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刘铭传_张笑天【完结】(29)

  奕劻大为滿意,也不计较是不是处女了,急切地说:“还等什么?明早就送过去好了。”

  刘浤满口答应:“好的,按先生的意思办。”

  奕劻又看了蜀花几眼,转身出来,拍拍刘浤的肩膀“你父亲好吗?”

  “托您的福,他很好。”刘浤说。

  奕劻说:“我走了。余下的事让朱先生告诉你好了。”

  “谢王爷栽培。”刘浤行了个大礼。

  “你叫我什么?”王爷斥责他,却没有怒气。

  “小的走嘴了。”刘浤说。

  看着一乘小轿抬走了奕劻,不知从哪里钻出的仆役一大群,也跟随而去,朱守谟说:“难得王爷看中了,这就好。方才我可替你捏了一把汗”

  “这话不是不着边际了吗?”刘浤不信奕劻连蜀花这样注女色的人也看不上。

  他是误会了。朱守谟说:“幸亏你的那个可人儿溜得快,王爷只看了个背影。万一叫他看到了脸蛋,那可麻烦了,他会相中了这个,或者两个都要,你怎么办?”他说的原来是陈天仇。

  刘浤故意说:“这个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朱守谟问刘浤是不是打算把她带回去金屋藏娇?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刘浤更关心的是他父亲主理台湾军政的大事,便问朱守谟在王爷那里过话了没有?

  朱守谟告诉他,王爷在西太后面前进言了,他说刘铭传摆在福州就行了,台湾的事可让刘璈干,本来已经定局的事,王爷这一槌子敲下去,西太后也说再议了,方才来前,王爷跟朱守谟说,只要这个小女子看中了,他就再单独去晋见西太后,督办台湾军务的顶戴就是令尊大人的了。

  刘浤乐不可支:“太好了,先生功不可没,我也绝不失言,有你的好处。”

  朱守谟说:“什么时候送人?我事先让王爷出轿子。”

  “王爷说不是明早上吗?”刘浤说,“早饭后,我们在这里等,不知王爷要不要摆排场。”

  “王爷是正式娶福晋,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朱守谟说,“他每次都要大操大办。”

  “好吧,新人感觉越受宠越好!”刘浤说完,送朱守谟上轿回城前又再次叮嘱他,提醒庆亲王别光顾搂美人,把刘家父子的正事忘到脑后。

  第三章第十三节

  附逆之罪也可宽恕,只因为他说了实话,可见说实话实属凤毛麟角。

  西太后又一次召见刘铭传时,脸色冰冷严峻,令人胆寒,她这次没有给刘铭传赐座,她问:“如果下了谕旨,让你去戍守台湾,与法国人打仗,你有什么打算呀?”

  刘铭传说他在《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里已经说得清楚了。想抵御外侮,刻不容缓的是整顿海防,以济当务之急;讲求武备,以立自保之基。

  西太后让他再说仔细点。

  刘铭传主张,严守中国口岸商埠和煤矿区,切断敌人能源供应地;改建口岸炮台,配备先进大炮,埋设水雷;裁减长江太湖水师,筹办先进海军。

  “你的老师李鸿章办的北洋水师还不先进吗?”西太后打断他问,语气中有不滿的味道。

  刘铭传认为光是舰船先进不行,作战和训练部队的战术、战略也要先进。刘铭传在剿长毛时就雇佣过法国教官,人家操练方式确比我们先进。

  西太后问:“听说那个教官成了大清臣民了?”

  刘铭传说:“太后圣明,我这次赴台湾作战,又把他带来了。”

  西太后说:“依你,得学洋人了?”

  刘铭传奏道,学洋人是为了抵制洋人,这是以夷制夷法,本来人家先进,我们闭着眼装看不见,不肯学,那只好挨打。

  西太后说,这话听起来也有道理,可朝中很多人都反对,认为这是破坏祖宗成法,是灭了我中华威风。

  刘铭传劝练太后千万别听这些从棺材里发出来的臭哄哄的声音。依他们,再不向西方学习,只能亡国,任人宰割。

  “你口气好大,连亡国的话你也敢说?”西太后看上去很严厉,语气并不激烈。

  刘铭传又大胆进言,上海轮船招商局和福建船政局也该整顿,要改成能建造军舰的船厂,着手翻译西洋军事书籍,派幼童出国去深造,这也是洋为中用的意思,有的是远景,有的是当务之急,马上要办的,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西太后显然被说服了:“你的老师说,要忍耐,等到国力充盈了再与洋人比高低,你呢,和他不同,是边学人家边打,自强御侮我看你说的都在理。”

  “谢谢太后明示。”刘铭传说。

  西太后从李莲英手上接过一盏燕窝粥,抿了一小口,说:“旨意都写好了,马上会明发上谕,授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这你都知道了。可是——”

  这个“可是”拉得很长,吓了刘铭传一跳。

  随即,西太后将一个折子丢在他面前,说:“你自己看吧。”

  刘铭传面如土色,不得不拾起折子,打开看了看,果然是参他勾结长毛的折子。刘铭传尽力镇静了一下自己。

  “有没有通长毛的事呀?”西太后说,一个王爷,总不会平白无故地往你身上泼屎泼尿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