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江左岸有一后生,叫敢子,凌江右岸有一姑娘,叫秋云。
敢子是个勤劳质朴的后生,经他栽下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苗,都蓬勃生发,长得葱茏旺盛;经他喂过的每一匹马、每一头牛、每一只狗,都能负重远行,不知疲倦,套犁耕田,垄沟端端,看家护院,从不偷懒……
秋云是个心灵手巧,聪慧美丽的姑娘。春天时,她在布上绣了一大团的牡丹花,将绣盘放在院子里,进屋去挑丝线,结果转身回来,发现满院都是花蝴蝶,翩翩飞舞,美丽的翅膀,几乎将太阳光都遮挡住了;夏天时,她到藕田去采莲花,划着小船,一路唱歌,引得所有的小鸟都跟着欢叫,唧唧喳喳,扑扑棱棱,引领着秋云,秋云划到哪里,哪里就有美丽的莲花;秋天,秋云在屋外晾柿饼,霜不够浓,别家的柿饼都不发甜,唯有秋云家的柿饼甜如蜜。秋云便帮着各家各户,用纤纤玉手去捏那柿饼,所有的柿饼都甜如蜜了;冬天时,秋云剪了窗花,贴在窗户上,引得十里八乡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来学花样,秋云家门外的小桥,都差点被人踩断了……
然而,凌江两岸的人们,却因为灌溉、捕鱼、摆渡等事,成为世仇!
左岸的人,不允许右岸的人来左岸,右岸的人,也不欢迎左岸的人……
甚至,每遇涨潮、枯水、结冰等等极短气候,两岸的人民,还时常发生战斗!
羽箭,石块,在凌江上穿梭来去,两岸头破血流,甚或中箭身亡者,不计其数……
然而,在这样敌视的氛围中,敢子和秋云却悄悄地相爱了……
敢子在左岸放牛时,吹起了竹笛,秋云在右岸采花,便唱歌应和……
一男一女,隔江相望,一江流水,脉脉而流,像他们深情念念的目光……
但左岸和右岸的人,都反对敢子和秋云相爱,更无论谈婚论嫁了……
不知道多少次,敢子的叹息,涌荡在凌江的浪头上,浪头啸天!
不知道多少回,秋云的眼泪,滴洒在凌江的波流里,波流呜咽……
终于有一天,敢子和秋云约定了,他们要离开此地,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一个没有是非纷争,没有妄议流言,没有猜忌争端的地方,种地,养花,唱歌、劈柴,生许多的娃娃,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
敢子和秋云,驾乘一小舟,顺江而漂,他们第一次握捏住了对方的手,他们第一次拥抱在了一起……
然而,兴许是江中的恶蛟,见敢子和秋云这般的浪漫相爱,不禁心生嫉妒,便掀起了滔天巨浪,打翻了小舟,敢子和秋云,双双坠江……
敢子和秋云的魂灵,牵着手臂,飘飘然飞上了天庭,在天门外倾诉他们的遭遇,他们的不甘、唏嘘、悲伤和无助……
敢子和秋云的泪水,从天庭洒落人间,便是一整年的霖雨不绝,江水猛涨……
凌江左右两岸的人们,杀牛宰羊,祷告天庭,祈求天晴日出,洪水退去……
王母娘娘闻听了此事,心生唏嘘,本欲还愿于敢子和秋云,令他们复生于世,做一对天长地久的恩爱夫妻。但忽而转念一想,敢子和秋云纵是复生恩爱,凌江两岸的世仇,亦不消散,便拔下头上的玉钗,一划,说了句,“你们且去罢……”
霖雨停歇,彩虹飞架,红日初升之际,敢子和秋云化为了两座山峰,敢子在左岸,秋云在右岸,遥想对望,日夜不悔……
两岸的人民,看见这两座山峰,感知了敢子和秋云的故事,动容,深思,从此,结束了多年的仇视……
左岸的山峰,被命名为“男儿坡”,右岸山峰,则为“女儿梁”……
两岸人民和平相处,互相帮助,互有通婚,两岸的后生和姑娘们,深念着敢子和秋云的故事,便定于每年的三月十二,举行凌江赛歌会……
起初,赛歌会是两岸的后生、姑娘,划船进行对歌,现在,在男儿坡和女儿梁之间,已经架起了一座高高长长的吊桥……
船队渐渐靠近吊桥,陈叫山已经隐隐听见了歌声……
...
第525章 以歌传情
对于民歌,陈叫山是熟悉得很。
从小生活的山北地区,雄浑茫茫的山北平原,孕育强健有力的民歌。
在放牛的间隙,在割麦的闲暇,人们望着遥远的天地相接处,一股豪气上胸,便吼出了一嗓子来,直激荡得那尘风吹扬,听者闻者,会心一笑,也便接上几句,一来二去,就唱个没完没了,唱个痛痛快快……
山北平川大野,人皆生得牛高马大,唱起歌儿来,吼起秦腔来,也是憋着浑身的劲儿,通过喉咙管,生生地爆发出来!
外乡人若偶来山北地区,忽而听见那歌儿,那秦腔,以为有人在骂仗,在吵架哩,仔细一瞅,原来唱歌唱戏者,脸上还挂着笑容哩……
如今,陈叫山听见了凌江上的歌声,感觉那歌风,较之山北地区,又大不一样……
山北地区的歌儿,像擂鼓,像呼喊,像大风吹得大树摇,像凛凛然大将军把盏长啸。
而凌江上的歌谣,像柳笛,像婉述,像小雨轻轻触润着芭蕉叶子,像水灵灵小姑娘临窗哼曲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