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志异_瑞根【完结】(517)

  重阳山这边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

  原来玉菡宗的弟子是渴望留在重阳山的,但是从维护整个重华派的团结来说,重阳山反而不适合原来玉菡宗弟子居留。

  这一点令狐醉自己也很明白,所以几乎所有的玉菡宗弟子都跟随令狐醉去了河北。

  取而代之来这里驻留的是原来重华派在朗陵的弟子和义阳府原来凌云宗的弟子为主,也包括部分原来九莲诸宗除了玉菡宗之外的一些弟子,总而言之,除了玉菡宗弟子之外,其他都有。

  不过这种情况在两三年后也在逐渐改观,一些原来玉菡宗的弟子也开始向重阳山流动。

  重阳山这边也需要熟悉情况的弟子来负责打造和经营好重华派在大赵这边的这個根据地,所以重阳山弟子规模膨胀很快。

  从原来玉菡宗所有时仅有一百七八弟子,到离开后最初重华派在这边仅有八九十名弟子,到现在已经扩张到了超过二百二十人,而且还在继续增长中,估计要达到近三百人左右。

  除了人员构成的复杂外,谁在重阳山这边事务处理上居于主导地位,也是一个考验重华派内部团结的难题。

  除了令狐醉因为需要避险,这几年都没有来重阳山驻留外,其余六老,包括商九龄在内,都曾经在重阳山驻留。

  但重阳下院的事务具体由谁来牵头处理,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若是商九龄常驻这边自然不必说,但是商九龄只能偶尔逗留,真正在这边常驻的原来是朱凤璧和齐洪奎,后来丁宗寿也来得多了,再后来李煜就常驻了,加上一些协助他们处理这边事务的筑基修士,所以在利益上也就有了争夺和羁绊了。

  李煜是后来这一年多才开始在这边驻留时间多起来的,他灵活的手段和善于为人处世的性格倒是很赢得了一些人的认可。

  踏上重华山,陈淮生还没有多少感觉,但宣尺媚却是触景生情。

  九莲诸宗的山门之前她没有走齐全过,但是重阳山和金莲山却是去过的,只不过现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徒增伤感罢了。

  在山门外就能感受到这里的热闹景象。

  和卧龙岭那边不一样,大赵这边的人气要比河北高得多。

  济郡也是人口大郡,而重阳山所处区域正是人烟稠密之地,所以不仅仅是重华派的修士驻留在这里,重阳山所在山阳府人口就有一百二十万,真正的大府,而且当初因为玉菡宗较为低调,而且九莲宗因为山门分处九地,各自为政,所以九莲宗并没有对各山门所处的府县有多么强的影响力,也不怎么干涉地方上的事务。

  当初山阳府除了玉菡宗外,也还有两家较小的宗门和世家。

  清光道虽然也在济郡范围内实力强劲,但是经过了上一轮恶战之后,清光道元气大伤,已经没有多少精力来过问了,这也给了很多人一些希望和念想。

  于是乎整个济郡诸府的小宗门和散修都自然而然分成了两派,一个是以重华派马首是瞻的这一群体,还有就是以清光道为中流砥柱的另一方面。

  第一百四十三节 重阳坊市,宗门之基

  几乎每逢五十,就会有来自全郡各地的修士来这里交流切磋和售卖收买各种灵材、符箓和矿石、灵食。

  这种情形是以前玉菡宗还在的时候从未有过的,而现在重华派有意在大赵这边要把重阳山打造成为未来重返大赵的根据地,自然也是不遗余力,在政策上也是相当开放,所以这周边的生意就越来越兴隆,渐渐也形成了如当初在朗陵府的龙岩坊市一样的格局。

  之前陈淮生就曾经听门中之人说起过,但是却没有直观印象,只觉得可能也就是比卧龙岭那边繁盛热闹一些罢了,毕竟山阳府和济郡的人口可不是滏阳道所能比的。

  但今日看到这样规模庞大,人声鼎沸的局面,连陈淮生和宣尺媚都感到吃惊,他们才意识到自己恐怕是想差了。

  前来接待的弟子看到陈淮生和宣尺媚一脸惊讶的模样,内心也是格外骄傲。

  到山门下,重华派就有弟子接待。

  两名中,一名弟子是来自原来紫萏宗的,炼气三重,二十岁左右,一个就是附近济郡莱安府的,才炼气一重,才十四岁,入门也只有两年。

  重阳山这边的知客分院每天都有十二人负责轮值,陈淮生和宣尺媚的到来,负责接待的一名炼气五重的修士,还是很有眼力劲儿。

  陈淮生的大名在门中已经无人不知,而且现在更是筑基四重,俨然宗门核心圈层中的大人物了。

  知客分院的轮值主事自然不会怠慢,专门派出两名弟子接引二人上山。

  从对方嘴里陈淮生也知道丁宗寿已经上山有几日了。

  现在山中有丁宗寿、齐洪奎和李煜三人驻守,可谓实力强劲。

  大概要一个月到两个月,李煜就会启程北返,等到李煜回到卧龙岭后,可能就会是朱凤璧或者令狐醉南下过来,接替齐洪奎。

  陈淮生倒是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基本上两年时间内,七老都能轮一回来重阳山驻留几个月。

