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商埠_祝春亭/辛磊【完结】(509)

  早晨喝的是稀粥,那朴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他喝了几口茶水填填肚子,振作精神问道:“潘启官,外面有许多传言,言之凿凿。说你与官妇馨叶勾搭成奸,生有一个私生儿;你为了独霸馨叶,使出毒计逼死其夫史德庵;你蔑视忠孝大义,劫持节妇时月,强行纳为小妾。”

  潘振承的梭子眼睁得滚圆:“那御史相信?”

  “传言沸沸扬扬,不会是空穴来风。本官素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是虚是实,还望事主自己陈述,以便配合调查。”

  “老夫无可奉告。”

  “那么你承认啦?”

  “老夫无可奉告!”潘振承大声重复一遍,拂袖而走。

  那朴气得一脸煞白:“好哇,好得很!我看你不想做行首行商了!”

  黄书办与那朴交换一下眼神,指着空白纸,摇头苦笑。

  那朴叫道:“笔录在案,潘振承藐视朝廷考官,公然抗拒钦命考核大计,坏我大清纲纪!”

  潘振承怒气冲冲走出会所大门。蔡逢源站同文行旁边的树阴下等,见启官匆匆走来,急忙迎了上去:“启官,他留你下来,谈了些什么?”

  潘振承愤然道:“不是谈,是审,先定罪名,然后逼我承认罪名。”

  蔡逢源责备道:“你不该用那种口气跟那御史说话,连督抚大人都不惹他,你怎能拿鸡蛋去碰石头?”

  “不是我去碰他。他进公堂听姚藩司一一介绍行商,眼睛就像刺一样盯着我,他是有意来找茬的。”潘振承茫然地看树阴外白晃晃的阳光,沉默稍刻,激动地挥动手臂大叫,“让他来整我吧,我不想做行首了,连行商都不想做!”

  自从馨叶和有智出走,潘振承常常失态。蔡逢源知道启官心烦意躁,自己跟自己赌气。眼下只能慢慢开导他。蔡逢源拽启官一把:“启官,陪我上西洋茶座喝咖啡,这东西,据说在西洋很流行。”

  恩师干预

  官场向来有两套规则,一套是有明文诏告的规则,一套是没有文字范本的潜规则。明规则在现实中很难行得通,潜规则却半遮半掩肆意风行。按《吏部则例》,京官不可结交外官,外官亦不可结交京官。然而,遍数天下的官员,有几人能做到?能做到的通常是那朴这种生性孤僻、清心寡欲的官员。官员结交,不外乎是两点:一是对自己仕途有利,可互相帮衬;二是情趣相投,说话投机。那朴这两者都缺乏,当然没有官场朋友。

  令人吃惊的是,那朴在广州终于下过一回馆子,并且由他做东宴请广东的地方官。

  巡抚李质颖曾经长期担任两淮盐政,乾隆着李质颖出任巡盐钦差,巡察各地盐政。广东巡抚的位置仍给李质颖留着,另着湖南巡抚李湖署任。朝廷的人事任免常常叫旁人看不明白,有时受命的官员都弄不明白。比如乾隆三十三年三月皇上着贵州巡抚良卿任广东巡抚,四月又换一名贵州巡抚钱度接替良卿任广东巡抚,到六月又把钱度调到广西任巡抚。这意味着,良卿任广东巡抚和钱度任贵州巡抚的时间都只有短暂的一个月,钱度任广东巡抚的时间稍长,也只两个月。

  李湖是前任巡抚,宴请就在巡抚衙门旁边的双门大街,客人大都认识穿布衣的李湖。李湖是个出了名的廉吏,客人都没眼见或耳闻李湖下过馆子,甚感惊奇。不知另一个布衣是何方神圣,竟然请到李抚台。有个客人认出那朴,说他就是让地方官闻风丧胆的那御史,客人就更加稀奇了。

  李湖是那朴的义父。前清时期,旗人认汉人为义父,是很掉份的事情。然而李湖就是那朴的义父。

  那朴姓那拉氏,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前朝及当朝出过大批权重位显的人物。其实,不管属于哪支旗,是何姓氏,绝大部分旗人仍处在金字塔的塔基。那朴的父亲做到老也只是个领催,父亲就更窝囊,死的时候还是个步甲。

  通州是京东粮仓重地,历来有重兵把守。八旗驻扎都是携家带口的,那朴于乾隆八年生于通州,母亲难产而死。父亲和后母都不喜欢那朴,那朴九岁那年,父亲病死,那朴的境况就更糟糕,后母不让那朴再上学,逼他去扫米。通州有许多穷人孩子都做这种营生,米包从漕船背进米仓,多少会漏一些下来,那朴就弄把小扫帚连土带米扫起。大胆的孩子,藏一把带圆槽的米钎,悄悄走到背米袋苦力后面,把米钎插进米袋抽出就跑,尔后把圆槽里的米倒出来。这种事,仓场衙门和漕标都得管,抓住了,最常用的惩罚就是用竹片打屁股。

  一天,通永道李湖路过漕运码头,仓场衙役抓到一群偷米的小孩,那朴跟衙役争辩说他没偷。衙役说人赃俱在你还狡辩。那朴的布袋里确实有米,但还有一本蒙学读本。衙役不容分说要打那朴的屁股,李湖斥喝住衙役,担保这小孩没偷,证据就是布袋里这本蒙学读本。道台大人发了话,衙役把那朴放了。那朴向李湖跪恩,李湖问他家的情况,没想到他是个旗人。李湖动了恻隐之心,资助那朴进汉人学馆继续学业。

  三年后李湖改任清河道。李湖把那朴带到保定,保他进清苑县学做享受官府补贴的廪生。李湖在保定共呆了八年,后四年任直隶按察使。那朴勤奋好学,不负义父厚望,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一路过关斩将。李湖离开保定时正值桂花飘香,那朴桂榜题名,高中举人。李湖赴苏州任江苏布政使,那朴的学籍在直隶,仍在保定府学念书,享受廪生待遇。官府给的补贴只够勉强温饱,李湖每年给那朴十两银子。那朴参加了两次会试才过关,这已经算很顺利了。那朴在京师任职,李湖进京述职去看那朴,那朴仍恭恭敬敬叫李湖义父。李湖道:“京官不可结交外官,你我同朝做官,我们还是互称字号吧。”李湖比那朴大二十六岁,做他的父亲都有多,那朴不叫李湖的字号,叫李湖恩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