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志异_瑞根【完结】(516)

  “您注意到那洞口没有?银须虾没有眼睛,全凭身上七条丝线须感知外物,但极为敏锐,一旦发现外界有警,就会窜入洞中,就没法抓了。”

  雷豨也是异修出身,对捕捉这等灵物并不陌生,“所以显得要封住洞口,让其无法逃回洞中,也不能让其逃往下游,这小东西逃散,就很不好抓捕,然后要用丝网捕捞,不能用手,不用金铁之物,也不能用气劲撞击,否则容易碰断其丝线须,那半个时辰之后就会死亡,难以保存了。”

  既然专门来越囵山,陈淮生也是带着各类物件的。

  出门在外,各种捕捉捞取的专用器具都备着,哪怕不完全对路,但是也能派上用场。

  提气凝力,陈淮生驭力提劲,飘然而过,抵至穴口,划空而过时便借助珠光便看到了浅滩中有五六尾七索银须虾在水中伫立不动。

  手中布匹猛然封住穴口,防止银须虾逃窜,另一只手将丝网抛出洒落。

  说时迟那时快,陈淮生脚步尚未落定,那几只银须虾便疾如闪电地一窜,意欲抢在陈淮生中布匹封死穴口时窜回洞中。

  只不过陈淮生也早有准备,在抛落布匹之前,便先将布匹浸湿然后扭成一束,人还在空中,这一束布带便横卧在了洞口,那几只银须虾只撞在了布带上弹了回来,正好被丝网罩住,逮個正着。

  这几个动作说来简单,却是不能差须臾丝毫,尤其讲究协调。

  若是人未到,布带先动,那银须虾可能会从浅滩往下游奔逃。

  而人到布带未封住穴口,那银须虾窜入洞中变功亏一篑,只怕半个月都未必再能守到。

  若是动作不够迅疾,那也一样可能引来银须虾逃往下游水中,这六七尾银须虾能捕捉到一二尾便算是不错了。

  看着在冰蚕丝网中挣扎的银须虾,陈淮生点了点数,不多不少,七尾,符合预期。

  按照雷豨所言,平常在浅滩中休憩的大概就是六七尾,但受惊之后,有时候一个月都未必能出洞了。

  只可惜玄冥幽鳝未能得手,此刻陈淮生已经感觉到自己身体开始发僵,知道不能久留,“那石笋之心呢?”

  “在洞口水下,你注意到没有微微露出水面的白色笋状物,就是这东西,洞里池中应该还有不少,但你顶多就在洞口取几枚了,进去深了你怕就出不来了。”雷豨提醒。

  陈淮生不断提气抵抗着寒力入侵。

  这是有生以来从未经历过的寒力,那种几乎要把血髓都要凝固的冷锋哪怕是用元力燃耗来抗衡都无法抵御,纯粹是级差带来的差距。

  连藏在袖笼中的翼火蛇都被这重重寒意冻得轻轻嘶吼起来,显然也是吃不住劲儿了。

  不敢怠慢,陈淮生将自己手指伸入翼火蛇口中稍稍停留了一息时间,让指尖有了几分灼热感。

  这才倏地将手指探入水下一尺,一把捏住那玉白色的笋柱,轻轻一捏,笋柱断裂,陈淮生将笋柱拿起投入自己的储物囊中。

  然后连续重复两次,将三枚笋柱得手放回储物囊中,便感觉到整个手腕以下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而且这种寒气还在迅速向手臂甚至肩部延伸。

  吓得陈淮生赶紧放弃还想再掐两枚的心思,赶紧抽回手将手置入袖笼中。

  哪怕是将手掌全数置入翼火蛇嘴里,除了把翼火蛇冻得嘶嘶乱叫外,也一样没能恢复知觉。

  陈淮生知道自己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哪怕洞穴周围还生长着许多灵植,现在他也没有精力去采撷了,只能伸手胡乱抓扯了两把塞在储物囊中,等到回去之后看看是哪一类,以便于下一次来的时候再来择优而取。

  只不过想到下次来恐怕还是得优先考虑七索银须虾,顾及不到这些灵植来,除非自己能带上一个筑基中段以上的修士来,二人分头行动才能行,而且以苟一苇和吴天恩的实力,来这里恐怕也支撑不了这么长时间。

