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走兽来,或站在门口,或跳上院墙屋檐,静观殿内。又有飞禽来,大多停在房顶,也有的站在院中松上,送别老道。
亦有许多山精妖怪来。
有清风绕梁,久久不愿离去。
大师兄对他们是照顾的,无论此时二人心中什么想法,万种情绪,都藏在了这间小小的灶屋之中,院中忙碌的师兄、陆续赶来的客人,匆忙的脚步和不同声音的交谈议论,好像都被挡在了外面。
又有一只彩狸猫跑到了灶屋中来,跳进小师妹怀里窝着,似是陪伴安慰着她。
狐狸亦在林觉身边。
过了很久,才听小师妹叫他:
“师兄。”
林觉正煮着斋饭,抬头看她,见她神情仍然呆滞,眼神清澈,挠着头对他问道:“你说,这是不是我在做梦啊?”
……
守灵七日。
不是为了念经超度,不是为了魂魄回来,也不是为了遵从世俗礼法向外人展示徒弟们对师父的孝心,只是单纯等故人来。
七日之间,七位师叔陆续赶回。
既有林觉见过的二师叔,也有六位从来没有见过的师叔,最远的一位距此足有几千里,而他硬是在几日之内赶了回来。
七日之后,起柩上山。
出了浮丘观往山上走,有条不起眼的小路,并不通往山顶,而是通往后山的一片林子,这里早已有着许多坟包,新的还能看得出是坟墓,旧的早已成了一块不平整的地面了。
这是浮丘观历代祖师的埋骨地。
喧嚣山风一来,将清亮的吹打声吹出好远,徒弟们抬棺而去。
两旁林子里有许多双眼睛默默注视,左右树梢上又停着无数鸟雀,陪伴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此地,十几只猫儿也在身后跟成了一长串。
“就是这了。”大师兄指着前面一个长满青草的寻常坟包,山门已经被打开了,里头只是个四四方方的洞,“这是师父自己修的。”
见他神情平静,林觉不由得想,若干年后,他也会给自己修一个吗?
“落柩!”
忘机子道爷一声喊。
众多徒弟便小心翼翼的抬着棺椁过去,可就在准备放下来时,却来了怪事——
无论如何,棺椁竟也放不下去。
“嗯?”
“怎么回事?”
“师父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吗?”
众人都有些疑惑。
林觉也是抬棺的一份子,此时只觉得棺椁有千斤重、距离地面也有千斤之重在撑着,既抬不起来,又放不下去。
“扑扑扑……”
一只乌鸦飞来,落在大师兄肩上。
林觉认得出,那是曾经为自己与小师妹带路前往仙源观的那只。
正当众人疑惑不解之时,忽觉身后山林之中有动静,回头一看,一名穿着土灰色僧袍的老和尚正逆着陡坡踏着树梢狂奔而来。
老和尚神情哀伤悲戚,一脸疲惫,却又神色匆忙。
“我的老哥哥啊……”
刚一落地,立即扶棺而泣,声音悲恸无比。
咣当一声,灵柩这才落地。
“原来如此……”
林觉看着这位老僧,心里知晓了。
这应该就是当年师父参加完齐云山大醮,知晓寿元无多之后,不远数千里也要提起精神去见一面的那位老友吧?
