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_金纲【三册完结】(114)

  乱世中的“圣贤”

  三藩相继平定,契丹来犯败北,京城治安良好,国家财政平稳,年纪轻轻的隐帝刘承祐以为初登大位,天命如此眷顾,乃至于天下无敌,于是放松思想改造,开始骄纵自我,与左右狎昵,没有正行。有个茶酒使,照顾隐帝吃喝的中官郭允明,因为谄媚而得到宠幸,隐帝经常跟他说些淫词、丑词。太后为此劝谏他,他也不听。隐帝成了一个不懂自我约束的颟顸之君。

  这类人物,史称昏君。

  放纵“人欲”,不懂自我约束,就是“悖礼”。传统之“礼”的本质可以用两个主题词来概括:当位、节制。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负责任就是当位;每一个人不得放纵人皆有之的欲望就是节制。人欲,不可没有,也不可放纵。对帝王而言,节制“人欲”,尤其重要。但不懂节制、放纵“人欲”,实是历来帝王之惯态,也是历来社稷遭遇颠覆的逻辑源头——因为国家元首放纵,所以朝野群下效仿,从此导致政治昏昧,致使小人奸党弄权,终于民生凋敝,敌对势力或境外势力得以乘虚而入,于是,血雨腥风中,江山易主。

  帝制社会中,圣贤人物至为担心的大事在此。

  圣贤人物考量此类风景也有一个基本假设:国家元首的“人欲”之放纵,其原因在:不读圣贤书。于是,宫禁之中有一常设的制度性规定:经筵——聘请德高望重的儒家人物充任帝王之师,为他讲述圣贤经典,以此建构国家元首的圣贤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可以简单表述为:王道理想。传统帝制之政治制衡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价值制衡。君子是讲述并恪守圣贤价值观的,小人恰好相反。因此,庙堂之上,大臣劝谏帝王“亲君子、远小人”的风景屡见不鲜。它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价值规劝模式”。

  五代时期尽管是乱世,尽管多由不懂圣贤价值观的帝王执掌天下权柄,但大臣之中总还是有一些未曾泯灭圣贤价值观的人物,冒着被黜落的风险劝谏帝王——他们期待这个乱世尽可能地好一点,哪怕好那么一点点。

  张宪死不拥新主

  劝谏隐帝刘承祐的人物,除了郭威之外,是大臣张昭远。

  此人比赵匡胤大三十多岁,经历了整个五代时期。他是一个早慧的天才,通晓儒学,读过当时流行的九部儒学经典,能明了圣贤大义。他还是一个藏书家,家藏图书数万卷,据说他甚至藏有武则天的亲笔诏书九十多篇。

  他年轻时遇到了一个儒将张宪。张宪在后唐时得到当时的晋王李存勖信任,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张宪做过工部侍郎、刑部侍郎,最后被任命镇守河东,在太原做了节度使,也是一方藩镇。史称张宪年少之时就喜爱儒学,精通《左传》。他家有藏书五千多卷,公事之余,常常一部部书为之校勘。这样认真的读书人,五代罕见,作为一员武官,更是难得。

  张昭远决计结识这位儒将,于是带上自己写的一篇论文,史称《三代兴亡论》,去见张宪。张宪一见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当下就给他官做,后来成为河东藩所的推官,也即河东战区的司法主任。

  后唐天成元年(926)三月,赵匡胤出生的前一年,有一个叫赵在礼的藩帅,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发动兵变。张宪的亲属很多在魏州,但得到了赵在礼的“善待”,原来,赵在礼以此为手段,写信劝降张宪。张宪将魏州来使处死,根本都不打开来信,原封不动地派人送到京师洛阳,以此表明忠君大义。但不久庄宗李存勖被叛兵乱箭射杀,李嗣源入京称帝,是为后唐明宗。

  张宪此时面临了人生的重大选择:是继续忠于故主李存勖,还是效忠新主李嗣源?恰好李存勖的弟弟永王李存霸,在政变中被李嗣源击败逃往太原。显然,李存霸知道皇兄李存勖最信任的人物就是张宪,所以在万难之际来依附河东。但唐末以来“权反在下”,将士们大多贪图富贵,张宪的左右带着一股乱世流行的势利眼,也不愿意与李嗣源对峙,就鼓动将士将李存霸拘押起来,之所以没有杀掉李存霸,也是在观察形势——如果李嗣源坐稳江山,就杀掉李存霸;如果坐不稳,再做处理。

  在利益的角逐中,张宪这位藩帅,与此前此后的藩帅一样,已经受制于“权反在下”的将士。

  张昭远看到了形势的险恶,出于对张宪的关爱,他劝谏张宪赶紧奉表拥戴李嗣源,否则将要引来杀身之祸——不知道左右部下们会做出什么来!张宪也看到了这一危局,但圣贤价值观就在此际开始起作用,他对张昭远说:“我,是一个读书人。从籍籍无名的布衣,到今天做到一方大员,都是先帝(李存勖)的恩情!我岂可因此苟且偷生而不感到惭愧呢!让我背叛先帝,我做不到啊!”

  张昭远立即明白了这位节度使的忠诚价值。他知道唐末以来,这类忠诚已经越来越稀缺;更知道张宪如果不能拥戴新主可能的后果,于是边哭边说:“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您这是在效法古人的志向啊!你能这样实行,可谓死而不朽啦!

  史书留下了两人这一段对话,整个五代时期,这是“忠义”价值最重要的一次叙事。《宋史·张昭远传》评论说:“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当时的清议(社会舆论)很看重张昭远这番话,认为能够成就张宪的气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