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动的整个过程,我都参加了,总共学习了近30次,1960年2月9日在广州结束。主要是学《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每次读十余页,并联系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边读边讨论。”
“每逢这类小规模的座谈,毛主席总是特别幽默健谈,纵横捭阉,甚至屡从文学作品中拎出生动的事例和语言,寓庄于谐。在谈到我国的土地所有权转换及农民的恋土心理时,主席说: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土地买卖。《红楼梦》里有这样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这段话说明了在封建社会里,社会关系的兴衰变化,家族的瓦解和崩溃。这种变化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不断转移,也助长了农民留恋土地的心理。”
“在谈及家长制的兴衰时,主席又一次举了《红楼梦》的例子。‘贾琏是贾赦的儿子,不听贾赦的话。王夫人把凤姐笼络过去,可是凤姐想各种办法来积攒自己的私房。荣国府的最高家长是贾母,可是贾赦、贾政各人有各人的打算。”
戴高乐出将入相,毛泽东力排众议/
“三个世界”观点的雏形/
给孩子讲过“梁鸿不因人热”,“那时他们太小,没有印象。”
由于林克最初担任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因而对毛泽东在处理国际事务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敏锐洞察力、深邃战略目光、超乎寻常的魄力,有许多他人体味不到的感受。
“许多人谈及的事情,我就不说了。1953年,法国政坛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戴高乐出将入相,被推为这个欧洲大陆国家的总统。在此之前,他始终充当法国海外殖民政策辩护人的角色,也是冷战的积极推动者,给人印象颇为强烈。
“一时间,国际舆论哗然,普遍认为这个欧洲大国的政局变化,将导致整个欧洲向右转。我们国内的一些国际问题专家也持类似的看法。记得一家有影响的国际问题刊物甚至断言,戴高乐的上台就是法西斯上台。
“但毛泽东却未受这人言弥蜚的左右,他力排众议,独到地认为:戴高乐其人民族意识、民族精神都很强烈,不依傍他人,且颇具独立见解。他的当政,对欧洲摆脱美国的控制,推动欧洲中立主义的发展,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将会产生极大影响。后来历史的发展,果然证实了毛泽东的卓越预见。”
由此可以使人看到,在国际斗争中,把混沌一团的世界,分为若干层次,构成一股中间势力,使之游离大国霸权的控制,于弱小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是十分有利的。毛泽东70年代提出的“三个世界”的新鲜理论,有一个过程,应该说从50年代末就已经萌芽。
虽说每临“雪压冬云”“高天滚滚”等难以把握的局势,每临令人恐惧的险恶境地,与毛泽东生在同一个时代的人,都会深刻地感受到毛泽东想人所未敢想,言人所未敢言,行人所未敢行那胆识过人、特立独行的浩然之气,并为之震撼。但当我们聆听了作为毛泽东秘书的林克的回忆,就会感到那正是毛泽东内在的伟人性格,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反映。
“1959年6月3日早晨,毛主席刚刚起床,就跟我讲起‘梁鸿不因人热’的故事。梁鸿是东汉人,少孤家贫,经常独坐,不与人同食。别人先做饭,做毕招呼他说:灶和锅还是热的,快煮饭吧可他却说:我不用别人的热锅。熄灭灶火,自己重新燃薪做饭。毛主席说;过去我跟孩子们谈过这个故事,但他们年幼,没有印象。我领会毛主席是借这个故事,鼓励自己的子女要有志气,不仰仗他人,不人云亦云,要有独立性格,靠自己艰苦创业。”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毛泽东背诵得一字不差/
“弘忍到慧能舂米的小屋,用禅杖在舂碓上敲了三下。”/
“佛学革命”与毛泽东/毛泽东比较喜欢读列宁的著作
毛泽东十分欣赏那些不迷信权威,有挑战精神,有独立创建的人。
“毛主席很欣赏六代禅宗慧能亦称惠能,几次向我谈及慧能,要我了解他的身世作为,读点他的学说。因我对佛学没有什么研究,主席对我讲解的就特别详细。”
------------
林克:给毛泽东当秘书兼英文“老师”(3)
------------
“主席最先说到的,是慧能的身世。他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3岁丧父,家境贫寒,稍长以卖柴养母。皈依佛门后,一直没有显山露水。后来,禅宗五世祖弘忍寻觅新传人,要众僧做法偈,以观个人修行。其上座弟子神秀做法偈一首,得众僧推崇,可弘忍并不满意。而时为舂米下等僧的慧能,反神秀义做一法偈,却深得弘忍赏识。
“这时,主席一字不差地背出两首法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主席讲解说:后一首是慧能所做,指出世间本无任何事物,故无尘埃可沾;佛性本来是清净的,也不会染上尘埃。这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胜神秀一筹。于是,弘忍到慧能舂米的小屋,用禅杖在舂碓上敲了三下,慧能心领神会,于半夜三更到弘忍丈房,弘忍将传世袈裟交给慧能,他遂成禅宗六世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