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刚开始就是这样教婷儿认和说,会认会说了就请婷儿指出“哪些东西是红色的”等 等。这种动嘴或动手的分类概括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浅入深,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方式:
找同类:启发婷儿把不同的事物按某些相同点分类。或按颜色、形状分;或按用途、特 征(如软、硬、甜、咸、滑、涩等)分,并和点数游戏相结合,如红色的有几个?圆形的有 几个?……3岁之后主要是按概念名称分,从食物中的“水果与干果、蔬菜与粮食”等,逐 步扩大到“餐具与炊具”、“食物与饮料”、“鸟类与兽类”、“乔木与灌木”等等。刚开 始用实物或图片做分类游戏,理解和熟练后,逐渐过渡到口头进行。
挑异类:让婷儿把混在某类事物中的不同类物品挑出来,如几种文具中的一把叉子,几 朵鲜花中的一朵塑料花等,并请她说明不同在哪里。
下定义:请婷儿解释各种概念,如“猫是什么?鱼是什么?汽车是什么?问好是什么? ”等等。大人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婷儿选择基本属性和最明显的特征,如“鱼是动物,生活 在水里”;“问好是礼貌行为”等等。
横向找关联:请婷儿按提示找出(或选择)事物之间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这个训练有 助于理解观察角度的多样性。如“卫忠(舅舅)是你的什么人?是舅妈的什么人?是工厂的 什么人?是隔壁丁爷爷的什么人?”“苹果是苹果树的什么?是我们的什么?是罐头厂的什 么?是商店的什么?是画家的什么?科学家的什么?”等等。可画图连线,也可口头进行。
纵向理归属:主要是用“大圈套小圈,大词管小词”的办法,图解各种概念的大小和从 属关系。比如说,把苹果、香蕉、梨等放进写着“水果”的圆圈;把水果、蔬菜、干果、花 草等放进写着“植物”的圆圈;再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圈进写着“生物”的大圆圈 ……可用实物或卡片做游戏,也可画示意图。婷儿懂得了概念有大小之分、事物有各种从属 关系之后,遇到新词新事物就先往所属体系里套,下定义和理解概念就方便多了。例如,地 球与月亮、太阳、其他行星及银河系的关系,就是通过图解卫星—行星—恒星的特点和从属 关系而轻松弄懂的,当时还做了一次“扮演星球模拟日、地、月运行”的游戏呢。
这些边吃边学或边玩边学的活动,总是伴随着鼓励和引导,婷儿一直很喜欢。遇到大人 也拿不准的概念,就查《现代汉语词典》。这本权威的工具书对各种概念都有简明扼要的定 义,有助于一开始就输入准确信息。婷儿小时候特喜欢帮大人查词典、取书、查字母、翻找 页码,忙得不亦乐乎!
c:婷儿少儿期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是通过多管齐下的办法进行的:
其一,是分类概括的对象由具体事物向抽象的生活哲理过渡。比如说,遇到挫折时,通 过分析“塞翁失马”的故事,引导婷儿思考“为什么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 事?”发现不良倾向时,通过分析“一块霉斑把‘一堆红薯’变成‘一堆烂红薯’的过程” ,引导婷儿思考“渐变与突变、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想跟孩子有这种交流的父母,不妨 先读读《矛盾论》)。
其二,是阅读训练和数学训练。婷儿是学校训练为主,家长辅导为辅。认真完成课堂练 习和家庭作业,各种思维训练就在其中了,家长只做针对婷儿弱项的强化训练。奥数训练是 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这方面的训练是老师引路,爸爸辅导,婷儿自学为主。
其三,是本书其他章节介绍的种种思维训练。请参见本章的《婷儿怎样实现“自主发展 ”?》一节和第四章《怎样培养创造力?》
这些提前付出的努力和后继的训练(包括学校的训练和婷儿的自我训练),能让孩子的 思维日益增强“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这些思维特点加上优良性格 ,就能让孩子的“小聪明”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智慧”。
C:提前兴好规矩,预防任性、自私。
任性和自私是很多性格弱点的根子,是成功的大敌,需要重点防治。任性的孩子特别难 教育,让父母担心;自私的孩子只顾自己,让父母寒心。任性或自私的孩子在集体中也不得 人心——霸道的,别人惹不起,躲得起;无能的,别人不佩服,看不起。
我们认为,任性和自私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而习惯是行为积累而成的,只要提前兴好 规矩,积累相反的行为,就能形成相反的习惯,达到预防任性自私的目的。我们家有三个规 矩能够预防(或矫正)孩子任性、自私:一是坚持按时作息;二是全家服从道理;三是体贴 照顾亲人。
1坚持按时作息,用计划性减少随意性。
随意改变时间的用途,是极为常见的任性行为。这样既可能给亲人(或协作伙伴)增添 麻烦,也可能让很好的计划半途而废。按时作息却与此相反,它可帮助孩子养成按预定计划 做事的习惯,强化自律能力。有鉴于此,预防(或矫正)任性的习惯,不妨从严格按时作息 做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