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知瑾刚走进屋里,就看到崔嫣然迎了上前,她离得近,身上还有淡淡的梨花熏香,裴知瑾想起了那天夜里,她的身子上也是有着淡淡的梨花香,不由得一时有些心猿意马,他反握住她的手,喉结不甚明显的上下滚动片刻。
瞧着满桌香气扑鼻的菜肴,的确是费了些心思。
不过,他此时更为喜欢似乎是些别的了。
本欲开口的虎狼之词,到了嘴边变成了:“好香,菜式不错,我定会好好尝尝。”
得了夸奖的崔嫣然,眉眼笑得欢喜,极开心的拉着他坐下,还逐一介绍着菜肴的名字。
瞧得出她今日的心情很是不错,只是不知是因何事,莫不是是因为今日遇见了……
裴知瑾按下不语,可嘴边说出的话也是夸赞她的
这一顿饭食用得甚是大家都欢乐。
说说笑笑,待到腹中吃饱后,天色都已经漆黑了。
自打上一回夜里的事情后,裴知瑾一则是事情繁忙,二则为顾虑她的感受,便没再宿在房里。
所以,今夜,她也以为一切照旧,待到晚些时候,她也好再仔细琢磨一下刺绣花样。
裴知瑾倚靠窗边,看着手中的书籍,没听到他说要回书房。
入夜,凉风习习,晃动了桌面的烛火。
崔嫣然今日出门一趟,感觉汗湿了里衣,瞧了眼,看到裴知瑾依旧坐在椅子上专心的看书,不便开口提及可要回书房的话,便让竹苓去添置热水,她要好好洗漱一番。
竹苓带着丫鬟往浴桶里添满了热水,热气腾腾,瞬时充盈满是净室。
想到裴知瑾还坐在外头,被热水热气熏的满脸通红的她,可不敢再像上回那般忘我的泡澡了。
快速地洗完,还让竹苓帮忙洗了头发,前前后后忙乎了快两刻钟了,没想到裴知瑾依旧还在房里。
虽然落在旁人眼里,裴知瑾在看着手上的书。
可是只有他自己知晓,耳边听到屏风后面传来的水声,他的心思早已经飘远了。
崔嫣然留意到院子里的凉风较甚,便坐在院子里,待头发一一干透。
隐约听到房里传来水声,半盏茶功夫,只见裴知瑾发丝略沾染了湿气,从净室里走了出来。
裴知瑾看着月色下的崔嫣然,心思略动,上前,接过竹苓手中的发梳。
竹苓很有眼神的看明白了,示意院里守着的人都轻步离去。
裴知瑾手拿发梳,轻轻地为她梳松发丝,夜里凉风较甚,她方才洗净的发丝,皆干了不少。
崔嫣然明显感觉到院子里静悄悄的,身后的人也不一样,回头一看,意外的看到是裴知瑾。
似乎有所知晓般,娇羞地拿过在他手上的发梳:“夫君,我来吧。”
留意到眼前这人的眸色深深,还想再问些什么的时候。
身前这人忽然猝不及防地倾身上前,堵住了她还欲继续问话的双唇。
崔嫣然的心里一跳,脑中闪过上一回,还没来得及再三思索,便被人拥抱在怀中。
丝丝密密的沐浴后的湿润气息笼罩着自己,无处可逃。
绵蜜悠长的吻,一时招架不住,彻底瘫软在他怀里。
裴知瑾一吻毕,欲。念浮动。
身边的影子换转,不知何时,她已被拥回房里。
方才更换的寝衣也被轻轻一拉,便松散落地,方才拥着她腰肢的大掌,也落在了她娇嫩的肌肤上。
月儿高挂,院落里回转着断断续续又娇弱的呜咽嘤咛,还有那没有可以收敛的喘息声。
这番一闹,便是半夜没歇。
第43章 惊艳 鸳鸯红帐
春风一夜徐徐, 昨夜被折腾了大半宿才睡下。
直至外头天蒙蒙亮,裴知瑾便起了。
值夜守着的丫鬟听闻屋里的响声,一看, 裴知瑾已经轻声关上了房门:“让厨房里备好午饭即可, 待夫人醒了再进去伺候, 莫要去扰了。”
眼底泛青的丫鬟忍了忍哈欠, 点头应道:“明白。”
临近了午时,鸳鸯红帐中的崔嫣然才睡眼朦胧的醒过来。
外头候着的丫鬟听到里头声响, 悄声走了进来,轻声问:“夫人,可是要起了?”
