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_金纲【三册完结】(336)

  大约可以这么说:就赵氏远祖言,其郡望当为“甘肃天水”;就有记载的赵匡胤的高祖赵朓言,其郡望当为“河北涿郡”;就赵匡胤的出生地和他的父亲赵弘殷言,其郡望当为“河南洛阳”。故三说皆通,各有所本。

  “永昌陵”小石马陪葬

  老赵安排好开封留守诸事后,几天后到达洛阳附近的巩县。

  他先去安陵祭奠,这里是他的父亲宣祖昭武皇帝赵弘殷、母亲昭宪皇太后杜夫人的陵寝所在,在今天的河南巩县邓封乡。老赵在祭奠时,想起父母的恩典,不禁悲从中来,号恸道:“儿此生不得再朝于此也!”左右闻言,也受到感动,都跟着流下泪来。

  赵弘殷、赵匡胤父子,都在郭威帐下从军,在柴荣时代还各自立有战功。父子在战场上公忠体国,出生入死,应该有不同于一般父子的感情。

  老赵在祭奠完父母之后,登上了陵寝所在的一座阙台。这是陵墓前、行道两旁的石筑阙门的高台。他向西北方向发射了一支鸣镝,尔后,指着箭落之地对左右说:“朕以后要葬在这里。”同时下诏,免除河南府今年的一半田租;对看护安陵的人家免除一年的田租。

  几天后,车驾到洛阳。

  洛阳,后唐的首都,虽然遭到战火破毁,但架子还在,那种“背邙面洛”的格局,“楼观飞惊”的气势,都是汴梁比不上的。史称“上至西京,见洛阳宫室壮丽,甚悦”。

  按照规划,老赵与诸臣在选定的日子里,准备在洛阳南郊合祭天地。但此前大雨断断续续下了一个多月没有停止,老赵有点不耐烦,于是派出中使带着“三木”与嵩山神立约:如果到了祭祀前的宿斋日,雨还不停止,就给岳神上刑具。“三木”就是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重刑刑具。又使人向无畏三藏塔祷告:如果宿斋日,雨还不停,就将此塔毁掉。到了规定的那一天,人们惊奇地发现:雨停了。这样,就在晴朗的天气里,完成了祭祀大典。

  洛阳市民年岁大的人看到皇家仪仗和汉家衣冠后,都互相说:“我辈少经乱离,不图今日复观太平天子仪卫!”

  有人甚至为祭祀大典再现汉唐气象而落泪。

  在洛阳,老赵还特意来看他“微时”的旧居,出生地洛阳夹马营。他手持马鞭,指着一个小巷子说:“朕回忆幼时,曾经得到一个小石马,伙伴们游戏,总来偷我的小石马。后来我埋在这个巷口。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左右找了畚锸来掘土,果然有石马在此。

  老赵让左右将这个小石马埋到鸣镝所落处,说:“就让这个小石马给朕陪葬。朕自为陵名‘永昌’。”

  故赵匡胤的陵墓史称“永昌陵”。

  古人称大人物尚未成为大人物的时候,也即出道之前为“微时”。古人修史,喜欢将名人“微时”的故事、传说,搜集来印证“早有预兆”,证明大人物天生异禀。这类叙事已经构成了撰写名人传记的传统,古今中外,似概莫能外。西方人写名人传记,也往往钩沉一些名人“微时”的故事作为花絮,以证名人“不凡”——平凡了就不是名人了!

  赵匡胤“微时”的段子亦然。

  像所有史书记载帝王故事一样,赵匡胤“微时”的奇异传闻或不可信,但它传导的是一种非常之人有非常故事的民俗心理。透过这种心理,可以约略考察民心民情,因此,也往往具有人类学、民俗学价值。

  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载一故实,说太祖微时,曾于酒后入南京(应天府,今商丘)供奉远古高辛帝的庙宇,见香案上有竹制杯筊,就取来占卜。

  杯筊一般用铜来打制,竹制应该是一种简陋形制。杯筊形状像两扇蛤蜊片子。占卜方法是:心中暗许某个愿望,两片一块掷下,连掷三次,须三次都是一正一反,等于神应;否则就等于不应,需要再许愿,再掷。

  根据这个传闻,老赵“微时”,开始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占卜时,就琢磨着做个“小校”,也即相当于军中连排长的干干也就满足。不料杯筊不应,也即神不答应。老赵暗想:这是最小的官了,做不成,难道要做大官?于是一节节往上升,占卜到节度使,相当于省军区司令了,神还是不应。老赵郁闷,难道只能做“小校”下面的步卒或平头百姓?想想又心不甘,心一横,有了包天胆,大叫一声:“节度使再往上,难不成教我做皇上吗?嗯?”这个竹杯筊掷下,连续三次,都是一正一反。神应了。

  猜:老赵从此应该有了自我暗示的能量:我老赵可不是一般人啦——我是要做天子的人啦!这种暗示让老赵从此有了“远大志向”。

  一根棍棒打天下

  老赵姿貌不俗,《宋史》说他“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应该是有气场的人物。宋人周辉《清波杂志》说一故实:五代末时,有僧人在路边修一草庵,种菜化缘为生。某日,僧人梦一金色黄龙,正在他的菜园里吃莴苣。当下惊醒,看到草庵外菜地里,一“伟丈夫”正在梦中之地,取莴苣吃。僧人看到他的相貌有凛然之气,又想到梦中所见“金色黄龙”,揣度此人不凡,于是很恭敬地让他来到草庵,送上饮食。这位“金色黄龙”吃罢,抹抹嘴就要告别离去。僧人对他说:“富贵勿相忘!”“金色黄龙”不免纳罕,僧人于是告诉他适才所梦云云。又说:“公他日得志,请您别忘了为老僧建一大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