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_安溪柚【完结】(1902)

  后悔吗?

  当然后悔,要知道他的好友埃文斯早就让他进军国内市场,可他没听,觉得国内的发展不过如此,再厉害有欧美市场强大?

  结果来了后方才发现,国内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不仅是呈指数级增长,更重要的是已经有中国腾飞这样的工业巨无霸,将这类产品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端。

  这就让马拉尔内很是费解,之前只是听说中国腾飞在大把的引进工业机器人,啥时候这个大块头也杀入这个细分市场里来了?

  实际上不是中国腾飞想杀进来,而是被逼无奈不得不闷着头往里闯,因为不这样,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航空、航天生产线架构就会因为缺乏工业机器人的支撑而全面瘫痪。

  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因为工业机器人的问题,中国腾飞已经跟包括瑞士ABB和日本的发那科等巨头撕了七、八次。

  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这些个工业机器人巨头们动不动就无端涨价,再就是延期交货,至于保养维修更是一个个跟臭大爷似的,不但需要中国腾飞支付巨额的维护保养费和人员薪酬,还得报销来回机票和伙食费。

  可以说除了不用帮着娶媳妇儿和生孩子,中国腾飞几乎全包。

  就这,瑞士ABB和日本发那科还经常给中国腾飞甩脸子,动不动就给这家国际知名的巨头穿小鞋儿。

  没办法,谁让中国腾飞在工业机器人方面不得不依赖这些国际品牌呢。

  而这也是中国腾飞一开始构建自己的航空、航天专业生产设备时留下的Bug。

  当初中国腾飞将重点放在了航空、航天专业生产设备大系统的整合,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比如说高精度五轴刀头、综合柔性夹具、工业控制软件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东西。

  作为当时还是辅助类的工业机器人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而是采取对外采购的方式,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综合化专用设备当中。

  就比如说全自动数控喷丸机,调整坯料的手段就是两台日本发那科生产的工业机器人。

  再有相对简单的自动铆钉/打孔机,中断用的就是瑞士ABB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

  而随着中国腾飞的发展和产能的扩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数量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成为目前中国腾飞所属的生产设备中保有量最大的一款自动化设备。

  几大超级工厂加起来接近一万台。

  这么大的保有量,又没办法自己独立生产,那国外品牌不各种拿捏你还能拿捏谁?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摊牌了

  既然被拿捏,就免不了憋屈,就不可能没有反制,更何况还是一项不信邪的庄建业,以及其一手打造的,在业界堪称铁骨铮铮的中国腾飞?

  只不过自打九十年代中后期之后,中国腾飞主要的方向是大型航空器、大型航天器的研制与配套,根本就抽不出精力去做其他门类的新业务。

  正因为如此,自研发展的这条路不是不能走,而是当时实在是没那个心力,所以当时庄建业对各大工业机器人厂商的策略就是分而治之,二桃杀三士。

  反正中国腾飞的需求量摆在这儿呢,放谁那儿都是一等一的大肥肉,问题是这口肥肉送到谁的嘴里,那就是中国腾飞自己说了算。

  至于效果,刚开始的确出奇的好,瑞士的ABB和日本的发那科等几家工业机器人公司为了争夺中国腾飞这个大客户,相互厮杀的可谓是相当惨烈,以至于那段时间中国腾飞从这几家着实淘到不少好货。

  可这个情况没过多久,欧洲工业机器人联合会联合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协会,出面整合了几家工业机器人激烈竞争的态势,进而成立了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

  联盟的宗旨可谓是冠冕堂皇,那就是对所谓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经济实体,予以相应的先进设备限制,以便迫使这些经济实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实际上就是为了针对中国腾飞这样,对工业机器人依赖度极高的企业,而建立起来的价格攻守同盟而已。

  因为瑞士的ABB、日本的发那科等工业机器人巨头们发现,他们之间的激烈竞争并没有令各家获得超额的利润,反而因为一系列的价格战、促销战导致整体的利润不断下滑。

  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这几家巨头们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出售了不少相关的工业机器人方面的核心技术,导致韩国、某岛等一大批工业机器人的后起之秀迅速崛起,开始挑战他们这些巨头们的地位。

  除此之外,最关键的还是以美国波士顿动力为代表的采用先进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机器人的不断发展,领着帮巨头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没办法,谁让波士顿动力所开发的机器人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如此一来机器人便不在是只能做重复性的机械劳动,而是能够更加灵活的帮助人类处理更加复杂的事物。

  如此,不但可以大大降低人类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够无限度提高整体的劳动效率,更重要的是还能很好的降低成本。

  就比如说一条物品搬运线,以往需要至少四台工业机器人外加一套传送带方可实现产品的快速搬运。

  但波士顿动力开发的一款搬运机器人不但可以自由移动,关键是还能对无不同物体进行识别和确认,基于此,一般的车间只需两台这样的机器人就能完成所有的搬运工作,不但节省了机器人数量,连带着传送带都可以取消,成本直接降了三分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