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_李巨廉/金重远等【完结】(435)

  崔庸健(1900—1976)朝鲜人民抗日斗争领导人之一。早年在中国参加 革命运动,曾任黄埔军校教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到中国东北役 身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于 1933 年 6 月创建饶河抗日游击队,1936 年 11 月出任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参谋长,次年春又任代理军长。1940 年就任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总参谋长。1945 年 8 月回国。组织北朝鲜民 主党,任副委员长。战后曾任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民族保卫相、副首相等职,并获共和国次帅称号。

  帷幄上奏  日本军部首脑不经内阁独立上奏天皇之称。日本在明治宪法 中规定一般统治权和指挥军队的统帅权相分离,分别成立独立的铺弼机关辅 助天皇。作为天皇辅弼机关的(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及(陆军) 参谋总长、(海军)军令部长有权不经过内阁独立上奏天皇。1889 年 12 月 24 日公布的内间宫制中还规定了陆海军大臣的此种上奏权。1930 年围绕签署 和批准《伦敦海军裁军条约》问题,海军省与军令部意见对立。同年 5 月 20 日军令部参谋草刈英治为抗者签署条约而自杀;海军大臣财部彪为批准条 约,决定更换反对派军令部次长未次信正和海军次官山梨胜之进。同年 6 月 10 日军令部部长加藤宽治以和海军大臣意见不同为由,行使帷幄上奏权,上 奏谴责政府的措施,并直接向天皇提出辞呈。帷幄上奏权与*军部大臣现役武 官制相结合,构成了“军部独立”体制。

  婴儿型潜艇  即“M 型潜艇”。

  [丿]

  银狐(Silberfuchs)德国为发动侵苏战争而制定的一项行动代号。德 军最高统帅部为在苏联北极地区作战,于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1 月制定, 计划由德军与芬兰军队联合行动,攻占摩尔曼斯克、坎达拉克沙、洛希等地 区。后未能实现。

  第三厅  全称*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1938 年 4 月在 武汉建立,*郭沫若任厅长,阳翰笙任秘书,下设 3 个处。该厅在周恩来以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的领导下,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 策,集中了文化界许多优秀人物,出色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曾举办抗战扩 大宣传周,组织 10 个抗敌演剧队、4 个抗战宣传队和“孩子剧团”,建立战 地文化服务处和全国慰劳总会,输送大批抗日宣传品到前线,并组织七七周 年献金运动和慰问活动,还进行对日宣传和国际宣传等。促进了抗战文艺的 发展,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第一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7 年 8 月 20 日建立,战区为河北和山东北部,辖 3 个集团军。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 后由程潜、卫立煌、蒋鼎文、陈诚、胡宗南继任。曾阻击沿平汉、津浦铁路 南下的日军及南口之敌。1938 年 1 月 17 日,战区改为平汉铁路方面,同年 11 月 28 日南岳军事会议后又改为河南及安徽一部。1945 年 4 月,战区为陕 西、甘肃、宁夏及河南西部,辖 6 个集团军又 3 个军。战后,负责接受洛阳、 新乡、郑州地区的日军投降。

  第一总军  大战末期日本为防卫本土东部而组建的战略军团。随着战局 的恶化,日本大本营为加强本土决战的准备,于 1945 年 4 月 8 日下令组建。 *杉山元任司令官,司令部设东京都市谷。下辖第十一(东北)、第十二(关 东)和第十三(东海)方面军,负责日本东部的作战,企图以关东地区为重 点,迅速增强战备,对攻入本土的美军实施决战,掩护本土中枢地区和重要 设施,并协同海军确保海上交通和守卫海峡。同年 9 月解体。

  第二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7 年 8 月 20 日建立,战区为山西、察哈尔、绥远等,阎锡山任司令长官。辖 2 个集 团军另 1 个预备军。9 月 23 日,由陕北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的八路军列入 该序列。后朱德任该战区副司令长官。曾组织*太原会战。1938 年 1 月 17 日, 战区改为山西方面,同年 11 月 28 日南岳军事会议后,又改为山西及陕西一 部。1940 年 7 月,兵力增至 8 个集团军另 4 个军。1945 年 4 月,战区为山西 西部,辖 5 个集团军。战后负责接受山西的日军投降。

  第二战场  又称“欧洲第二战场”。美、英在欧洲大陆开辟反法西斯德 国的战场,相对于苏德战场,故名。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声明援助苏联, 双方开始了此问题的外交接触。1941 年 7 月 18 日斯大林首次致函丘吉尔, 正式向英国提出“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同年 9 月 3 日,当苏联军事形势 严重恶化时,斯大体再次致函丘吉尔,提出“本年内在巴尔干或者法国的某 地开辟一个第二战场,足以使德国人从东战场抽走 30—40 个师”。英国未予 响应。太平洋战争爆发和美国参战后,美、英首脑*阿卡迪亚会议确定“先欧 后亚”战略,但断定 1942 年在西欧实施大规模对德国地面进攻的可能性很 少。1942 年春美、英曾拟定登陆法国的代号*大锤、*波利乐和*围歼的行动 计划。同年 6 月在莫洛托夫访问英、美后发表的公报中,宣告“对 1942 年在 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达成了充分的谅解”。但随后英、美决定 实施代号*火炬的登陆北非的行动而推迟,并在同年 8 月丘吉尔访问莫斯科时 通知苏联。1943 年 2 月 12 日,在苏联多次提出后,丘吉尔以他和罗斯福的 名义函告斯大林,正“加紧准备在 8 月进行由英、美部队参加的横渡悔峡的 军事行动”,如果因故推迟的话,“将准备加强军力以便在 9 月再进行”。 但随后在同年 5 月的*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上,又被推迟到 1944 年 5 月 1 日。随着苏德战场和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美、英终于制定了 代号*霸王的行动计划,并在 1943 年 11—12 月的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达 成有关协议。1944 年 6 月美、英终于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第二战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