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理屈词穷,一时说不出话来。坐在一旁的湖阳公主尖叫着:“即便该杀,我的家奴也要由我来杀,用不着你小小的洛阳令多管闲事。”
董宣毫无惧色:“公主此话差矣,洛阳令虽小,却管辖着洛阳城里大大小小的臣民,公主府上也不得例外。再说,公主若能替圣上分忧,主动惩治杀人恶奴,小臣董宣面北叩头求之不得。可惜公主殿下偏把杀人恶奴视作掌上明珠,一味包庇纵容。当听到下官捉拿公孙彪的消息后,竟将罪犯藏匿府内一月有余,这不是包庇是什么?今儿殿下奉旨游园赏花,竟把凶手化装成侍女携带身边,这不是纵容是什么?”
光武帝不能相信,问道:“真有此事?”
董宣从怀中掏出一团血迹斑斑的女人衣服,呈给皇上过目。湖阳公主觉得实在难堪,丢了面子,撒起泼来,喊着光武帝的名字:“文叔,你这不是给我出气,是成心要气死我呀!董宣当着你的面还侮辱我,我还怎么活呀!”说着扑过去就要撞墙,被侍女紧紧抱住。
光武帝慌了手脚,指着两边的太监气呼呼地说:“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打,狠狠地打,先把董宣的两条腿给我打断!”
董宣面对舞棒挥鞭的太监们瞪圆了双目,眉间红痣熠熠射出光辉:“不劳你们费事,让我自己来好了!”说着猛地跃起,一头撞在庭柱上。头破血流,昏死过去,白须白鬓染上了鲜血,变成吓人的红色。
光武帝和湖阳公主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行动镇住了,一时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老太监搀扶住皇上:“后宫歇着吧,这事明儿再说。”光武帝方才醒悟,命宫女将董宣的血迹揩抹干净,又传太医给他包扎伤口,安排到前侧殿休息。
董宣撞柱护法的消息很快在朝臣中传开了,大臣们议论纷纷,没有不佩服董宣的。消息传到议郎蔡茂府上,蔡茂深受感动,连夜写了一份奏章呈给皇上:“陛下是有道贤主,自从登基以来,四方安然,万民称颂,这样就更应该谨慎勤政,不可骄纵。近闻湖阳公主的奴仆公孙彪,大白天抢掠财物,持刀杀人,依仗公主庇护,长期逍遥法外,致使良民苦主冤枉不得申诉。洛阳令董宣,不顾安危,不怕冒犯公主,惩办了恶奴公孙彪,为百姓出了一口怨气。陛下不问青红皂白,先要击杀董宣,后又逼其撞柱明节,朝中大臣无不为董宣担心,京师的百姓无不为董宣落泪。当今天下,外戚骄逸,豢养食客恶奴,兴风作浪,胡作非为,亟须多几个董宣这样不畏权势、敢作敢为的干才能臣,天下才能太平。万望圣上以江山社稷为重,对董宣分格开恩……”
光武帝看后,内心里有些后悔,又怕拗不过公主,就以请公主吃茶的机会从中疏通:“董宣已撞柱自裁,怜惜他已是七十岁的人了,就留他一条老命吧!”
湖阳公主感到皇帝的话变了味儿,又哭闹起来:“文叔,你宁肯怜惜董宣,也不肯怜惜我这个守寡的姐姐呀!我无权无势,谁想欺侮,谁就欺侮呀!”
光武帝一方面安慰公主,一方面将董宣召来。董宣头上裹着白绢踉踉跄跄走来,跪在宁心殿前,光武帝看了有些不忍:“董宣,你执法严明,有胆有识,本来朕很赏识你,偏偏这一回鲁莽了。你也太不给公主面子了,转过脸来看看,看看你把公主气的,还不快给公主叩头谢罪!”
董宣拧着脖子,不看公主一眼,坚持说:“小臣完全是依法办事,不知有什么罪!”宁死不肯向公主屈膝。
湖阳公主气得浑身发抖:“你的臣子连这点面子都不肯给我,我的脸往哪儿搁呀!你也不想想,你当这个皇上还有什么意思?”
光武帝也觉得脸上没有面子,命两名太监用手按住董宣,强迫他给公主叩头。董宣用两手撑地,终是不肯,两名太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终没有按动。
湖阳公主见光武帝态度已经变了,知道再闹也没有用处,痛心地说:“文叔,想想王莽新政时期,咱们在家为民,经常藏匿逃犯掩护死囚。那时你做事果敢,有胆有识。没想到今天做了天子,前怕狼后怕虎,连一个小小的洛阳令也摆布不了。”
光武帝无可奈何地笑了:“当天子不比在家作百姓啊!”转过来指着董宣说,“董宣啊董宣,你真是个铁脖子拗相公,朕送给你个绰号叫‘强项令’。”
董宣回到前侧殿歇息,太医正在给他治伤,小太监送来了一盒饭菜,说是皇上赏赐的。两天来董宣没正式吃过一顿饭,腹中亏空得厉害,狼吞虎咽将一盒饭菜吃了个精光,一点菜汁也不留下,并把盘盏翻过来扣在桌子上。太监将看到的这些情形禀报给了皇上,第二天光武帝召见董宣时问道:“你那样做是什么意思?”
董宣说:“那饭菜是圣上所赐,小臣不敢剰一点儿,这就像小臣奉王命执国法,不敢打一点折扣一样。”
光武帝为之感动,十分赏识这个有胆有识的忠臣,当即赐铜钱三十万,以示对董宣的褒奖。董宣拿到这笔钱,分文不留,全部按功劳大小赏给了洛阳府衙的吏役捕快。这一来整个洛阳城为之轰动,董宣狠斗权贵豪门英勇顽强,京师上下没有不称颂的。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叫“卧虎”,意思是他时时盯住恶霸歹徒,伺机而起,将对手捕杀,决不留情。老百姓为董宣编了歌谣:喊冤鼓咕咚咚咚响了三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