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以后,主席又讲了慧能的学说,及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他告诉我,慧能受袈裟后南下,在岭南曹溪落脚。他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在他的影响下,印度佛教在中国至高无上的地位动摇了,甚至可以‘喝佛骂祖’。后世将他的创树称为‘佛学革命’。”
林克当时并未全然领会毛泽东三番五次赞叹慧能的深刻用心。直到他开始回溯与毛泽东相处的岁月,并加以爬梳整理,翻阅了有关慧能及其学说的论述,才感到:慧能自幼辛劳勤奋,在建立南宗禅时与北宗禅对峙,历尽磨难的经历;他不屈尊于至高无上的偶像,敢于否定传统的规范教条,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把外来的宗教中国化,使之符合中国国情,为大众所接受等特征,与毛泽东一生追求变革,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性格、思想、行为,颇多相通之处。同时,毛泽东言谈幽默含蓄,寓意颇深,这也不能不说是与熟悉禅宗有关。
“1956年7月16日,主席和我一起读英文本《共产党宣言》,其中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有如下一段,‘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主席指着这段说:‘可惜教条主义者不懂得这个道理。’
“毛主席反对将马列理论视为不能再攀的顶峰,几次讲道:‘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主席很喜欢读列宁的书,列宁根据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成功的论断;而他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却持不同的看法。1958年夏,毛主席说: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论有些问题要重新写。我们解决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先搞农业,同时搞重工业。我们一反苏联之所为,先搞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先搞绿叶,后搞红花。看来有些问题要重新解释,经济学和历史唯物论要有新的补充和发展。”
不因人热,敢向权威挑战,不让僵死的教条捆住自己的手脚,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在自己的实践中,创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新鲜理论,正是毛泽东成为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拥戴的领袖所必不可缺的伟人性格和独特魅力。
“项羽其貌不凡,铁马重瞳”,可惜有勇无谋,不讲政策
“戏马台”、画眉人、“燕子楼”/“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
潇洒莫如毛泽东
想像力和超越常人的气魄,对于开创和领导崭新事业的政治家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气质。而如若这位政治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睿智过人的话,那么他即便是在领导一场亘古未有、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运动,他所展示给人们的风采,也绝不会是凝重和疲惫,而是胜任愉快的潇洒。当林克从他记忆的长河中,拣出几段与毛泽东相处的往事,我们顿时感到,他所叙说的人物,正与我们想像中那渊博睿智、胜任愉快的政治家形象重叠。
在林克的寓所,我们有幸看到大量毛泽东手迹的复制件,其中他即兴赋诗填词,及他在默诵古人诗词时信手写下的文字,占了相当的部分。有些古诗词,就抄在他当时正在阅读的书籍报刊边角空白处。显然这些文字并未经过他深思熟虑,而是忽然有感,随即下笔的产物。
在一部书的边角处,毛泽东用雄浑苍劲的字写道:
“古徐州形胜,销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子弟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张敞,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寄耳,应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这是元朝人萨都剌的《木兰花慢?徐州怀古》。我问林克是否还记得毛泽东书写时的情景。林克说:当时主席兴致盎然,说了许多意味深长的话,故记忆犹新。
“那是1957年春季,毛主席4天之间到了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除了徐州外,主席每到一地,都要会见各地的主要领导干部,并在干部大会上做报告,讲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匆忙而紧张。但到达‘其山嵯峨,其士颖多’的古城徐州,主席突然问及徐州辖区内的刘邦故乡沛县,并提议去那里看看。
“3月19日上午,我们从徐州登机赴南京,可古城风物人情,似乎仍在主席的意念中盘桓。他问我读没读过萨都剌的徐州怀古,我回答没读过,他随即在我正看的一本书扉页和正文边角上写下整篇词。并告诉我萨都刺是蒙古人,出生在现在的山西雁门一带。‘他的词写得不错,有英雄豪迈、博大苍凉之气。这首词牌叫木兰花慢,原题是彭城怀古。彭城就是古徐州,就是那个800岁的彭祖的家乡。
“接着主席便向我解说起词文,重瞳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司马迁《史记》中提及项羽其貌不凡,铁马重瞳。他的坐骑叫乌骓,起初兵多势大,可惜有勇无谋,不讲政策,丧失人心,最后‘玉帐连空’,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