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开始怀疑,仅仅靠喜欢,是否还足够支撑他继续停留。
第六章 周知衡,我有点害怕
就这样又过了个把月,再接到周知衡电话时,沈凡幸正以一种极其不雅的姿势趴在调音台上,脸都快嵌进按键缝里了。
他已经和混音师在工作室泡了整整四天,期间全靠外卖,咖啡和偶尔一闪而过的人格尊严维持生命体征。手机在耳朵边震起来的时候,他差点以为是熬夜过度导致自己产生幻觉。
直到瞥见“周知衡”三个字,他才一个激灵坐直,胳膊猛地一抬,差点给了旁边的混音师一巴掌。
“喂?”沈凡幸清了清沙哑的嗓子,试图让自己听起来不像刚被工作反复蹂躏过。
电话那头的周知衡犹豫又兴奋,说是有件大事要跟他商量。
沈凡幸脑子里飞快闪过好几个无厘头的猜测:拉他创业?一起炒股?还是终于要合伙开火锅店?
结果周知衡说的是,之前合作过的老板推荐了他,有一个跨国拍摄的项目找上门,得去非洲待上一两年。
“项目挺好,就是得常驻那边,你觉得……”周知衡不讲武德,轻飘飘一句就把决定权抛了过来。
沈凡幸的大脑当场死机三秒。第一反应:这种人生大事为什么要问我?第二反应:非洲?一两年?那跟永别有什么区别?
三秒之内,往事像老式录像带一样在他脑中飞速倒带:雪山上吊在半空的红点,异国街头勾肩搭背压过的马路,腰伤后那场慌慌张张的公路逃亡,家里满墙的照片,还有那个始终没说出口的告白。他心里有成千上万只土拨鼠在同时尖叫:不要啊!
但沈凡幸是谁?是那种心在滴血也要先讲个烂笑话的人。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语气热情得堪比深夜电视购物主播:“我靠恭喜啊!去!必须去!周知衡你走了什么狗屎运,这种机会多少人抢破头!不去是傻子!”
他说得又快又响,噼里啪啦像开机关枪,生怕慢一点就会忘词。电话那头安静得吓人,过了好久,才传来一声闷闷的:“……哦。”
沈凡幸心里咯噔一下,这反应不对,不该是兴奋地规划未来然后感谢他的支持吗?这莫名的失落感是几个意思。
他赶紧开启胡说八道模式:“哎哟,又不是不回来了,等你那边安定点,我飞过去探班啊,想想看,拍完这个项目你直接飞升!”
他说得天花乱坠,努力把气氛往回拉,一边说一边无意中看到玻璃上映出的自己,脸上的表情比哭还难看。
周知衡在那边似乎被他的表演逗笑了,虽然笑声有点干:“行,那你说的,过来看我,我记着了。”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接下来几周,周知衡忙着办手续,沈凡幸埋头工作,但还是抽空去帮他收拾行李。看着周知衡把相机和镜头小心翼翼包好,沈凡幸突然有种把自己的心也偷偷塞进去的冲动。
临走前夜,两人在家里吃了顿外卖火锅。热气蒸腾中,谁也没提以后,光顾着抢肉吃,仿佛明天只是又一次普通的出差。沈凡幸甚至讲了个蹩脚的笑话,说周知衡去了那边会不会被狮子追。
周知衡目光沉沉的,不接他的话。
送机那天,沈凡幸一路上嘴就没停过:“到了别光顾着拍斑马拍大象,记得给我报平安!还有,别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腐蚀了,知道吗?最重要的是,”他死撑,“别忘了祖国还有你幸哥这么个英俊潇洒的朋友。”
“你到底是哪个年代的人,”周知衡努力笑着,最后用力抱了他一下:“好好活着啊。”
……干嘛又说这个。
要不是他提起,沈凡幸都快忘记自己心里那个破洞了。本来有周知衡帮着堵,现在他要走了,该怎么办?
沈凡幸还想再贫两句,连半个字都说不出来。他看着周知衡过安检的背影,突然很想冲过去把他拽回来。但他只是站在原地,直到那个身影完全消失在人海中,才喃喃自语:“天杀的,连头都不回一下。”
怎么会这么突然?他根本还没准备好,再次的分别就像他们的初遇和重逢,从来不留给他反应的时间。
沈凡幸想我靠,我到底为什么要答应啊,我是上帝吗?
