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对话,传入了正走进厅中的裴知瑾。
他眉头一挑,来了兴趣,打量着扬言说要当崔嫣然护卫的少年,“裴府何时竟然落魄到需要一外人来当护卫?”
“裴哥哥,今夜多亏了他,若不是他,恐怕嫣儿就要遭遇不测了。”
裴知瑾抬眸看着眼前这眼眶泛红的崔嫣然,心中一颤,今夜之事定然是要查清楚的,不管是何人,竟然胆敢招惹裴府的人,就该付出相应的代价。
他的目光带着审视,直勾勾地看着季闻礼,虽然衣衫褴褛,但是目光坚定,瞧着还算可以,暂且先留着,观察看看,“嗯,也好,既然要当护卫,就该有护卫的模样,凛卫,带去收拾一番。”
“是的。”
凛卫看到季闻礼一番收拾后,被他清俊的模样惊住了,心中为自己主子敲响了警钟,这人实在太抢眼了,长的模样俊俏可人,很容易就能俘获人心。
-
一大早醒来,步出房门的崔嫣然,看到门外守着一人,迟疑很久,才反应过来,这人就是季闻礼。
清新俊逸,品貌非凡。
崔嫣然脑中想到了这两个词,婉言笑道:“原来你长得如此的好,可为何会沦落街头?”
季闻礼一愣,面上出现一丝无可奈何的神情:“世事无常,家道中落,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世事无常,家道中落,崔嫣然咀嚼着这几个字,想到自己的遭遇,苦笑道,“同是天涯沦落人,都是可怜之人。”
-
离上元节还有好几天,城中各店铺都在忙着张灯结彩,连街市上也不例外。
街市上,人潮涌动,街道两旁亦是挂上了一盏盏彩灯,酒楼茶肆里挤满了人,车流马龙,商人南来北往。
崔嫣然置办的店铺也将在上元佳节正式开业,这几日,皆是在店中忙活。
“姑娘,新制的店名牌子已经送来了,可需要挂上?”季闻礼身后跟着两个搬抬店铺牌子的人,走进店中,问道。
崔嫣然正在布置店中柜台的布料,闻言,抬眼看去,笑道:“可以挂上,记得牌子上的红布先不要摘下。”
“好的。”季闻礼回道,转身指引着搬抬牌子的两人,轻轻的把牌子挂到了店铺门上。
“玲珑宝珍”馆中,走出两人,这正是李秋瑶,和李珞。
李秋瑶抬眼,远远就看到了正在店铺中忙前忙后的崔嫣然。
想起了前几日哥哥回府后的话语。
“这女子不简单,身旁有人护着,要下手不容易。”
李秋瑶轻哼一声,她就要瞧瞧究竟又有何人一天到晚的要护着崔嫣然。
“林珞,前方似乎有家新开的店铺,不如,我们瞧瞧去。”
林珞对于李秋瑶向来都是言听计从的,点头应道:“好呀。”
在李秋瑶与林珞走进绣阁时,一旁忙指点挂牌子的季闻礼,婉言提到:“两位姑娘,店中在置办准备当中,还没正式开业,恐有招呼不周。”
“哦?”李秋瑶不屑的瞥了一眼正在柜台忙着的崔嫣然,扬声道,“怎么,掌柜这是不许顾客来瞧一瞧?”
如此大声的说话声,崔嫣然当然不可能假装听不见。
她转身看过来,唇角展露笑意,眼眸淡扫,打量着进来的这两人,面容似乎有些似曾相识。
李秋瑶着一件上好的丝绸浅水蓝色祥云衣裙,头上发髻繁杂,带着玉簪步摇,簪尖垂落细小水珠链,微微一晃如雨意连绵,衣裳布料上等,眉清目秀,清丽胜仙。
“咦,这不是之前在王府上遇见的崔姑娘吗?”李秋瑶问道。
崔嫣然迟疑的看了看,“不知姑娘是?”
“我是李秋瑶,她是林珞。”李秋瑶详做很熟悉的说着,“没想到崔姑娘,竟然会开店铺的。”
崔嫣然嘴角依然保持微笑,只是笑意并不达眼中,她那黑亮的眼眸忽然觉得眼前这人似乎很熟悉,对了,上次被掳时看到的那个晕倒的男子,面上不动声色,“李姑娘,林姑娘,虽然本店还没有开业,不过也快了,不知两位姑娘可是需要些布料,还是其他的织锦之物呢?”
