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儿是个健康、快乐,很少生病的孩子,这一点得益于科学理性而又简便易行的生活方 式(详见第十一章《强身健脑的生活方式》)。为了让婷儿自觉自愿地按科学理性的方式生 活,我们一是让她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让她懂得良好生活习惯的科学道理。比如 说,洗手要搓出白泡泡再冲净,不然就达不到用泡沫的张力让细菌和脏东西离开皮肤的目的 。又比如说,尽量不用公用餐具,在一般的饭馆吃饭要自带餐具,请厨师直接从热锅里盛到 我们自带的碗里。这样做虽然比较麻烦,但染上疾病可比预防更麻烦。
婷儿很早就懂得“预防可以保健康、保平安”;懂得良好的竞技状态来自“均衡的营养 、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通畅的呼吸”……通过日积月累,身体力行,我们传授的保健 知识和方法早已成为婷儿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它不仅使婷儿长期保持精力充沛、头脑清 爽,而且让她很早就学会了自己照料自己,不论是12岁去住校,还是18岁去留学,都让人放 心。
除了传授生理保健知识,我们也非常重视传授心理保健知识。在婷儿的成长过程中,我 们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她感到自卑或困惑时,及时为她提供“心理支撑”,教她学会自 我开导,自我宽解。我们深知,再健康的身体也挡不住精神崩溃,而精神强大的人却能在身 体不适甚至残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与身心健康密切相连的是孩子的性安全。家有爱儿娇女,如何防范性侵害?又如何避免 性安全教育给孩子的性心理留下阴影?这可是很多父母的心病。幸运的是,我们的家庭性教 育搞得很成功。在探索和实施0—18岁的家庭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很好地兼顾了婷儿上学 后的身心安全与将来的健康性心理(详见第十二章《家庭性教育的方法和时机》)。简而言 之就是:结合早期开发智力,从天真无邪的幼儿期开始讲解性知识,培育性美感。通过观察 花鸟鱼虫的繁殖方式,让婷儿懂得“性让生命延续,爱使人兽不同”,然后自然过渡到性安 全教育和婚恋观教育——包括预防早恋分心,和怎样成为“可爱又会爱”的人。
防范性侵害只是家庭性教育的三大目的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主张是一定要加保 险,不能有侥幸心理。婷儿上小学时,还专门进行过拒绝诱骗和躲避性侵犯的模拟训练。这 些做法可大大增加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险系数。
B:提前开发智力,预防不聪明。
在人类发现婴幼儿大脑的巨大可塑性之前,孩子聪不聪明是父母无法调控的事。但自从 200年前卡尔·威特早期教育实验成功,近百年来的后继研究和教育实践已经让越来越多的 人认识到:只要孩子没患脑损伤;只要父母相信“早教导致早慧”并愿意为孩子提前开发智 力,每个婴幼儿都能拥有聪明的大脑。
幸运的是,婷儿的父母、姥姥、姥爷和舅舅、舅妈都相信“早教导致早慧”,都愿意提 前帮助婷儿开发智力:婷儿从出生第3天离开医院观察室,就开始“训练五官,刺激大脑发 育”;从15天大,就开始“输入词汇”……通过语言训练和全面激发有益兴趣,婷儿的多元 智能全面发展,小脑瓜发育得非常灵敏,快3岁时智龄就达到了5岁4个月。
从读者反馈来看,很多享受早教的婴幼儿表现得和婷儿当年一样聪明,有些孩子“开窍 ”的时间比婷儿更早。这些孩子普遍具有“观察细致、记忆力强、联想丰富、能说会道、思 维活跃、操作灵巧”的特点。由此可见,“早教导致早慧”是普遍规律,提前开发智力确实 能够预防孩子不聪明。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幼年的聪明只能称之为“小聪明”,要想把“小聪明”发展为“成 熟的智慧”,必须坚持优先开发思维能力。我们的做法是:在婴儿期重点开发语言能力—— 这是思维的基础;
在幼儿期重点开发分类概括能力——这是逻辑推理的基础;
在少儿期重点开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理性思考的基础。
a:婷儿0—6岁的语言训练,是用“输入词汇→领悟词意→学说句子→亲子阅读→反复 听故事录音→复述和改编故事→讲述眼前所见所想→回顾有趣经历”等方法来进行的。
具体做法在《哈佛女孩刘亦婷》里已有不少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b:婷儿2—6岁的分类概括训练,都是在吃、喝、玩、乐的过程中随机进行的。
心理学家认为:“概括可以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是掌握规律的基础……应该在孩子 刚刚学会使用词语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分类概括能力。”婷儿1岁9个月大时,妈妈在告诉姥姥 如何“主动教”的长信中写道:
在教育婷儿时,可以把颜色和形状连起来教,如红红的球、黄色的开关、蓝色的天、白 色的云等等,也可以用颜色和形状把事物进行归类,如萝卜是红的,美人蕉也是红的,衣服 也是红的,或红萝卜是圆圆的,白萝卜是长圆的,饼干是扁圆的等等。(见《哈佛女孩刘亦 婷》第三章第二节《离婚不改初衷,育儿计划照样进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