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商埠_祝春亭/辛磊【完结】(510)

  铁面御史宴请恩师的传闻迅速在茶铺里流行。此时,行商的考核已进入尾声,可以想象潘振承的考核过不了关。皇上不急太监急,蔡逢源听到这个传闻,立即上抚署求见李湖。

  李湖没带家眷,和几个师爷合住抚署后院。这些老夫子没一个是举人出身,全都是潦倒落魄,对乡试心灰意懒的穷秀才。有五六百两一年束修他们求之不得,东翁为官清廉,生活俭省。出身寒门的师爷要求不高,东翁尊重他们就心满意足。蔡逢源去时,李湖和师爷正在吃晚饭,都是光棍,大家光着膀子边吃边谈笑风生。

  蔡逢源站月门外恭候稍许,长随毛豆带蔡逢源来到院内的石桌边。桌上有两碗老梗子茶,李湖扣好打了补丁的无袖粗布短褂,指着石墩叫蔡源官坐下喝老梗子茶。

  李湖听蔡逢源说行商考核,插话问道:“是启官叫你来的吧?”

  “不是,末商背着启官来的。看那御史的意思,非把启官整死整臭不可。”

  李湖说道:“言官扬名立万,须立足三个方面建功立业,一是改变圣意官意;二是向朝廷禀报实情;三是参倒贪官墨吏,参倒的官越大,越能树立言官的威望。启官是正四品候补道员,十三行大掌门,大清首席贸易官。在外商眼里,他几乎就是大清的通商洋务大臣。好猎手总喜欢打老虎,启官就是那朴眼里的老虎。”

  蔡逢源气呼呼道:“我看那朴自己就是昏官,市井谣言,岂能做考核的凭据?”

  “那朴不是向启官求证虚实吗?可启官完全不予配合,光凭这态度,考官就能评他个劣等,建议抚署关部罢黜他的总商。”

  “原来那朴跟李大人谈起过启官?”

  “那朴在广东做什么,他只字未向我透露,本抚也不便过问。那是在藩司衙门,本抚听姚藩司帐下的黄书办说的,听黄书办的意思,那朴非把启官拉下马不可。”

  “李大人希望看到这种结局吗?”

  “怎么会?启官是最称职的总商。本抚在湖南任上,他还给本抚去信,谈富省规划实施的情况,本抚希望启官终身担此重任。可是,那朴不是一般的道御史,他建功心切,性格刚强,诨名满旗犟驴。他来广东才半年,就参倒十多个府县正堂官,连总督杨景素都给他吓跑了。本抚自湖南下广东,在韶州碰到李质颖,李质颖谈起他头皮都发麻。”李湖不禁笑了起来,摇着大葵扇说道:“本抚和李质颖喝茶时笑话他,你没做亏心事,怕他干什么?李质颖道:外放二十余年,见识的御史少说有数十个,没一个像他这样认死理的,一样一样拿会典去套。除了海瑞这样的清官不怕他监察,当朝没哪个官员过得了他的套。”

  “李大人,您不会怕那朴吧。听说前天夜里那朴宴请您,毕恭毕敬叫您恩师。”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李湖轻描淡写叙说他与那朴的交情。

  “没有李大人,就没有那朴的今天,李大人是那朴的再生父母啊!”蔡逢源感慨道。

  “源官言重了,师恩再大,大不过皇恩,那朴是为皇上办差。”

  蔡逢源颇感失望:“听李大人言下之意,是不想为启官说项。”

  李湖沉默良久说道:“启官自暴自弃不行,最能救启官的,还是启官自己。这样,源官去说服启官来见本抚。”

  却说那朴考察过所有行商,写上考语,按程序交给十三行的主管官员布政使即可。监察御史的性质如同钦差大臣,有相当大的自决权。他一手包办考核后,还别出心裁到十三行公布考绩,目的是敲打犯禁的行商。

  章添裘挨板子的教训太深刻,这一次行商早早来到十三行会所,肃衣正冠,正襟危坐恭候那御史。

  那朴坐在行首的宽大红木雕花椅上,目光在行商中溜了一圈,问道:“你们的行首呢?怎没来?”

  行商面面相觑,严济舟道:“恐怕蔡源官清楚。”

  蔡逢源狐疑道:“本商也纳闷启官缘何未到。”

  那朴板着菜色脸说道:“他不到,本官照常例行公事,公布考核结果。依循四格八法,一个一个过套。”

  “四格八法”为考核的核心内容,亦是被考官员升降的标准。“四格”为“守、才、政、年(操守、才学、政绩、年龄),其考绩分为称职、勤职、供职三个等级。称职者可获引见皇上、晋级、加俸的奖励;勤职者记录一次,作为以后晋升的参考;供职者保留原职原秩。过不了“四格”者绳之“八法”(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八法”中只要沾上一“法”,就会受到提问、罚俸、降级留用或调用、革职、法办等处分。

  那朴庄严肃穆地捧着考绩宣读:“潘振承,正四品候补道,官准十三公行,同文行行东,未过四格,只能绳之八法!潘振承一家洋行承保了约半数的夷船,包揽了约半数西洋贸易,贪!公然抗拒考核大计,蔑视朝廷考官,酷!夷商滋事生非,束手无策,无为!常带外省客商上花船饮花酒,不谨!潘振承八法沾了四法,本官的考语是革职!”

  众行商直纳闷,那朴一心要追究潘振承勾引霸占官妇,怎么在考核考语中丝毫没有触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