  渡果现在身体状况尚未恢复到紫府之上,所以暂时还不行。

  不过据说恢复他状况还算不错,估计再有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就能重返紫府,届时也会加入到这個轮值行列中来。

  只不过日后可能就会是重阳山成为上院,卧龙岭变成下院,轮值驻守之地变成了卧龙岭了。

  一路上陈淮生也和二人很亲切地交谈,二人开始还有些拘谨,但看到陈淮生和蔼近人,也就渐渐恢复了自然。

  从二人嘴里,陈淮生也听到了很多这边重阳山的情况。

  比如一直到现在九莲宗的弟子仍然还在陆陆续续地来投,这也是陈淮生和宣尺媚未曾想到的。

  要说九莲宗被攻灭已经三年多了,一两千号人做烟消云散,后续在看到重华派接纳了九莲宗而来投说得过去,甚至一两年内一些原本脱离单飞当散修,又或者被其他宗门兼并的觉得过得不太好的,重新入门,都说得过去。

  但都三年过去了,还有九莲宗弟子来投,就有点儿夸张了。

  “师兄你有所不知。”原来紫萏宗弟子姓詹,性格也挺好,十分健谈,“原来我们九莲宗被各家分食,那些宗门还得要给外边儿装出一副仁义模样,只要你愿意留下归投,他们都只能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予以接纳,但几年过去了,这桩事儿就渐渐被淡忘了,谁还记得当初的这些情形,九莲宗这些弟子要说本来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而且内心深处只怕也还存着几分忌讳,所以自然也就要寻着机会编排理由了,留下的,十有六七都慢慢被打发了,剩下三四,估摸着也会在五年内撵出来,所以啊,这些留下的,十个里边只怕连半个都未必能有,……”

  “是啊,在那些人心里边,终归还是觉得留下的人是养不熟的,何必要给自己留一个不自在呢?”那年轻的新入门弟子楚春朝也接上话,目光里却是有些不忿:“这些人都是走投无路才想到我们重华派,也是咱们宗门大度不计较这些,才会全数予以收留,要我说啊,宗门也还好生甄别一下,不能随便什么人都接下来,反倒是把他们给惯得,……”

  陈淮生笑了起来,没说话,倒是宣尺媚看着姓楚的少年打趣道:“照你这么说,宗门就不该接纳这些人?”

  楚姓少年脸一红,有些躲避宣尺媚清亮的目光:“也不是,只是宗门该公开向外界表明态度,立个规矩,超过几年再来投的,就应当甄别筛选了,不能都接进来,否则咱们重华派倒成了有些人最后的救命稻草了一般。”

  这小子的思维倒是清晰,陈淮生赞许地点点头,没多说。

  九莲宗一共一千多号弟子,被攻灭时起码还是有好几百弟子留在了那些宗门里,但两三年过去了,这些人感受到了逐渐显现出来的排斥和冷落,自然也会寻找更好的去处,来重华派是最美好的愿景,有原来昔日的同门和师长,几乎不受排斥,而且重华派现在也蒸蒸日上,自然都愿意来了。

  实际上九莲宗的弟子太多太杂,本来就该甄别,但是处于重华派接纳九莲宗的这个当口,要甄别筛选,很容易引起一些非议和其他联想,所以当时基本上都是愿意来就一律接纳。

  但现在几年了,真正真心实意愿意来的也都该来了,剩下的做一个筛选说得过去了,也不会被那些已经在宗门里立足以稳的九莲弟子所反对了,甚至从既得利益者角度来说,他们还会支持才对。

  在路上看到了络绎不绝的人流,陈淮生和宣尺媚就很惊讶了,但当看到山门外称得上人山人海的景象时,陈淮生和宣尺媚就有些无法淡定了。

  “詹师弟,这里的坊市每日都是如此么?”

  “师兄,那怎么可能?逢五逢十才有这么多人。”詹庆东笑着道:“但就算是逢五逢十也很惊人了,几乎整个济郡东部两三府的散修和小宗门家族修士都愿意来这里,甚至还有一些异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凡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