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么,顾医生都说了,这在京都和上沪有个洋气的称呼,叫药膳!那都是好东西,都是精华。”
“是是是,我吃!我妈那么用心做的,我可爱吃了~”
“你这孩子……”
楚明舟每晚都会陪自家小媳妇一会儿,跟她聊聊日常,也打发打发心里的想念。
他今天带回来的消息,让林安安都跟着心惊!
“总共有三千七百斤粮票,够一个连队吃半年的。”
“那么多?这……哪来的啊?”
林安安今天也就听林母提了一嘴,只说搜出了钱跟票,没想到那么多!
这数量有些骇人了。
“陈风在边疆的时候是个营长吧?陈雷不过是个副营长……”
“嗯,具体怎么回事,军部已经深入调查了。”
林安安古怪地看了楚明舟一眼。
楚明舟是瞬间就晓得她在想什么,抬手在她下巴捏了捏,“别乱想。”
“我没乱想。”
楚明舟嘴角微微上扬,“我每个月的工资和份额你都清楚。”
林安安轻嗯了一声,抬手也在他下巴捏了捏,“我一直觉得你们当兵的都穷,没想到那么能捞好处。”
“没有的事,这陈雷是个例外。”
“知道了,知道了。”
“真的。”
“对了,组织对石三妹是怎么安排的?她流产也没几天,身子都没养好,身边还跟着个孩子,怕是不容易……”
楚明舟微皱了皱眉,“她暂时住在卫生连,组织会给足她养身体的时间,等她康复后,陈雷这事估计也判了。
至于她后续的安排,我不是很清楚,你要是担心,我就去打听打听。”
林安安点点头,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她有心关照,可在这节骨眼上也不敢乱好心,毕竟文化大革命还没结束,石三妹的成分摆在那,除非组织安排,不然介绍去哪里都是个麻烦。
“明舟,泡脚水熬好了。”
“来了。”
林母现在每晚会根据老方子给林安安熬泡脚水,起初还是她自己端的,现在这活已经被楚明舟抢了。
楚明舟端着泡脚桶进屋时,浓浓的药草味瞬间散开。
林安安挪到了炕边。
“水温差不多,你先试试。”
他蹲下身,替林安安脱了袜子。
林安安用脚尖点了点,“还是有点烫。”
“妈说月子里就得稍微热点。”
楚明舟拿手把她脚裹住,轻轻放进水里,热水瞬间漫过脚踝。
林安安望着他低头的侧脸,灯光在他鼻梁投下阴影,明明是如刀锋雕琢的硬朗五官,此刻却泛着无限的柔情。
感受着热水顺着小腿往上涌,以及他恰到好处的揉捏。
指腹按过足三里穴位时,林安安舒服地眯起眼,“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都觉得自己快被你们养好了。”
“嗯,要快点好起来。”
第439章笔尖铸军魂
林父去了沐河五天,回到军区大院时,明显心情很好。
“我这都谈妥了,这两天再跟军区农场确认确认,也该回去了。”
林子淮这几天也是埋头做事,等提前把自己手头上的事做完,才向团里批了三天假。
林子淮毕竟年纪不大,对父母的眷恋感比林安安要重很多。
这不,以前最不耐烦的农活,现在也不嫌弃了,一个劲跟在林父身边往军区农场跑。
这一跟,也不知道给他打通了哪条任督二脉,居然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名曲《父亲》。
当林安安拿到这首歌时都愣了愣!
轻柔的曲调里藏着无尽眷恋,和这个时代的热烈背道而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歌词简单,却酝酿着一个父亲的一生……
“你这曲子……”林安安摸着歌谱上的铅笔痕,居然有些语塞。
林子淮笑着撸了把头发,“很差吗?姐你认真看看。”
林安安摇摇头,“不差,很好听,像抒情派的民谣。”
“啊?”
