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边瑞典还没正式拒绝,那边的美国媒体就开始报道瑞典国内的核污染指标上涨程度,各种数据,各种呼吁,就差把瑞典说成是人类的粪坑。
虽然报道内容没有提一句瑞典当局如何如何,但要表达的意思却很明显,瑞典民众这下可就真炸了。
瑞典一看这种情势,也别商量了,八百万美元就八百万美元吧,先来十二套,让国内压压惊再说吧。
于是乎H公司很快就和瑞典达成了一个一亿五千六百万美元的大合同,其中九千六百万美元用于十二套发现-2无人机系统的硬件采购;两千万美元用于零配件的采购费用;两千万美元用于人员培训费,最后的两千万美元则是专业核探测配件的加装与调试费用。
攻下瑞典,北欧五国就跟多米诺骨牌一般,接连被H公司接连拿下,挪威要了十五套,总价值一亿八千万美元;芬兰差了点只要八套,但H公司还是开价一亿美元,因为芬兰希望在无人机内加装防冻措施,很麻烦,于是价格就飚起来喽。
随后的丹麦,荷兰,卢森堡这些低地国家更加不堪,H公司还没过来,就纷纷表示采购意向,数量到是不多,两套、三套的。
但正所谓蚊子腿的肉那也是肉不是,零零碎碎在三国搜刮了一亿六千万美元之后,H公司越过一贯强硬的德国直冲意大利。
本来意大利还挺刚,表示自己造无人机,不需要美国的产品,问题是你再刚,能刚过驻扎在境内的美军吗?
人美军都没啥大动作,就是在阿维亚诺、那不勒斯等几个军事基地展开预防核污染的防生化演习,就把一众向往浪漫生活的意大利人给吓坏了。
是不是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比想象的更加严重?不然美军怎么在这个时候搞这种演习?天呀,舒适的海滩,鲜美的海鲜还有高挑的比基尼女郎……这些怎么能够失去?
于是意大利之前如何刚,现在就怎么怂,H公司也没客气,二十八套就怼了过去,总价值两亿五千万美元。
意大利作为二战中最憋屈的国家之一,这么多年类似的事儿经历多了,也就麻木了,两亿五千万就两亿五千万,只要大哥高兴,小弟认了行不行?
相较于意大利的不见棺材不掉泪,希腊和土耳其就乖巧多了,H公司还没跟意大利正式签订合约,希腊的十六套与土耳其的二十四套订单就通过两国驻意大利的外交官员热情洋溢的送过来了。
H公司很高兴,自然是照单全收,可转过脸收割半个欧洲的H公司上上下下却是忧心忡忡,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老伙伴,腾飞厂又停产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倒挂
是的,又停产了,理由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腾飞厂没钱了。
至于为什么没钱,也很简单,腾飞厂在燃起涡轮动力装置这个大坑里跳不出来,谁后又急吼吼的跳进仿制美国先进航空生产设备的大坑,如此一折腾,别说腾飞厂这么个连基本金融支持都没有的企业,就算美国那种随便都能融一大笔钱的企业都得死的很难看。
这要是放在H公司攻略欧洲以前,无论是林德曼还是李斯特还忧虑,不在旁边加把柴火拱拱火就算两人有良心了。
总而言之,腾飞厂早死早好,然后H公司果断出手,兼并腾飞厂,从而实现H公司在无人机领域的全产业链的整合。
问题是,如今的H公司拿下大半个欧洲,手上握着将近十亿美元的庞大订单,以如今H公司那点儿可怜的产能怎么可能弄得过来。
交给诸如IAA公司的话,H公司又不放心,万一让这些根植在欧美地头上的同类企业发展起来,对H公司那就是灾难。
相比之下还是腾飞厂最听话,尽管双方私下也是龌龊不断,但整体上双方的合作还是维持在一个斗而不破的层面上。
当然更重要的是,林德曼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已经逐渐完成对腾飞厂的布局,如今只是缺少一个契机,就可以把腾飞厂牢牢掌控在H公司手里。
正因为如此,H公司还是更信任翻不起浪花的腾飞厂,可偏偏这个时候腾飞厂陷入了困境,怎么办?
当然要尽可能的保住了,不然订单违约,得罪那些欧洲国家到是其次,关键是影响美国航空巨头们的整体战略可就要命了。
H公司什么都可以无所谓,却不敢得罪那些给他们撑腰的美国航空巨头们。
如此局面下,哪怕H公司再怎么不情愿,也不得不帮着腾飞厂渡过难关,至于怎么渡,当然是向腾飞厂砸钱了。
原本H公司想以贷款的形式借给腾飞厂2.5亿美元,用于腾飞厂无人机生产线的启动资金。
可腾飞厂想都不想就拒绝了,理由让H公司很是抓狂,竟然是腾飞厂就没有借钱的传统,哪怕利息低也不行。
没办法H公司只能让腾飞厂说个方案,腾飞厂这边也不含糊,将牙科用的气涡轮机,急诊科用的呼吸机以及模型厂最新出产的等比例F-14战斗机模型,整体打包,以一套二十五万美元的价格,向H公司提供一千套,以换取续命的2.5亿美金。
面对这个方案,H公司瞬间泪流满面,这NM还叫方案,明显的趁人之危好不好?两种医疗设备加个模型,就要二十五万美元,你怎么不去抢?
如果H公司指责腾飞厂的话要是被那些欧洲国家听到,绝对会大骂H公司无耻,因为他们抢得更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