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_王晓磊【第一部完结】(71)

  只一个人没向皇帝恭贺,国舅长孙无忌。他满脸肃然坐在那里,待群臣呼贺完毕倏然端起酒杯,朝身旁的房玄龄眼前一举,冷冷道:“恭喜宰相!”

  房玄龄悚然——国舅认为我攀附魏王!

  群臣都被这一幕怔住了,半晌无人出声,连御座上的李世民都觉尴尬。在旁战战兢兢的杨师道端杯而起:“姻缘难得……是、是该恭喜宰相才对……”这一句打破了沉默,群臣也三三两两向房玄龄恭喜,这尴尬的气氛总算应付过去。

  大家品着杯中酒,各怀心事,唯有李世民兴致盎然:“战事告捷,《括地志》将成,朕两位女儿也有了夫婿,今日是值得庆祝的日子。驾临魏府也当有所表示,朕宣布大赦天下,延康坊附近坊人租客全部免税一年!”

  “皇恩浩荡!”群臣齐声欢呼,但欢呼之后却是静谧的沉默。

  魏徵低头注视着皇帝刚赏的黄金佩刀——此刀千斤之重啊!皇帝想用尊崇和美誉压得我不再说话。可是不行啊!太子一时顽劣尚可收拢规劝,而废长立幼破坏宗法,李唐子子孙孙夺位之争将永无休止。玄武门前手足相残血流成河,先帝已误,今上不可再误!苟利社稷,死生不避,莫说金刀挂在我身上,就是钢刀架在脖子上,老夫也要阻拦到底!

  长孙无忌一杯接一杯喝着,仿佛想用美酒熄灭胸中怒气——都是我外甥,手心手背全是肉!为什么要争?天下之主真那么好当?那是责任,是辛劳!两个都不省心,还是小雉奴最懂事!老儿房玄龄,若非玄武门事前我把你找来,焉有今日富贵?攀附李泰是欲谋子孙前程还是要与我争权?亏我那苦命的妹妹临终之前说你好话,你竟挑唆我两个外甥手足相斗……其心当诛!老夫饶不了你!

  房玄龄看着跪在门外的儿子,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身为臣子谨守本分,皇上说什么听什么就行了,为何非要伸一脚进去?如今的富贵还不够么?国舅欲专权久矣,与我早有芥蒂,你又招了一位公主进门。常言道“娶妇得公主,无事登官府”,驸马真那么好当?以后我房家还有太平日子过吗?你把老子我也拖进去了,叫为父怎么办?恪守嫡长,还是跟着你一条道走下去?这可如何是好啊!

  杨师道紧紧攥着酒杯,连头都不敢抬一下——如履薄冰半辈子,这宰相当得实在窝囊。身为前朝宗室,我谁也得罪不起,除了和稀泥还能怎样?魏徵力保太子,房玄龄恐怕要支持魏王,我怎么办?唉,随遇而安吧。

  为李泰而大赦天下,皇帝用心太明显,太迫切了,这个风放出去,恐怕朝廷中承风顺旨支持李泰的人就会陆续出现。世事轮回,又一场储位争夺已敲响战鼓,这不仅是两个皇子的争斗,还事关满朝文武的前程乃至身家性命。

  殿堂之上忽然安静了下来,只闻乐声清扬,连厢房内的几位才人都感觉到这氛围不对头。武媚斜倚门框——她不关心发生了什么,她感到的只有无奈,仅仅一屋之隔却不能面君,她真的还有希望吗?还有……那个晋王。为何自从看过一眼,那身影就牢牢印在心里?因为他的俊秀容貌,还是因为他独特的气质?或许都不是,只是太寂寞。

  十四岁就开始侍奉中年天子,那不是爱,顶多是对天子的崇敬,甚至没有崇敬也要装出崇敬,她从没遇到甚至没幻想过年貌相当举案齐眉的如意郎君,从来没有真的爱过,也从没被人真的爱过……

  红日西斜,折腾一天的才人们也感觉疲倦了,唯有徐惠还在那里清点着收回来的酒器。崔才人打个哈欠,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唉!拿人家手短,魏王的钗环珠宝恐怕不是白送咱的。”

  第八章 深宫煎熬中领悟生存智慧

  一、多事之秋

  李世民大宴魏王府不仅出于对李泰的偏爱,更是对群臣的试探。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皇帝偏爱魏王已表达得如此明确,那么肯站出来支持此事,岂不是赢得君心、升官富贵的好机会?

  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李承乾固然不才,但东宫之中尚有张玄素、于志宁等德才兼备的官员依旧支持太子。朝廷之上魏徵依旧心如铁石不肯妥协,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也不同意换太子。从国舅的立场上看,一动不如一静,无论李承乾还是李泰都是他亲外甥,绝对不希望看到兄弟阋墙的局面出现;而且他也不能容忍房玄龄父子以辅弼潜龙之功挑战他的权势,于公于私他都要反对。

  皇帝当然不能得罪,但魏徵和国舅又岂是能轻易得罪的?魏徵高举礼法道义的大旗,又受到皇帝的绝对信任,挑战他不怕被扣上奸臣的帽子吗?国舅权倾朝野又是皇亲,挑战他还有好日子过吗?即便真的扶立起魏王,舅甥血脉是割不断的,他左右朝局的能力不会变,他能让扶立之人有好日子过吗?恐怕熬不到魏王承继大统,撺掇废立之人就被无忌踢出朝廷了!

  这是一团解不开的乱麻,即便想置身事外也不容易,魏王长史杜楚客带着丰厚礼物到处游说,这可给群臣出了难题,收还是不收?收馈赠等于站到国舅的对立方,不收礼物又得罪魏王,左右皆是为难,只能虚与委蛇不即不离。

  支持李泰的人还是渐渐出现了。黄门侍郎刘洎、中书侍郎岑文本都曾私下表示,如果皇帝执意坚持废立,他们不会反对。这样的表态并非因利益驱使,只是着眼于朝廷大局。既然李承乾不成器,魏王才华横溢,皇帝与太子的矛盾又几乎挑明,不如当机立断更换太子,迁延只会耽误更多朝廷大事。相较强势的魏徵、长孙无忌而言,李泰的支持者实在是人微言轻,表态也缺乏力度,始终无人敢公然倡议,连最有可能倒向李泰的宰相房玄龄也态度暧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