老僧声音越发悲戚。
众人仿佛受其感染,哀伤悲泣之情纷纷涌出,尽皆落泪。
……
黟山的雪短短几天就化尽了。
忘机子道爷及仙源观的道友、黟山各个道观的道人都已先后离去,师叔们也将要走了。
“我等修道之人,虽未成真得道,却也堪破生死。去来如一,真性湛然,风收云散,月在青天,不过梦醒辞世,没什么了不起的。”
二师叔一口粗浑的嗓音,很平静的对众多年轻道人说道:
“师兄大事已了,我们也不多留,就离去了。几位师叔在哪里住修,我们都写在了纸上,师叔我漂泊了大半生,去年也找了个道观,准备收个徒弟安心养老等死了,你们安定下来,可给我们寄一封书信来,至少互相知道彼此在哪,不说走动,有事也可互相帮衬。”
“知道了。”
“你等也需好好修行。”二师叔说道。
“江南尚好,外面早已乱了,行事务必小心,保存自身。”三师叔说道。
“需记阴阳平衡之道,莫走你家师父的老路啊。”四师叔叮嘱着道。
“唉,何必苦求那么高的道行,过好这一生,百年胜千年,也算是修行了。”五师叔是个女子,叹息着说道。
“……”
几位师叔纷纷下山,也都有些交代。
最后是那名师父年轻时结交的好友,叫做明相法师,他对众人合十说道:“贫僧在岭南扶光县清寂寺中住修,若至岭南,可来找贫僧。”
“前辈慢走。”
“阿弥陀佛。”
最后一位客人也离去了。
浮丘观中便只剩诸位师兄弟。
“唉……”
大师兄长叹一声:“诸位师弟,莫要心急,在山上多陪我一段时日吧。你们走了这里就只剩我了。”
“好。”
众多师兄弟都答应下来。
于是又在山上陪他一段时间,等到山中气温逐渐回暖,终于还是到了分别之时。
“诸位师弟,下山虽难,师父却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后路。”大师兄神情寂寞,拿出几张类似地契文书和信件的东西,“师父和师叔们总共找到四间道观和两间庙宇,总计六间,可做修行安身、开山收徒之处,师弟师妹们自己选自己分吧。”
众人默默地接过查看。
道观大抵要大一些,庙宇要小一些,而且庙宇大多有主供的某一位神灵,选择面就要窄些,不过也要省心一些。
道观可以收徒,庙宇适合安身,道观适合清修,庙宇适合养老。
不过总共也只有六间。
“你们选吧,道爷我注定是要走二师叔的路子、快意江湖的。你们选了之后,道爷我记一下,到时候漂泊到了你们附近,就来找你们。”三师兄早已从悲伤中走出来了,很洒脱的说,“你们到了地方,先把当地好吃好喝好玩的记下来,别到时候我到了你们那,没有地方乐呵。”
林觉也站在原地,垂手不动。
小师妹年纪最小,不知所措,只得悄悄打量着他。
大师兄也看着林觉。
第159章 下山就是江湖
“二师弟,多带些山中灵株,天材地宝,下山之后,可再没有黟山这么好的地方了。”大师兄对二师兄说道,“不够用了就回来采撷。”
“一定!”
二师兄带的东西最多,除了行李包裹,灵株宝物,还有一个小些的炼丹炉、一些丹药瓶子和一把古琴。
“三师弟,莫要太浪荡了,饮酒行事需有克制,江湖危险,你又没有成仙,不是有了道行、会了法术就万无一失的。”大师兄又对三师兄说。
“我心里有数,莫啰嗦了!”
“若真浪迹天下,便多去看看师兄师弟师妹们,也多回黟山来看看,也好给我讲讲他们情况。”
“这话还差不多!”
三师兄两手空空,只背上有个包裹,里面除了衣服只有刻刀,加上腰间的酒壶,就是他的全部身家了。
“我还有些灵金灵木剩着的,都放在我那屋子里,就不带走了,天下多的是,自有妖精鬼怪与邪神歹人赶着来赠我。你记得去看看,收起来,等你收了徒弟,算我送他的。”三师兄也笑着对大师兄说,十分豪气。
“我也有啊。”
“反正留在房间里了,不要丢了就是。”
“你这人……”
“别我这人了。”三师兄叮嘱他说,“以后招徒弟时,记得招个会做饭的。”
“争取。”
大师兄便又看向四师兄:“四师弟我是不担忧你的,只是你心地纯善,爱与兽禽交往,不喜与人交际,若住城中闹市,恐怕空耗自我,几间道观中有两间十分偏僻,在深山里,师弟你最好在那两间里选一间。”
“大师兄好好保重!”
四师兄倒是带了一个大些的包裹,里面装了一些文房四宝,还插了一支竹笛,山中那些决定随他一同离去的好友们已经在林子中等他了。
这一点看着倒是颇为让人羡慕——
有那么多好友相伴,自有一种无论去得哪里都能安心的感觉。
“五师弟你不擅斗法,最好选城中的一间,名气出去后,此生便也无忧了。”
“知道。”
五师兄也没装多少东西。
“六师弟也是,至少选个离城近的,靠着乩仙,你这懒散日子也能过得滋润些。但是再懒散,也莫要忘了请乩仙递信来。”
“知道!”
六师兄则带了他用作扶乩的铁笔、还带了些做木匠活的工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仙侠文 金色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