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总军 大战末期日本为防卫本上西部而组建的战略军团。随着战局 的恶化,日本大本营为加强本上决战的准备,于 1945 年 4 月 8 日下令组建。 *畑俊六任司令官,司令部设广岛市的骑兵营旧址。下辖第十五(近畿、中国、 四国),第十六(九州)方面军,负责日本西部的作战,企图以九州地区为 重点,迅速加强战备,对攻入本土的美军实施决战,掩护本土中枢地区和重 要设施,并协同梅军确保海上交通和守卫海峡。同年 9 月解体。
第十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8 年 11 月 28 日南岳军事会议后,于次年 1 月 14 日组建。战区为陕西方面,辖 1 个集团军另 1 个军。*蒋鼎文任司令长官。1940 年 5 月 15 日撤销。1945 年 1 月重建,*李品仙任司令长官。战区划为鄂、豫、皖边界,辖 3 个集团军另 1 个军。战后,负责接受徐州、蚌埠、安庆地区的日军投降。
第七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7 年 10 月 26 日建立,战区为长江下游沿岸,并负责卫戍南京。刘湘任司令长官, 不久撤销。1940 年 8 月 7 日重建,战区为广东韶关-广州以北约 200 公里范 围。*余汉谋任司令长官。1945 年 4 月,战区为赣南、粤北,辖 1 个集团军 及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部。战后,负责接受汕头地区的日军投降。
第八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8 年 1 月 9 日建立,战区为甘肃、宁夏、青海。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后由*朱绍良 继任。同年 11 月 28 日南岳军事会议后,战区改为甘肃、宁夏、青海及绥远 一部,辖 1 个集团军和 6 个军。1945 年 4 月,战区为绥远、宁夏、甘肃、青 海、陕西,辖 4 个集团军。抗战胜利后撤销。
第九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8 年 6 月 18 日因武汉会战的需要建立。陈诚任司令长官,后由*薛岳继任。同年 11 月 28 日,南岳军事会议后,战区为鄂南(长江以南部分)、湖南和江西,辖 6 个集团军另 1 个军。曾参加*长沙会战、*常德战役、*长衡战役。1945 年 4 月,战区为赣西和湘南,辖 2 个集团军及 4 个军。战后,负责接受九江、南 昌地区的日军投降。
第九堡垒(NeunteFestung)又名“考那斯要塞第九堡垒”。纳粹德国 灭绝营之一。位于今苏联考那斯(Kay-Hac)附近。该城堡建于十九世纪末, 曾是俄罗斯帝国和立陶宛政府囚禁刑事犯和政治犯的地方。大战期间,被纳 粹德国用来囚禁外国公民,在此屠杀了 8 万多人。囚禁者不断反抗,1943 年 12 月 25 日曾有 64 人越狱成功。战后,1959 年在原址建立陈列馆。
第三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7 年 8 月 20 日建立,战区为苏南和浙江,辖 4 个集团军另首都警卫军。10 月 2 日, 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列入该序列。*冯玉祥任司令长官,同年 10 月 4 日由蒋介石兼任,后由*顾祝同继任。曾参加“淞沪会战。1938 年 11 月 28 日南岳军事会议后,战区改为苏南、皖南及浙闽方面。1941 年 1 月, 发动*皖南事变。1945 年 4 月,战区为淞南、赣东、闽北,辖 3 个集团军另 2 个军。战后,负责接受杭州、厦门地区的日军投降。
第三帝国(DasDrittesReich)1933 年 1 月—1915 年 5 月德国纳粹政权 的 正 式 名 称 。 1923 年 德 国 民 族 主 义 作 家 布 鲁 克 (ArthurMoellervandenBruck,1876—1925)在其著作《第三帝国》中首先 提出,后被希特勒采纳,以图建立一个新国家。1933 年 1 月纳粹执政后正式 命名。其含义有二:(一),表明纳粹政权继承“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 国”(即第一帝国,1962—1806)和“德意志帝国”(即第二帝国,1871— 1918),系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可以延续千年的最大国家;(二),因在中世 纪神话传说中,“第三王国”被视为持续千年的太平盛世社会,以此美化纳 粹政权。
第五纵队 西班牙内战时潜伏在马德里市内的叛徒、奸细和破坏分子的 称谓。1936 年 11 月 7 日佛朗哥叛军和德、意干涉军向马德里发起总攻。当 时,马德里市内潜伏着大批叛徒和奸细,从事各种破坏活动。负责指挥进攻 的叛军将领莫拉(EmilioMola,1887—1937)在一次广播中扬言,他们的 4 个纵队正在进攻,而“第五纵队”已主城内等待接应。由于共产党人的劳力, “第五纵队”屡遭打击,当叛军逼近马德里时未能起到预定的作用。后“第 五纵队”一词遂成为叛徒和内奸的通称。
第五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7 年 8 月 20 日建立,战区为鲁南和苏北,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后由*李宗仁、* 刘峙继任。辖 2 个集团军。1938 年 1 月 17 日,战区改为津浦线方面,曾组 织*徐州会战,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同年 11 月 28 日南岳军事会议后,战 区改为皖北、鄂北和豫南,辖 4 个集团军另长江上游防守司令部。1940 年 7 月,兵力增至 6 个集团军另 1 个游击总司令部。1945 年 4 月,战区为鄂西北, 辖 2 个集团军。战后,负责接受郾城、商丘、许昌地区的日军投降。
第六战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斗序列单位之一。1937 年 9 月 26 日建立,战区为津浦铁路北段。*冯玉祥任司令长官,不久撤销。1939 年 10 月重建,战区力鄂西和湘西,辖 2 个集团军另 3 个军。*陈诚任司令长 官,后由*商震、*孙连仲、*孙蔚如继任。1945 年 4 月,辖 3 个集团军及长 江上游江防总司令部、湘鄂川黔边区清剿总指挥部等。战后,负责接受汉口 地区的日军投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