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_金纲【三册完结】(52)

  这不是个小事件。

  “监国”就是监管、监理、代行国事。古来制度规定:国君亲征,由太子“监国”。如果已经安排他人“监国”,太子随行,则为“抚军”。后晋仓促立国,尚未有“太子”人选,石敬瑭此举,有向契丹深度讨好之意,那意思就好比说:我不仅这一代与契丹友好,下一代人也继续与契丹保持友好,而“太子”,由您草原帝国来任命。耶律德光也是不凡不俗的政治动物,他当然明白此举意义所在,连句客气话都不说,直接就任命了后晋的隔代人选,从而一举奠定了以草原帝国的身份出任中原邦国宗主国的地位。

  “儿皇帝”石敬瑭不仅在任用相国桑维翰时,听从了契丹主的意见,在选择太子也即所谓接班人时,也听从了契丹主的意见。这样,就在组织方向上,实实在在地成为契丹的附庸。

  这是中国史上关于“名分”的大事。

  古来有言,“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唯独名爵名分与礼物礼器,不能转由他人颁给。这是君主的职责。名爵名分,包括公侯伯子男的封赏、地方官的任命;礼物礼器,包括敕谕授权后的印玺节杖等等。这事即使在现代邦国也如此,譬如,美利坚合众国的驻外大使,不可能由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女王来任命,等等。这是邦国治理的秩序原理。其政治逻辑,按照《左传》中的说法就是:君主通过封授名爵和礼器,而获得臣子(下级)对国事的忠诚和信任;有此忠信才能辅佐君主治理邦国;邦国治理有效,才能做到人人守法、守礼;如此,才可以造就道义天下;有道义天下,百姓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利益。因此,“名与器”自天子出,是为政的大事。

  显然,投靠契丹的后晋高祖石敬瑭,无法理解这一番圣贤大义。当时的帝国,也没有人能参透这一层政治智慧,无人为他开蒙讲述。就中国历史长河考察,石敬瑭实在是在庸人的裹挟中,匆忙地沉浮东流,浮沤一般。他没有为吾土吾民做出帝王应有的政治增量贡献。

  石敬瑭行军洛阳

  且说后晋与契丹联军,裹挟着张敬达的降兵,一路南下,到达团柏。这是后唐名将赵德钧行营所在地。但赵德钧根本就没有与契丹交战的念头,他只是在不断坐大自身,试图投降契丹时能有足够资本。前不久向契丹邀功,要求扶立自己做中原之主,事未成,现在契丹大兵开到自家守地,真是战也不是,降也不是。战,无士气;降,无资本。他在不尴不尬中,方寸已乱,开始逃难。麾下将士们早已闻听张敬达晋安行营已败,于是纷纷如鸟兽散。此际,用得到“兵败如山倒”这个词。史称“士卒大溃,相腾践死者万计”。士兵大乱、溃逃,相互之间冲撞、践踏而死者,万余人。

  赵德钧败兵逃到怀州(今河南沁阳),唐主李从珂这才知道张敬达被害,杨光远投降,石敬瑭“践祚”出任了“晋帝”。

  张敬达完了,杨光远完了,赵德钧也完了,现在怎么办?

  李崧正在与李从珂讨论去留之际,那个自负而又激情满怀的书呆子“贤人”薛文遇,不知厉害,也来见李从珂了。李从珂一见他就想起往事,反对与契丹结好的是他,主张石敬瑭移镇的是他,正是这两件事导致了今天的灾难。想着想着李从珂的脸色就变了。李崧看出端倪,赶紧假作动作,踩了薛文遇的脚。薛文遇终于醒悟,赶紧溜出。

  李从珂恨恨地说:“我一见这货,浑身的肉都打颤!刚才差点抽刀宰了这个老家伙!”

  李崧回答道:“文遇,一个小人罢了!他那浅薄的主意误国不假,但杀了他显得咱们没量。不必杀他。”

  一番话等于救了薛文遇一命。

  李崧劝导李从珂还是要回洛阳京城。这样名正言顺,可以从容召集天下勤王。

  李从珂认为当初没有听从李崧的意见,导致误国;现在决计听从李崧的这个意见,以为也许李崧才是回天高手。但时过境迁,李崧的这个意见已经不能够继续挽救后唐——但认真来说,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足以挽救后唐。后唐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神鬼无术。

  且说后晋与契丹联军从上党(今属山西长治)开拔时,耶律德光与石敬瑭有一顿壮行酒。

  德光举杯对石敬瑭说:“我远道而来,按咱们的约定,履行大义,现在事已成。但我如再向南进,黄河那边的人必要引起大的惊骇;你应自率汉兵南下,这样,人心可不会太过恐惧。但我令人带领五千骑兵护送你到河阳桥——你想要多少人跟着你渡河由你决定。我暂留此地等你消息,有紧急情况,我即刻南下驰援。你如能把洛阳安定下来,我就返回草原去。”

  石敬瑭听着这一番话,似乎动了感情,德光也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史称二人像后世的基友那般“执手相泣,久之不能别”。德光甚至还脱下自己的白貂裘皮大氅给石敬瑭穿上,又赠送好马二十匹,战马一千二百匹。

  临别,德光又说:“愿你我世世代代子孙不要相忘!”还特意提及后晋开国功臣刘知远、桑维翰等人,说“他们都是创业的功臣,没有大的过失,不要抛弃他们”。石敬瑭一一答应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