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很难把握如此广阔的空间,并使其定型。与此相适应,俄罗斯人也不懂得方法。”
俄罗斯人缔造了横贯欧亚大陆、两端相距15000 公里的大帝国,同时,他们也
不得不经常奔驰并陷入两面作战的疲惫状态之中。战场的搏击,失败的蹂躏,胜利
的荣耀……也给俄罗斯人带来了极其复杂的情绪,斯拉夫性格中隐藏着容易激动的
一面。
阿·托尔斯泰的一首短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俄罗斯人感情流露的极端性:“爱
则昏天黑地,胁则声色俱厉,骂则狗血喷头,斥则怒目圆睁,争则面红耳赤,罚则
心狠手辣,怒则真心诚意,吃则酒菜满席。”的确,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占上风
的不是理性主义,而是直觉主义。在他们身上,东方的非理性成分多于西方的理性
成分,因此,俄罗斯人的思想感情往往超过理智,欲望往往超过利益。他们总是跟
着感觉走,而非跟着理智走。
俄罗斯性格中的两重性和矛盾性也深深地植根于东西方之间的地缘因素。地跨
欧亚的俄罗斯置身于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两个主要部分之间,这种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使得对俄罗斯文明性质的定位变得颇为复杂。亚洲人认为俄罗斯是西方国家,因为
它的发源地和它的政治文化重心都在欧洲;欧洲人则认为,俄罗斯自古以来就是一
个非西方国家,因为它的领土在西欧的东部,尤其是扩张后,它的版图占亚洲1 /
3 的陆地。而俄罗斯人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分歧。围绕这个问题,还出现了西方
派和斯拉夫派的激烈论争:西方派把俄罗斯的未来和对它的认识放在欧洲的社会文
化传统之内,斯拉夫派则强调俄罗斯独特的、自给自足的文明发展。但不论如何,
应该看到,客观的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俄罗斯是连接东西方的一个桥梁,决定了在俄
罗斯精神中势必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传统的影响。恰达耶夫虽然对自己民族已有的
文化进程感到悲观和失望,却仍团优越的地理条件而心存殷切的希望和期待:“我
们置身于东方和西方这世界的两个主要部分之间,我们一侧倚着中国,另一侧倚着
德国,我们本该在自身之中结合起精神世界的两大品质:想像和理智,让整个地球
的历史融进我们的文明。”然而,另一方面,处于东西方之交的俄罗斯又很容易动
摇于这两种文化之间,使两者互相排斥、互相对立和斗争。别尔嘉耶夫这样概括:
“俄罗斯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
上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和西方两
种因素永远在角力。”之间,使两者互相排斥、互相对立和斗争。别尔嘉耶夫这样
概括:“俄罗斯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
整部分上大的东方——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和
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角力。”
四、出海口在哪里?
处于欧亚大陆交汇地带的俄罗斯,有着与其地理条件同样复杂多变的历史命运。
站在世纪的门槛上,纵观从9 世纪建国到现在千余年的发展和变迁,你会发现俄罗
斯的历史就像一幅巨大的钟摆,时而接近东方,时而靠近西方,始终在二者之间摇
摆不定。普列汉诺夫也认为,“俄罗斯的历史是一部俄国在东西方之间探索、徘徊
以及东西方文化在俄国斗争、融会的历史。”动摇于东西方之间是俄国历史最重要
的特点。公元988 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将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正教定为国
教,又下令全俄罗斯接受洗礼,皈依东正教。尚在孕育中的俄罗斯文化中早早地就
注入了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另一方面,拜占庭文化本身就是融合东西方
文明特征的综合性文化,东正教也并非完全的、纯粹的西方文明,而是被拜占庭加
以改造,并赋予了某些东方因素的产物。东正教传入俄罗斯以后,一般来说都被置
于国家最高统治权力之下,服从世俗政权的安排,成为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制度。
束缚人民的工具。这一点显然不同于西方的天主教文明。
然而,仅仅200 多年之后,来自东方的蒙古游牧民族就以其强悍的武力横扫了
这块辽阔、肥沃的俄罗斯大地,从1243年拨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到1480
年阿合马汗兵败,俄罗斯人在蒙古鞑靼的统治之下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蒙古兵所
到之处,留下的是烟雾和灰烬,对俄罗斯人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这
样一个长久的时期,采取如此野蛮的方式,其影响无论在社会制度层面上还是在民
族心态和性格的层面上无疑都是深远的。它还使俄罗斯远远地被阻隔于此时正在欧
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长久的蹂躏和奴役给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打上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