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官和皇室都没有阻挠的情况下,第十二礼正式加盖玉玺,成为君命,每个官员必然要执行。
于是,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不满方运,甚至有官员在论榜之上公开批评方运,不过遣词用句很小心,没有污言秽语,没有虚构事实,是正当批评,这是圣院赋予读书人的权利,方运和御史都无法以此为证据惩罚官员。
也就是在第十二礼正式实施的当天,方运没有宣布第十三礼,而是宣布自己把《二十四孝》改编为简单易懂的《二十四孝图说》,列举了历史上二十四个孝顺父母的故事。
方运直接在论榜上发布,很快传遍天下。
这《二十四孝图说》,一开始很好,第一孝是孝感动天,主角是明君舜,即便被父母陷害,也没有反击,在成为天子后,依旧孝顺父母。
第二孝是戏彩娱亲,一个叫老莱子的人为了逗父母开心,即便年过七十也经常穿彩衣装小孩。还有一次老莱子不小心摔倒,怕父母担心,立刻学小孩大哭,反而逗笑父母。
后面的几个孝道故事都非常正常,包括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
但是,众人在看到第九个孝道故事的时候,反应各有不同,以至于整个论榜很快变成了战场。
第九个孝道故事,是埋儿奉母。
汉代有个叫郭巨的人,家境贫寒,妻子生了一个孩子后,郭巨怕家里的粮食喂养孩子后,就无法让母亲吃饱,于是决定埋掉杀死孩子。
结果,在挖坑埋孩子的时候,发现了黄金,于是郭巨便说这是自己的孝心感动了苍天,苍天让自己挖到黄金,于是收起黄金,也不再杀儿子,回家养育儿子,也供养母亲。
虽然郭巨最后并没有杀死儿子,但方运竟然把这个故事奉为孝道楷模,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因为,这件事在圣元大陆也曾引发争议,有的人认为郭巨是孝道楷模,有的人认为郭巨是畜生,还有人怀疑郭巨是为了掩盖黄金的来路不明,更有人认为郭巨为了获得官员的举荐,编造了这个谎言。
总之,无论是论榜还是景国朝堂,都为是否应该普及《二十四孝图说》展开激烈的争论。
第2427章 提羊左相,白鹅大儒
方运的做法,遭到文院系官员的反对,众多文院官员认为方运无权决定在书院推行一部书籍,这要由文相或掌院大学士决定。
因为,书院教什么书,除了众圣经典是必修,其他书籍由各地文院决定是必修还是选修。
《二十四孝》在各国的版本不同,因为都要宣传自己国家的名士,不可能宣扬他国之人。
像景国各地的《二十四孝》中,就没有埋儿奉母,因为郭巨后来的为官之地在现如今的庆国范围。而庆国的《二十四孝》中,也有不同的版本,曾经的象州版本就有这个故事。
当年担任两州总督的时候,方运把象州版本的《二十四孝》中的埋儿奉母的故事剔除,但这一次将《二十四孝》改编成《二十四孝图说》的时候,却添加上这个故事。
当年连庆国文宫都怕引发争议,允许各州自行决定是否收录埋儿奉母,方运此次却一意孤行,将其改编,甚至还想在全国推行,这才导致争论加剧。
很快,一些官员记起方运当年剔除象州版《二十四孝》中埋儿奉母的事,越发觉得方运的做法怪异,似乎另有意图,于是这些官员在这件事上保持沉默。
因为这件事的影响太大,以致于辅相要求明日再开朝会商议。
方运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引发了多大的事端,在第二天,正常上朝,不过从他出现在皇宫外开始,就成为全场的焦点。
连那些平日里纹丝不动的侍卫都转动眼珠去看方运。
其余官员看着方运,也不敢发问,有官员发问,方运也不作答。
因为,武侯车上,方运左侧是狐璃,而右侧则有一只洁白的小羊羔。
大朝会有鼓乐齐鸣,有舞蹈等繁琐的礼仪,但普通的朝会则没有那么多琐事,百官和国君各归其位后,朝会便开始。
这一次,景君没有先说正事,而是问:“方爱卿,您为何带羔羊上殿?”
方运微笑道:“《礼记》记载,不同层次的人物所携带的见面礼也不同,比如天子送人的见面礼,应该是用于祭祀的美酒,诸侯的见面礼,是玉圭,高官用羔羊,普通大夫用大雁,士人用野鸡,普通人用鸭子。臣非天子,亦不算诸侯,所以以卿相之身送君上礼物,自当用羔羊。狐璃,献上羔羊。”
方运坐在武侯车上不动,狐璃则捧着瑟瑟发抖的小羊羔送上前,递给太监。太监收起,送到偏殿。
那辅相杨旭文道:“今日本是讨论《二十四孝图说》之事,但方相送君以羔羊,似乎另有他意?”
方运点点头,道:“本相宣布,这第十三礼,便是限制礼品。景国官场送礼之风甚重,为了减少浪费,依照《礼记》,一品与二品官员,送礼只能送羔羊。三品到七品,只能送大雁,不过,现如今大雁难寻,便以白鹅取代。七品之下的官员,送礼当送野鸡。”
杨旭文愣了好一会儿,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大量的官员也呆呆地看着方运,无法理解方运的第十三礼。
这种古礼只在史书是记载,连春秋时期遵守的人都不多,却让现代人强行遵守,远比之前的百里背米还荒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东方玄幻 永恒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