“嗯。”
紧接着, 屋外早已备好的洗漱热水的丫鬟提了进去。
平日里, 崔嫣然何尝试过睡得这般迟。
她才坐了起身,腰下明显的发酸,掀起身上的锦被,发现身上并不是昨夜洗澡后穿的寝衣。
想到昨夜被裴知瑾折腾得发狠了, 结束后一点都不想再动, 竟是裴知瑾帮忙更换的寝衣, 点点滴滴浮现脑海,羞红了脸, 心里头免不得骂了他一声。
暗道, 下回定不能让他这般胡乱折腾人才行。
看到屋内伺候的丫鬟是桃红,却不见竹苓, 疑惑:“今日怎么不见竹苓?”
丫鬟桃红边用梨花头油轻抹发髻,边柔声道:“竹苓姐姐家里来人说有要事,请了两日假,回家一趟。”
崔嫣然示意桃红在匣子里挑了个珍珠发簪, 点缀在发髻上,增添了许多风姿。
待一切收拾得当后,都已经临近午饭时间了。
前院里来人递了一句话,要去前院里与裴老太太她们一块用午饭。
上一回因着林玥兮的事情,稍停了好几日,几乎都是各自在院子里吃饭的,不知为何今日又有什么事情。
-
午饭后,大家陪着裴老太太说话,王夫人、林姨娘竟难得一番和气的模样说说笑笑。
管家刘娘子走了进来,依着王夫人耳边说了些话。
王夫人抬眼瞧了一下崔嫣然,道:“有什么事你不用这般小声的说,这儿又没有外人。”
刘娘子迟疑片刻:“宁国府递帖子,说办暮春诗会,邀请……少夫人去赴宴。”
“宁国府?”王夫人眉头一皱。
林姨娘扫了一下柔顺的崔嫣然:“仅仅她一人?”
刘娘子把手上的漆金红帖递给王夫人,上面写得很清楚,仅有崔嫣然一人的名字。
崔嫣然压下心底的疑惑,由着她们打量自己:“可是府里递帖子的人没说清楚,我与宁国府并不是很熟悉,这怎么会突然邀请我呢?”
“若是府上置办宴席,邀请应该是当家主母才对吧。”林姨娘冷讽道。
“递贴子的人说了一句话,府上的听闻少夫人手上刺绣功夫一绝,恰好府里要办暮春诗会,邀请过府一聚,便于请教一番。”刘娘子解释道。
原来是为了崔嫣然的刺绣,莫说宁国府了,就连王夫人也有所耳闻,近日从京中相熟的夫人姐妹口中得知,近来京中的衣裳有了新花样,传闻是出自崔嫣然之手,不由得重新打量她。
崔嫣然一直只是笑眯眯看着,听到这话,道:“我略懂些刺绣,承蒙大家看得起,看中了几个刺绣花样罢了。”
林姨娘拉着崔嫣然的手,夸道:“旁人的我不知,但我前日去铺子里打算做衣裳的时候,掌柜的和我提到,京中近来流出新式刺绣花样,连宫里贵人的衣裳也纷纷裁制,下回做衣裳时,我也要你帮我掌掌眼。”
裴老太太:“既然宁国府下了帖子,你也莫要推脱,礼应做好赴宴的准备。”
崔嫣然笑着应承。
王夫人又笑:“暮春诗会,到时应该也有不少夫人也会赴宴,嫣然你也可有时间好好与她们相识一番。”
但是暗里她还留了句话没说出来,这宴席说好听点是暮春诗会,邀请各府夫人娘子一聚,但皆是心知肚明,为的是年轻男女相看,她一个妇道人家,又没有适龄的女子,这般去赴宴,莫不要又牵扯些不三不四的事情。
得知了两日后的宁国府暮春诗会,崔嫣然便想到她的店铺里的布料应该上些新式花样,这两日要添置新衣裳的女子定会不少。
店里的事情如今都已经全由婉娘跟着,她之前也递了话过来,说新制的花样深受夫人女子欢迎,特别是上两回与官署工坊类似的花样刺绣,皆一抢而空,看来得拿些新的刺绣过去才行。
紧赶慢赶,临近上灯了,崔嫣然才绣完最后一针,收了针线,让桃红把绣好的料子装好,套了马车,往店铺里去。
崔嫣然这边的马车刚刚出了乌衣巷后,紧接着裴知瑾的马车也恰好从另一处回来。
两人恰好错过了。
夜幕降临,京中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整条街上挂起灯笼,亮如白昼,街上依旧热闹非凡,只不过今夜更加。
正是城中最繁华的东街市,街道前头拥挤了很多人,还有长长的火舞龙,人头涌动,马车根本挤不进去。
崔嫣然的马车也被堵在了街口,没法继续向前行驶。
车夫为难道:“街上人太多了,根本没有路可行驶马车进去。”
崔嫣然掀起车帘,看向前方灯火热闹处,笑道:“难得遇上这般热闹的景象,我们走过去吧,正好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