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彦卿率万余骑横击契丹,呼喊声惊天动地。
与诸军比较,符彦卿这万余骑似乎让契丹兵更为印象深刻。这些中原将士在火光和风沙中辉映闪现,犹如天兵天将,扫掠着契丹的战阵和大营,任何抵御对他们都没有意义。偶尔组织起来的几队契丹敢死兵试图阻止他们,但是无效。你阻止他们,他们向前、向左、向右;不阻止他们,他们也向前、向左、向右。他们只知道向前、向左、向右,横冲直撞,就是不向后!他们抡着大刀,挺着长戈,向前、向左、向右,将眼前遇到的一切——无论士兵还是将军、战马还是辎重、栅栏还是营帐——统统砍倒、挑翻,而后,继续向前、向左、向右。契丹兵看到满脸黑灰的大兵鼓勇向前时,一嘴白牙格外显眼。每一个士兵都在抡动砍刀,挥动长戈。金属的碰撞声,士兵们在恐惧中互相鼓舞的呐喊声,大刀、长戈飞起时的呼啸声,在契丹大营此起彼伏。
符彦卿曾多次击败契丹,故契丹人对“符彦卿”大名一直畏惧有加。
李守贞令步兵全部出动,拔去鹿角,与骑兵一起出斗。这样,就在后晋骑兵扫掠过后,更跟上了黑压压的步兵。一时间,步骑俱进。
契丹骑兵赶紧准备上马迎战,他们这才发现犯了一个错误:铁鹞战骑上马是要解决一堆零碎的,骑兵的盔甲、武器都与战马的装备配套,史称“铁鹞既下马,苍皇不能复上”。而李守贞部则如神兵一般从风火中跃出一匹又一匹战马,在愤怒的士兵簇拥下,忽然出现。就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契丹的骑兵优势顿失,在漫山遍野的杀声中,契丹大败而逃,势如山崩。中原兵逐北二十余里,一路上收获契丹委弃战马铠仗无数。
契丹散卒在阳城东南的水边,稍稍恢复整顿军列。杜重威做出了他一生中也许是唯一有点亮色的决定,他说:“贼已破胆,不要让他们有时间重整军列!继续出击!”
他派出了精骑攻击,契丹兵全部渡水退去。
耶律德光乘“大奚车”北行十余里,速度太慢了,追兵就要到,慌忙中,逮着一匹骆驼,乘之而逃。
天色大亮,士兵找到水源,一通狂饮。诸将请急追北贼,意欲犁庭扫穴,直趋幽燕。杜重威不同意,他说:“碰到北贼,咱们幸而没被杀死,难道还要向他们要什么衣囊吗?”李守贞也同意不再追赶,他说:“两日来人马渴甚,现在有水喝了个饱,都跑不动了,不如全军而还。”于是人马退保定州。
以阳城大捷为标志的第二次战役,结束。
初夏季节,出帝石重贵从澶州还大梁。一路上,得意扬扬。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还有第三次战役在等着他。
柒 帝羓
辽国上京述律平太后已经知道耶律德光生病不起,传下令来,要见人见尸。酷暑,如何保存尸体?有人出了主意,干脆将皇帝做成腊肉。众官同意,于是将耶律德光肠胃内脏掏光,腔子里塞满盐卤,做成了不会腐烂的尸体。这个东西叫“羓”,由于是皇帝被制成了“羓”,所以史称“帝羓”。
桑维翰遭疑被免
公元946年,契丹兵大举南下。杜重威投降,晋军大败。是为第三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与外戚杜重威有关。他最后葬送了后晋。
这样,三大战役后,后晋已经失去了武装抵抗契丹的可能性,到了公元947年初,时当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耶律德光进军开封,石重贵降。享国十一年的后晋,亡。
原契丹幽州节度使赵延寿南下征战,有可能扫灭并替代晋出帝石重贵来做中原“儿皇帝”。这个消息刺激了后晋帝国的外戚杜重威。
“儿皇帝”模式事实上成为北方帝国凌驾并怀柔中原帝国的一种“羁縻”方式。但有意味的是,总是有人愿意甘居“儿皇帝”之列。这固然是政治军事角逐中不得已的卑微选择,也是贪恋权力、为权力所诱惑的卑贱选择。
继石敬瑭之后,杨光远曾经试图选择这个方式;赵延寿正在选择这种方式;现在,杜重威也有了“异志”,他也开始准备选择这模式了。
杜重威长期镇守恒州(今河北正定),恒州,算是后晋帝国抵御契丹南下的第一道重要军事要塞。但杜重威事实上生性怯弱,契丹兵有时只有几十骑进入恒州侦察,他知道情报,不去追捕,却紧紧地关上城门,登楼备战。更恶劣的是,有时契丹只有几个骑兵,驱逐四近掳掠的中原人成千上百地途经城下,被掳掠的中原人一齐向着恒州城楼哀哭呼告,请求救助,杜重威也看在眼里,不做任何决断,听凭中原父老被契丹掳掠而去。
久而久之,契丹人知道了杜重威这一特点,于是更加放纵,恒州要塞四近郡县,几乎被契丹扫掠一空。
杜重威看到自己的辖区日渐凋敝,而契丹又随时可能南下,于是多次上疏要求回朝,石重贵不允。
杜重威的太太是石敬瑭的妹妹、石重贵的姑姑。去年,也即公元945年阳城大战后,杜重威回到治所恒州,没住几天,居然放弃职守,在未得到朝廷命令时,自己晃晃悠悠回了汴梁。
此事让文武百官大为惊惶——恒州万一出事怎么办?
宰相桑维翰奏报道:“杜威反抗朝廷命令,擅自离开军事要塞,这个罪过实在严重!平时他依仗自己是国戚是元勋,总以为朝廷会对他姑息包容。但是看看历次战役,他从未有过守土抗战之决心!陛下应趁此机会罢免他的所有职务,废为平民,以除后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