击手扎伊采夫都跟他起战斗过,并且在激战一个月后,一起分食了最后一个苹果。他从小就是撒谎行骗的行家,深知一次两次别人不信,但也不会把他怎样,说得多了,信的人也就多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故事编得越来越像真的,直到每一个听过他故事的人都会感动到流下热泪,这段虚构的经历让他随时随地都能吃香喝辣,更为他骗取了许多荣誉和好处,甚至包括苏联最高荣誉“苏联英雄”的称号。在全国,这是最令人美慕和敬重的荣誉,获得者会被授予枚纯金制成的金星奖章,佩戴在左边胸口心脏的位置。如果这个人能获得第二枚金星奖章,他的乡就会为他修建一座半身铜像。格罗莫夫开始还懂得见好就收,因为不管是他伪造身份者的家乡还是真正的老家,只要有人去查,他就会立马露馅,再哄骗枚奖章,是万万不敢的。

  “苏联英雄”对格罗莫夫来讲不啻于一次身份认证,仗着这枚奖章,他开始胆大包天地接受各方邀请,到处演讲作报告,凭借自己的口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收到鲜花,获得礼遇。他曾多次参加高官宴会,成了许多元帅将军家中的座上宾,甚至受到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接见。那位领导人赠送给他一支钢笔,一直别在他上衣口袋里,动不动就要拿出来炫耀一番。生怕有人怀疑,他装钢笔的口袋里还放着领导人接见他时的合影,他亲自在照片背面写了一句话:伟大的革命领袖接见了格罗莫夫。

  在战争末期,随着日本关东军的覆亡,格罗莫夫意外从某高官处得到一份秘密情报,得知日本关东军仓库中遗留下大量黄金。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份迟早会被识破,就想来一趟中国东北,想办法找到这个宝藏,带上黄金远走高飞。如果把这一票干成了,足够他下半辈子在异国他乡尽情享乐。格罗莫夫虽然对中国并不了解,可也明白寻找日本关东军的宝藏并非一件易事,金灿灿的黄金不可能放在地上等着他去捡,纵然情报准确,凭他孤身一人也无法行动,必须等待合适的时机。

  也许是因为那个战斗故事编撰得太过生动,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连格罗莫夫自己都相信了那是真的,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睡觉时说梦话,还常常喊出“苏维埃万岁”的口号。战争结束之后,他接受了《真理报》的采访,此时的格罗莫夫对他这段杜撰故事的表述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一番慷慨陈词真情流露,记者也被他感动得眼含热泪,回去之后连夜撰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通讯,塑造了一个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形象。这篇文章同样感动了主编,决定刊发在报纸头条位置,并配以格罗莫夫的大幅照片。

  接受完采访,忘乎所以的格罗莫夫受邀作为苏联代表团成员,兴致勃勃地前往中国东北参观,他心里打着如意算盘,想借这个机会侧面打听一下关东军黄金宝藏的下落。没想到报上刊登了那篇配发大幅照片的报道之后,竟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格罗莫夫同志的英雄事迹。这一下可麻烦了,真正的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格罗莫夫公开表示自己的证件被盗,而这个假格罗莫夫同村的老乡也写信给报社,说此人是他们村的一个无赖,还是个偷东西的扒手,并且言之凿凿地说,这个无赖胸口上有个碗大的伤疤,是当年偷东西被主人家逮住受惩罚所致。冒充苏联英雄行骗事彻底败露,正在会议上夸夸其谈的格罗莫夫当场遭到逮捕,扒掉衣服,验明正身后,被押送上一列铁皮火车遣返回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下霸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