“你把主歌部分唱给我听听。”
“好嘞。”
林子淮习惯性摸了摸自己身边,发现没带乐器,索性拿起笔在炕桌上轻轻敲击。
“时光匆匆流走我也渐渐在长大
他的身躯不再像从前那般挺拔
岁月悄悄爬上他的鬓角和脸颊
那双手也变得粗糙布满了伤疤
每次我要远行他眼中藏着泪花
却还笑着叮嘱在外照顾好自己啊
我在远方拼搏他在故乡把我牵挂
这份爱如春风温暖每个冬夏……”
“时光啊时光,能否走得缓慢,别让他的脊背,被岁月轻易压弯。我愿用所有,换他青春回转,他是我心中,永远屹立的山……”
是对父亲老去的不舍,父亲如山般的形象,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有了弯曲的痕迹,可在孩子心中,他永远是那座可以依靠、巍峨不倒的山。
最后一个曲调落下,林安安忙鼓起掌,“很好听。”
林子淮眼睛亮了,“真的吗?”
“真的好听,不用改了。”
“太好了!”
林子淮特别高兴,高兴姐姐对自己的认可,更高兴自己给爸写的歌成了。
林父就坐在屋门口的小马扎上,正伸手逗狗子玩,脸上的笑意却怎么都藏不住。
“林老师。”大门被人敲响。
刘编辑正好在这时候上门了。
他这次上门的动静可不小,身后跟了五六个人,手上还拿着面锦旗,锦旗上还绑着红花。
刘编辑晓得林安安在坐月子,但事出紧急,他得第一时间把事情敲定了。
“刘编辑?快请进。”
门是林母开的,听到那么大动静,林安安也立马穿上外套出来了。
“恭喜林老师,贺喜林老师!《脊骨》被省文化厅选中,成为本年度最具影响力书籍。”
“省报最新专栏‘笔尖上的军功章’也已经确认了名额,您是第一位受邀采访的名人作家。”
“呀~”林母都被吓到了,忙把身上的围裙解了,有些手忙脚乱地把人往正厅里迎,“快进来坐!”
不过林母也很会来事,见有不少邻居凑门口看热闹,她也不关大门,大大方方让人看着,还请人进院子里看。
这造势的风气,她倒是向林安安学了个十足十。
“这……这可太突然了!”
这事刘编辑早就跟林安安提过,可事实摆到眼前时,还是让她感到突然。
刘编辑展开锦旗的刹那,红绸上“笔尖铸军魂”五个烫金大字晃得众人眯起了眼。
“嘶~”一阵抽气声响起。
这可是省文化厅发的锦旗,这题字……可太有分量了!
接着,刘编辑又展开获奖证书。
证书边缘烫着金边,《脊骨》的书名被红绸包裹着。
“省文化厅表示,您的觉悟值得所有人学习,您这不光是为无声战士们发声,更是勇敢地记录了血泪历史,开创了新写实派的先河。
《脊骨》里,战士用弹壳换红糖的细节,被选入了中小学爱国主义教材,恭喜林老师!”
“这……”
刘编辑把东西交给林安安,还朝她使了个眼色,“省文化厅已经与西北军区取得联系,后天,军区会配合省报记者采访,说说《脊骨》里提到的诸多细节,无声英雄们为国、为人民奉献的细节!”
林安安握着锦旗的手紧了紧。
她这是替那群可爱的人争取到了机会?
是!是展现军人风采的机会啊!
“谢谢你们。”
“不不不,是我们该谢谢你们!”
林母在一旁握着林父的手,都给人把手心掐红了。
林父也激动呐!想掐回去又不敢……
他这是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子女成长的模样。
激动!
还有点想哭!
刘编辑这趟是带着任务来的,来不及跟林安安话家常,他还得去部队里做交接。
“你们慢走,谢谢啊!”
他前脚走,军区宣传部的后脚就到了。
楚明舟是跟着宣传部部长一起回来的。
林安安正在坐月子,目前不管什么事,在他眼里都得往后推推,自家小媳妇的身体最要紧。
其实不用他担心,林安安都已经安排好了。
她拉着林子淮说了好几个重点,让他替自己跟宣传部的沟通。
养身子是一点,让林子淮露脸是另一点。
林子淮现在也算有经验了,他倒没想那么深,只觉得姐姐那么厉害,自己脸上特有光。
“乔部长。”
“小林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来的是宣传部的乔廷乔部长,他跟林子淮打过交道,为人相当和善,且说话很有技巧。
乔部长一一跟人打过招呼,还朝林父林母敬了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