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别的,只想知道方运又用了什么手段在增强他人力量。
随后,这个消息在论榜和人族流传,许多大儒甚至不惜消耗才气与战功,直接将神念降临在巴陵城上空,想要听方运说了什么。
可惜,除了方运前面的官员,即便大儒也听不到一个字。
但是,这些大儒却面露惊色,有几个大儒甚至失去了思考能力。
人族每一处文院广场两侧,必然种着两排杏树。
当年孔圣讲学之地很多,如泗水院、洙水院等等,但有一处地方却是孔圣最喜之处,人称杏坛之地,之后孔家在杏坛原址建立了现如今的孔庙。
那里之所以称之为杏坛,是因为在孔圣讲学之前,周围就有四棵杏树,甚至有一棵孔圣亲自种下的桧树。
孔府学宫之中有一些大树因为曾聆听孔圣或众圣讲学,甚为奇异,被尊称为树先生,连树叶都有不凡的力量。
但跟那四棵杏树比,树先生只是平平,至于那棵桧树,被奉为树贤人!
在传说中,那颗桧树因为经常受孔圣力量滋养,满腹经纶,已经可口吐人言,按理说应该是树妖,可无论是孔家还是桧树本身都不承认是妖,只认定他为孔门第七十三贤弟子。
孔圣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四颗杏树虽然不如树贤人,可也非凡异常,每棵树十年只结一果,名为孔杏,每一颗都被奉为孔家宝物,历来是大儒必争之物。
现在,文院广场两侧正中的两棵杏树,出现了异象!
其余杏树与之前并无区别,但那两棵杏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落叶、发芽……不断重复一棵杏树的四季轮回。
这两棵杏树,仿佛被时光之力笼罩,得历史长河眷顾,快速成长。
普通杏树可达三层楼那么高,这文院中的杏树要高一些,有四层楼高,但现在,那两棵杏树高达十丈!
并且还在继续成长,继续升高!
杏树的落叶与杏子都掉落在地面,都被树根快速吸收。
“小杏坛……”
许多大儒喉咙里滚动着同一个词语。
这是至少要半圣才能创造的地方,从无例外!
而且,不是每一个半圣的讲学之地都能形成小杏坛。
加上这里,人族至今只有十六处小杏坛而已,其余十五处皆是圣人讲学之地,而且皆曾多次讲学。
小杏坛,必然会被圣院和人族尊为圣地!
方运一大学士之身,开创一片圣地!
那些看到这一幕的大儒头晕目眩,这可不是那种单一的医家或兵家圣地。
百家各派皆尊奉!
第2061章 落瀑谷中
元县城北与山相连,元山树木繁茂,地势高而缓,山峰众多。
临近城北的定河峰乃是元县的胜地,可俯瞰全城,每有文会,此地便是最佳之所。
离县城较远的另一处长居峰,则是风水极好的墓地。
早年间,凡是元县居民死亡都可葬在长居峰,但随着去世的人数增多,县衙不断提高在长居峰下葬的标准。
在柳山成大学士担任左相后,不知是当时的元县县令所为还是柳山门生传话,能在长居峰下葬之人的标准再度提高,只有望族族长或举人以及地位更高的人故去后才能葬在长居峰,那些达不到标准的坟墓必须要迁走。
此事一处,全县哗然,尤其是刚刚将长辈下葬的人家,非常不满。
但是,县令毫不客气施压,打着退墓还林的口号,硬生生逼着那些人家迁墓。
若真是为了元县,许多人家即便再如何,也会迁墓,毕竟官府补偿了迁墓的费用。但是,在迁墓的过程中,许多人家发现,此次迁墓,县衙给普通人家一两迁墓费,但却给柳家人整整五两迁墓费。
元县许多人更加不满,但很快又发现一件事,少数柳家人竟然以祖上坟墓离长居峰山腰远为由没有迁墓,并获得县衙的准许。
不患寡,患不均。
此事一出,众多元县百姓前往县衙请愿,反怎奈县令一直敷衍,最后,部分百姓闹到府衙甚至州衙,可最终毫无悬念,领头数人被捉拿下狱,重要之人被严惩,其余人都被警告。
那些读书人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而许多没有文位的百姓的三代之内禁止参与景国科举。
在圣元大陆,这种惩罚堪比死罪,迁墓风波立刻平息。
但是,从此以后,元县的许多百姓视柳山为仇人。
还有一些元县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其他府县,从此成为左相党的死敌。
就在官府发布柳山回乡丁忧暂无官身的消息后,元县之中处处响起鞭炮声。
若在以前,元县的衙役官兵必然会如狼似虎抄家定罪,但现在放鞭炮的人家安然无恙,因为元县县令已经被刑部缉拿押往京城。
元山的西北处有一座山谷,谷中瀑布倾泻,水潭幽深,景色别致,号称元县第一景,名为落瀑谷。
早在十年前,这落瀑谷的谷口就建立了栅栏和大门,被划为柳家私产,元县之人再也无法进入谷中。
元县之人敢怒不敢言,因为元县人都知道落瀑谷已是柳山的囊中之物。
今日的落瀑谷,与往常没有区别。
城中即便偶尔有鞭炮声,也惊扰不到这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wuxia/hYV.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东方玄幻 永恒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