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佛教初传之时,就形成了南北不同风格,北方侧重禅定,南方侧重
义理,南北的政治分裂更加重了这种学风的对立。隋朝政治的统一为宗
教风格的统一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需要。智■系统论证了止观不可偏
废的原则,他认为:“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是爱养心识之善资,
观是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①他将止、
观二法比喻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正因为
天台宗具有调和南北宗风的特点,所以成为第一个全国性的佛教宗派。
在世界观上天台宗宣扬“一念三千”说,即“世界无别法,唯是一
心作。”②万法起于一心,“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
界。一法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
无心而已,介而有心,即具三千。”③三千法界包括了佛教世界观中的一
切存在,天台宗认为都是人们心中的幻象,因此,标志诸法实相的空、
假、中三谛应是圆融无碍的。因缘虚假不实,故空;缘生诸法差别,故
假;不著于空,不执于假,即曰中道。空、假、中三相互不相离,空即
假,即中直,所以又说“三谛圆融”。
天台宗在智■身后传承不绝,在唐代有灌顶(公元 561 年—632 年)、
湛然(公元 711 年—782 年)等人比较有名,并且传入朝鲜、日本等地。
(2)三论宗的师承与理论
三论宗以传播、信奉大乘空宗创始人龙树、提婆的《中论》、《百
论》、《十二门论》而得名,自然以龙树、提婆为其初祖。以下还有鸠
摩罗什,他是后秦时期到中国传播大乘空宗之学的西域名僧。僧肇是罗
什的学生,以协助罗什译经,著《肇论》阐述空宗思想而著名。僧朗、
僧诠、法朗是南北朝时期三论师的代表人物,可以视为三论宗的前驱。
三论宗的真正形成是在吉藏手中。吉藏(公元 549 年—623 年),俗姓安,
① 《修习止观坐禅之法要》。
② 《法华玄义》卷二上。
③ 《摩诃止观》卷五上。
祖籍安息,因避胡乱来到中国,生于金陵。出家后曾就学于真谛三藏, 深受赏识。后从学于法朗,继承了三论师的思想体系。陈隋之际江南寺 院荒芜,他曾在各寺中搜集文疏,流览涉猎,学识大增。隋平定百越后, 他到浙江会稽嘉祥寺传法,听者千余,被世人称为“嘉祥大师”。唐初 被请入长安,唐高祖设十大德管理天下僧务,他也是其中之一。吉藏平 生讲三论 100 余次,并著有《大乘玄论》、《三论玄义》及三论的注疏 26 种,完成了三论宗的创教大业。三论宗的基本思想有三:
第一、破邪显正。即破有所得,显无所得。吉藏主张破而不立,除 去一切离情别见,于是便体现了言诠不及,意路不到的无名之道,这就 是对中道的体悟。他所要破的邪包括外道不明人法两空,执着诸法为实 有;《毗昙》虽达人空,却执法有;《成实》没有除去偏空的情见;堕 于有所见的某些大乘,虽除偏空,但仍执着涅槃有所得。可见三论宗将 “毕竟空”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二、真俗二谛论。为立“毕竟空”,故用真、俗二谛来诠显它。 二谛均为引导众生的言教,为著空者依俗谛明有,为执有者依真谛明空, 令其体会超绝空、有的诸法实相。
第三、八不中道。三论宗据《中论》所列不生、不灭、不一、不异、 不断、不常、不来、不出这八不法门说明二谛义。生、灭、断、常是人 们在时间上的计执,一、异、来、出是人们在空间上的计执,三论宗皆 冠以否定词“不”,使众生体会诸法缘起性空的中道实相,不要在任何 方面有所偏执。
三论宗在唐代数传之后便衰落下去,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毕竟空” 理论太彻底,甚至把成佛,涅槃也说成是空,因而难免动摇信奉者的诚 心,故遭到了大乘有宗诸派的尖锐批判。
3.玄奘西行与唯识宗的创立
唯识宗是流行于唐初的一个佛教流派,由玄奘和其弟子窥基开创, 得名于“万法唯识”的基本宗旨。由于该宗侧重于法相分析,故又名法 相宗。另外,玄奘西行回国后在长安慈恩寺译经,该宗因地亦名慈恩宗。 唯识宗主要是传播无著、世亲开创的大乘有宗学说,是由玄奘直接从印 度取来的真经。
玄奘(公元 600 年—664 年),俗姓陈,河南偃师人,出身于将军之 家。投入佛门义海后,四处游学,执经问难,深感当时佛教诸家经义差 异,难于自圆其说,所以决心奔赴佛教的发祥地,彻底解决这些疑难。 贞观二年(公元 628 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逾甘肃,出敦煌,经新疆 及中亚诸国,历尽艰辛,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印度当时 最为著名的那烂陀寺,从大乘有宗传人戒贤学习。那烂陀寺当时有常住 僧人 4000 人,加上客居僧俗逾万,研习佛教各部及俗典(如吠陀、因明、 声明等)的学者皆有,玄奘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他本人也因知识渊博, 擅长辩论而“声震五竺”,被尊为“三藏法师”。戒日王曾经在曲女城 为玄奘举行过“无遮大会”,一十八日无人可敌。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玄奘结束了 17 年留学生涯,携带 657 部梵本佛经及若干佛像、舍利 回到长安,受到了朝廷极高的礼遇。玄奘西行求法,行程 5 万里,亲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