“哦,不知店中的绣工是哪位名家呢?要知道,京中女子身上所穿所用之物皆是出自名家的。”李秋瑶不屑的打量店中展柜中布料。
虽说店中展示的布料不多,也有几幅简单的织锦画,但都十分常见,并没有吸引她的目光。
“店中的绣工目前就只有一人,”崔嫣然抚了抚额前发丝,徐徐道来,“那就是我自己,若是李姑娘要寻名家的,可另寻店家,小店恐不能符合您的要求。”
“既然连好的绣工也没有,又抛头露面置办店铺,这可真是不嫌事大,难道家中没人提醒,女子这般公然做商贾,可是会被婆家嫌弃的。”
说罢,李秋瑶高傲着走了出去,一旁的林珞早见过这般场面,没说什么,随着李秋瑶离去了。
“季闻礼。你可还记得上次救我时的那家院子的位置吗?”
“记得。”季闻礼停下手上的活,疑惑道。
“那再去一趟,我似乎知道是谁要害我了。”
第12章 祈福 竟敢偷表哥的玉佩
“秋瑶姐姐,刚才为何那般说她呢?”
林珞疑惑不解的问。
李秋瑶回头轻哼一声,“她就是一个不安心的,在宴席上与世子、裴大人皆不清不楚的,我就是看不惯。”
其实,李秋瑶还有话没说出口,那就是,她心里极度嫉妒,明明自己三番四次都不得世子另眼相待,为何她初来乍到就可以,不行,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属意的人被抢走。
可是,自己的哥哥也未免太无用了,竟然连掳走人这么一件小事也没办法好好完成,实在太没用了。
回想起那天晚上,哥哥竟然被揍晕倒在地上,一院子的护卫皆被对方的人打趴下,还让她安然无恙的离去,这实在太令人生气了。
在李秋瑶与林珞离开之后,季闻礼尾随在后,一路跟着。
街角不远的拐角处,一辆挂着“李府”的马车停着,等候她们。
马车上走下来一人,这人正是李东赫。
“哥哥,”李秋瑶远远就瞧见了他,“你为何会过来?”
李东赫不想说自己被家中母亲追着问何时结亲一事,而躲着出来的,苦笑着,“就过来瞧瞧李家的姑娘何时回府。”
他们两人的交谈声被身后不远处的季闻礼听个正着,而且,在看到李东赫的那一瞬间,就反应过来这人正是当日在院子里遇见的人。
这一幕遇见的画面,在回去告诉了崔嫣然后。
她并没有多大的诧异,“看来这并不是偶然,李秋瑶应当是幕后的。”
在她思索片刻后,想到了上回在王府中落水一事,李秋瑶与林珞正巧紧跟在自己身后,恐怕落水之事恐怕也与她逃脱不了干系,想着怎样方能为自己讨回这接连的过失。
-
裴府。
“准备要去大明寺里祈福了,你唤府上的人准备准备。”裴老太太倚靠在坐榻上,把要交代的事宜一一提点王氏。
裴府一般都会在上元节前去大明寺,为府上的人祈福,来年一帆风顺,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中断过。
王氏想到府上还有一人,迟疑的问:“那么崔姑娘是否需要跟去?”
“去吧,毕竟她也在府上待了一段时间,再说柳玥兮也在府上待了许久,你瞧瞧她的意思,若是想去,也一同前往,还有要向知瑾确认,是否有时间能陪同,这几日官场上的事情也多,”
“好的,我会逐一向他们确认的。”王氏迟疑了一下,想到柳玥兮的可人模样,忍不住询问,“知瑾过了年,可又长了一岁,京中如他这般年纪的,皆都成家立业了,不知他意欲如何?”
裴老太太抬眼看了一下眼前的王氏,“知瑾的事,自有他自己做主,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不得多加妄言。”
王氏迟疑着想说又不说的模样,看在她的眼里,心中了然,补充道:“我知晓你这是为了母家的柳玥兮,可姻缘这事,强求不得,一切皆看个人造化,旁人使不得。”
裴老太太饮了口茶水,缓了缓,补充道:“我瞧着柳丫头也是个贴心的人,若是当真无缘,趁着现还在京中,也可多打听打听,看看是否有属意的其他家子弟。”
她这话中的意思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了,王氏垂下眼眸,回道:“好,京中好的儿郎也有不少,回头替玥兮瞧瞧去。”
-
“什么,祖母,当真这般说?”柳玥兮诧异地问,手上使劲,捏紧了锦帕都不知道。
王氏心里何尝不想拉拢她与裴知瑾,可这事当真强求不得,如今,又一个年岁到来,可裴知瑾明知柳玥兮在府上住的意思,也都没有进一步表示,反而又无端端带了一恩师之女回府。
“凌栖阁那位又将如何?”柳玥兮心有愤愤不平,“表哥竟然公然的把她带回府上,还为她瞻前顾后的准备置办店铺,难道是要定下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