但是他也没自信,如果他说不要走,周知衡会不会留下。
算了,谁叫自己喜欢他呢,喜欢他,就不要让他做这么难的选择题。沈凡幸快要哭了。
最初的日子,的确就像他们想的那么“方便”。
每天雷打不动的视频通话,有时是沈凡幸这边的深夜,周知衡顶着清晨的困意听他絮叨修音都救不回来的跑调歌手;有时是周知衡在荒郊野岭好不容易找到信号,给沈凡幸看壮丽的风光或成群结队的羚羊。他们互相调侃,分享琐事,努力维持着亲近。
但时差和繁忙,是两只最贪婪的蛀虫,悄无声息地啃噬着共同的时间和闲扯的欲望。
沈凡幸越来越忙,公司签的新人需要捧,合作电话接个不停,他常常熬到凌晨,算准周知衡那边是白天,一个视频拨过去,看到对方正在颠簸的吉普车上赶往下个拍摄点,背景是呼啸的风和队友的催促声。
“喂?听得见吗?这边信号不太好……”周知衡的声音断断续续,被风吹得支离破碎。
沈凡幸这边明明寂静极了,却也忍不住提高音量,好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话语传达到彼岸:“听得见!你那边怎么样?”
“还行!刚拍到一群野牛,特别棒!就是快热死了!你呢?”
“我也还行!老样子!那你先忙!注意安全!”
“好,回头信号好了打给你!”
电话挂断,通话时长可怜兮兮。沈凡幸其实有好多话想说,新歌又被网上鉴抄团泼脏水了,好几个恶意剪辑视频播放破百万,导致他一整天没胃口吃饭,腰也痛胃也痛。好不容易盼到说话的时间,只挤出这么几句。
他才不关心非洲的野牛长得壮不壮,他只是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需要周知衡。原来这个要求,已经这么奢侈了吗?
同样的情况大致也发生在周知衡那边。他好不容易结束一段艰苦的拍摄,带着满心震撼和一堆绝佳素材,兴奋地想和沈凡幸分享,算算时间国内是凌晨三四点,只能作罢。等到第二天沈凡幸方便了,他那种喷薄而出的激动已经冷却,变得不知从何说起。
分享的内容开始脱节。沈凡幸说的圈内八卦,行业动向,周知衡逐渐陌生;周知衡讲的野外趣事,摄影术语,沈凡幸也难以完全体会。
那他们还能说点什么呢?吃了没?
无边的寂寞中,沈凡幸一直以为,至少还有那么一个角落是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的。
那个音乐平台上的私人账号,是他很多年前注册的。里面上传的,都是些零零散散甚至有些粗糙的“私货”。
有半夜失眠时用吉他胡乱弹唱的片段,有某天雨后心情莫名低落录下的旋律,还有几句一直没填完词,但觉得调子很好听的副歌。它们没流量,更没人评论,像沉在深海里的碎贝壳,只有他自己偶尔会去听听,回想写下它们时的心情。
那是他仅存的自留地,一个不需要考虑市场,口碑,抄袭争议,纯粹用来安放情绪的树洞。
所以,当朋友发来链接,问他“这个是不是你”时,沈凡幸真的感觉天塌了。那个他用了快十年,毫无特征的头像和ID,就这么被人扒了出来,挂在了舆论的火上烤。
起初只是零星的质疑:“这声音好像沈凡幸啊?”“他早期这种风格的吗?”“这是屎吗,不,这是什么?”
紧接着,嗅觉敏锐的营销号下场,开始逐个分析:“实锤!沈凡幸小号曝光,早年作品疑似抄袭XX小众歌手!”
然后,洪水便冲垮了堤坝。
他的私信和@瞬间爆炸。那些原本无人问津的歌曲下面,顷刻间涌入了上千条评论。比起简单的粉或黑,其中的恶意复杂而尖锐数倍。
“这种东西也好意思发出来?”
“听着好压抑啊,这人心理是不是有问题?”
“难怪后来写歌那么商业化,原来是本身就没灵气,只能靠套路。”
“抄袭狗装什么文艺?”
失眠变本加厉地回来了。
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像一台失控的机器,眼前反复循环播放着恶评。心脏跳得又重又快,震得胸腔发麻,手心里全是冷汗。
他知道这种状态很危险,太熟悉了,缓缓下沉的感觉,像掉进一个粘稠的泥潭,连呼吸都需要刻意用力。
最可怕的是,他开始因为“睡不着”而强烈地自责。
别人都能睡,为什么就你不行?
你怎么这么没用。
矫情什么,你就是活得太舒服了。
眼泪落进枕头里,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也许是为了无辜受害的歌,也许是为了远在天边的人。
他拿起手机,颤抖着划到周知衡的聊天界面。两天前干巴巴的“注意休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