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马克思主义者去完成。
民粹派运动的失败教育了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
织——劳动解放社的创始人普列汉诺夫就是在批判民粹主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1880年后,普列汉诺夫流亡欧洲,他不仅在法国、德国亲眼目睹了工人阶级运动的
伟大力量,而且更多地接触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在其学说中找到了解决俄
国革命问题的钥匙。他欣喜地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仿佛是一条引路线,引导
我们走出了矛盾迷宫,我们思想由于受到巴枯宁的影响,而在矛盾中挣扎。由于这
个理论的指引,使我们完全懂得了,为什么革命宣传在工人中比在农民中取得的效
果要大得多,马克思的理论给了我们一把利剑。”1882年,普列汉诺夫把《共产党
宣言》译成俄文,并请马克思、恩格斯写了俄文版序言,把这一光辉的著作介绍到
俄国。在艰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中,他自觉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民粹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英雄史观和主观社会学进行了尖
锐的批判。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列宁在早年也曾为民粹派的救世理论所吸引,但是他很快地发现了这一理论的
弱点,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指出:“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闻所未闻
的痛苦和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
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经过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欧洲经验,真是饱经苦
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惟一正确的革命理论。”在19世纪末,俄国革命中各种
思想混杂,不仅有民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横加阻挠,而且其他的小资产阶级理论
和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说陈渣泛起,另外在国际上,以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为代表的
机会主义泛滥,在俄国也出现了修正主义的变种。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为了更广泛宣传革命真理,列宁作为自觉的革命战士,与号称是“人民之友”的自
由民粹派、资产阶级“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经济派以及小资产阶级的孟什维克进
行了长期艰巨的论战。在斗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
命实践的结晶——列宁主义,创立了俄国无产阶级独立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在
第四次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等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传
播和借鉴西方文化都是立足于当时俄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列宁主义和布尔什维克的
诞生意味俄国几代革命者在近一个世纪的苦苦探寻后,终于在西方找到了马克思主
义。代革命者在近一个世纪的苦苦探寻后,终于在西方找到了马克思主义。
七、对俄国吸收西方文化的思索
为什么在俄国历史上能出现数次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化的现象呢?
首先,从地理因素方面看,俄国虽然为内陆国家,但却身处欧洲中部,处于东
西方文化交汇带上,这为西欧先进文明的传人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上弗拉基米尔大
公、彼得一世以及后继者一直在为“出海口而战”,最终使俄国成为濒海的国家,
使俄国有了眺望西方的窗口,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传播。
其次,从西方文化的借鉴和传播者方面分析,俄国统治阶级和革命者在内心深
处都存有对西方文化的原始认同感。俄国的统治阶级的很多人从小就接受过西方文
明的熏陶,在心理上大都依属西方文化,当俄罗斯国家出现危机或他们个人的统治
出现危机时,他们便自然地到西方文化中去寻找出路。弗拉基米尔大公引进基督教,
在精神上统一俄罗斯;彼得一世学习西方,推行改革;叶卡特琳娜二世接受启蒙思
想,倡导开明专制;亚历山大一世标榜民主,自称为“自由主义者”,都是巧妙地
把西方思想、文化变成适应俄国专制统治的理论工具。但这也在客观上,在某种程
度上推动了西方先进文化在俄国的传播。俄罗斯的先进知识分子多接受过正统的西
方教育,很多人又都曾长期旅居欧洲,亲身体验了西方文明和民主的气氛,他们怀
着对专制制度的无比憎恨,对自由生活的极度渴望,把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作为
启迪民智和反对专制制度及农奴制的有力武器。他们是俄罗斯新文化的创造者,也
是俄国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
第三,从俄罗斯文化形成的特点和结构方面看,俄罗斯文化易于吸收外来文化
的精华。俄罗斯文化本身是在融合多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是东、西方文化的汇
合体,结构多元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而西方文化又曾经是俄罗斯文化的母体之一,
因此后者自然对前者拥有内在的亲和力。西方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实际上也是西方
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两种文化形态的冲突及融合过程。俄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西方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