  他们年龄偏大,血气已经不复有年轻时候健旺,而且筑基初段也差了一些。

  从坑洞中出来,陈淮生发现自己整个右臂依然没能恢复知觉,那股子冰冷僵硬的寒气一直在自己整个右半边身体挥之不去,哪怕自己不断提聚灵力想要祛除,但是始终未能如愿。

  他不敢再在这七星坑中逗留太久,这里浓郁的阴气更助长了自己体内的寒力,让自己的修复事倍功半。

  等到宣尺媚的采摘工作告一段落,陈淮生便与雷豨(朱武能)告辞。

  临别之际,陈淮生也明确地告诉了对方自己还会再来,但是鉴于目前妖兽潮可能会在今冬席卷而来,现在自己需要扛过今冬,最迟在明夏,他会给雷豨一个说法交待。

  一直到过黄河时,陈淮生才彻底将寒力从自己体内祛除出去。

  即便是这样,也让他颇感疲倦,这让他也意识到恐怕云中山还需要在各类丹药上进行一些储备,单靠苟一苇的炼制一是数量和种类上难以完全保证,二是也不划算。

  苟一苇强项是在阵法布置和法器制作上,丹药只是附带,并非其最擅长的,与其让苟一苇把心思放在这上边,还不如花费灵石灵砂在汴京或者幽州采购。

  渡过黄河,便进入大赵境内。

  “淮生哥,要去重阳山么?”亲昵地依偎着陈淮生,二人站在天王渡黄河岸边眺望北面,宣尺媚眉若黛描,眸含春水,轻声问道。

  “唔,你觉得需要去么?”

  陈淮生目光在河岸边逡巡。

  夏日的河风仍然带着暑气和腥气,看着浑浊的巨浪拍击着岸崖,他有些漫不经心地拈起一根草根,放在嘴里,咀嚼着。

  落日余晖让整个河面呈现出一种瑰丽的金黄色,波光粼粼,偶尔有一两尾鱼从河中跃起,更增添了几分莫名的壮阔之气。

  一河分界,便是两个世界,但兽潮来袭的时候,会分两个世界么?

  大河固然是天堑,但天时变化的影响,只怕不会受这个干扰。

  大河之南未必安全。

  第一百四十二节 岁岁重阳,桥头堡之争

  重阳山现在名义上已经算是重华派下院了,而且地位还在进一步提升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五到十年,甚至要不到那么久,就会倒反天罡,重阳山可能会变成上院,而卧龙岭那边就有可能变成下院,

  天下修真,除了西唐妄自尊大外不肯承认外,便是吴越或者南楚、巴蜀、河北,都不得不承认大赵才是修真正朔。

  道宫更是天下修真向往所在,得不到道宫的认可,便是吴越、南楚的宗门,一样都要觉得自己矮人一头。

  这也是重华七老(商九龄、丁宗寿、令狐醉、朱凤璧、齐洪奎、李煜、渡果)虽然以卧龙岭为本,可不但有二人长期驻守重阳山,同时其余几位大佬也频频轮驻重阳山的原因。

  现在基本上重阳山现在都保持着三名紫府长期驻留了。

  陈淮生从卧龙岭出来的时候,丁宗寿便已经先于他南下,启程前往重阳山,而重阳山现在仍然有齐洪奎和李煜驻留,等到丁宗寿抵达,便有三名紫府驻守,足见重华派对重阳山的重视。

  按照惯例,从卧龙岭南下前往大赵游历的重华弟子,基本上都要去重阳山驻留拜谒的。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算多,因为像筑基以下的弟子现在能得同意出门游历的并不算多,大多集中在炼气高段弟子,而筑基以上的弟子就那么二三十人,大多数都集中精力在山门修行。

  算下来每年能从山门出来游历的大概也就六七拨罢了。

  如果没有李煜,陈淮生是不打算去重阳山的,虽然绕行不了多远,但是毕竟也要耽搁两三日,但李煜在重阳山,自己不去却有些说不过去。

  “去一趟也好,听说姚文仲也在重阳山上,他是前不久才入门的。”宣尺媚悠然地道:“当初在那小庙中的诸人,现在就只有姚文仲我没见着了,这一趟见一面,也算是了一个愿。”

  “嗯,好像还有一个岳鼎晟吧?”陈淮生眨眨眼,含笑看着宣尺媚。

  宣尺媚妩媚地白了他一眼,“那一夜有他么?都是后来在汴京城你才见着岳师兄的吧?武阳和我说了你和他见面的情况,哼,人家其实也没有怎么样,……”

  陈淮生很享受这种和小儿女之间的打趣逗乐,“哼,那小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若是不表明态度,他不是要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篱笆得先扎牢,免得也有些不开眼的人来痴心妄想。”

  宣尺媚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内心却是格外喜悦,“哪有你这样的人?碗里端着,口里含着,眼睛还望着,也不怕……”

  “嘿嘿,还真不怕,能者多劳嘛。”

  陈淮生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看得宣尺媚忍不住咬牙切齿,狠狠锤了陈淮生肩头几拳。

  “那咱们究竟去不去重阳山?”

  “去吧,我也打算和李师叔说一说,他恐怕今冬就要驻守重阳山了,谁知道重阳山这边今冬的情况会怎样?有备无患,给他们一个提醒总好比毫无准备的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