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晚清旧事:帝国的死亡日记_西门送客【完结】(29)

  1792年9月26日,当法国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朴次茅斯港却一片欢腾。英国的三艘战舰,拥有64门火炮的“狮子”号,“印度斯坦”号和一艘小型护卫舰“豺狼”号,在早潮时起锚了。他们的目标,不是法国,而是遥远的中国。

  在“狮子”号的船头,舰队的首领马戛尔尼望着茫茫大海,深深地呼吸着海上的空气。此时的他,肩负着英王赋予的神圣使命——为英国商业打开中国大门。这次的任务艰巨,整个使团,光正式人员就多达近百人,包括外交官、青年贵族、学者、医师、画家、乐师、技师、士兵和仆役等,如果算上水手,整个舰队有将近700人。要知道,英国从来没有派出过如此庞大的使团,整个欧洲也从来没有过。

  由于亚当?斯密思想的传播,英国很清楚的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很大程度上来自贸易。十八世纪的大英帝国已成为了全球性的强国,尽管它只有不到1000万的人口,但它拥有最大的商船队与最令人生畏的海军舰队。英国并不想把全部赌注都押在一块大陆上,它决定向全球扩张,特别是东南亚与太平洋扩张,以弥补1775年美国独立所带来的损失。尽管当时法国的革命极有可能引发一场欧洲战争——在后来的事实中得到证明——大英帝国决无可能置身事外,但使团仍旧被派往中国。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早已在同年4月份从伦敦出发,并于9月20日把一封信交给了驻广州的两广总督。信中提示:“英王陛下为了增进两个朝廷间的友好往来,为了发展于两国都有利的贸易关系,决定派遣他亲爱的中表,马戛尔尼勋爵为全权特使赴北京访问”。而这也几乎是在马戛尔尼的使团出发的时候,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已把遣使的目的告诉了中国方面。

  十八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后,各国对通商贸易都寄以厚望。而各国在中国的商业中,英国已经迅速地超过葡萄牙位列首位,英国国王对当时的中英关系不能满意,此次派马戛尔尼前往中国,就是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一、英国派遣驻中国使节。

  二、准许英国在舟山、天津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居留商,人和存放货物。

  三、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四、请对英国商品在内河运送时,免税或减税。

  准确的说,马戛尔尼是英国派往当时中国首都北京常驻的首位大使。但很可惜,英国人的愿望在并不光彩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由英法联军打败清王朝后才得以实现,而这已经是时隔近70年后的事情了。

  马戛尔尼绝非等闲之辈。1757年秋,20岁的马戛尔尼到伦敦完成律师实习。1764年,他被封为贵族,随即被派到俄国谈判贸易条约。出发前,当外交大臣格伦维尔建议他带上1651年航海条例的复本时,他骄傲地回答道:“为避免增加负担,我把它全背下来了。”这样,他当上了特使。

  1775年,马戛尔尼成了加勒比地区的总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法国人站在美国人的一边,共同打击英国人。1779年6月,法国海军上将德斯坦率领25艘战列舰、12艘三桅战舰和6500人出现在格林纳达前的海面上的时候,马戛尔尼只有24门炮和300名志愿兵迎战。很快,马戛尔尼的兵力死伤过半,他自己也当了法国人的俘虏。

  还算幸运,1779年11月英法交换战俘后,马戛尔尼回到了伦敦,随后被派到印度担任了马德拉斯总督。任职6年后,马戛尔尼认为印度总督非他莫属,但由于他当时只是爱尔兰的男爵,在大臣们眼里,印度总督的要求对马戛尔尼来说,过高了。他最终也因此没能如愿。

  马戛尔尼的飞黄腾达和英国的对外贸易有密切的关系。这一次,国王乔治三世把马戛尔尼派往遥远的中国,为大英帝国开辟新的市场。他的助手,乔治?斯当东,也是位外交老手,并长年跟随马戛尔尼——如果他的上级发生意外,他将领导这个使团。值得一提的是,斯当东的十三岁儿子,托马斯?斯当东,也跟着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后来的中英外交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也算是英国的意外收获罢。

  船上还有四个在意大利教廷学习的中国传教士,李神父、周神父、安神父与王神父,虽然他们一个英文词也不会讲,但他们的拉丁文相当好。由此,小斯当东有很好的机会学习中文——后来的很多照会都是出自于这位小朋友之手。成年后的托马斯?斯当东不仅成了当时中英外交的专家,而且还成了一位知名的汉学家。

  面对浩瀚的大海,马戛尔尼意气风发。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沃尔特?雷利爵士就已经声称:“左右商业的人左右世界的财富,因此也就控制了世界。”所有英国人都早就记住了歌颂这种野心的歌词:

  统治吧,英国,英国,统治那浩浩的浪波。

  800万英国人既然“统治了大海”,他们相信,这次前往中国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的。但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代理人却不这么认为,“中国政府对外国人一概蔑视,它对外国实力的无知使它过分地相信自己的强大。它认为派遣使团只是一种效忠的表示。”

  而长途的航行看来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到好望角之前,气候一直非常的恶劣。途中“豺狼”号就一度失去了联系,一直到亚洲海域才重新会合。另外,疾病的流行也导致不少船员丧命,他们的灵魂永远的停留在大海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