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_棠元【完结+番外】(346)

  “叔,您信不信,以后的华国会特别好。山是山,水是水,有高楼林宇,有车水马龙,孩子们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人人懂法守法,国强家富!强大到不容他国轻视,没有战争......”

  老警卫员愣了愣!

  他看着林安安的眼睛闪了闪,“我信!但也有些不敢信。”

  林安安的声音轻得像风,却带着千钧之力,“您要信!从长征到抗美援朝,从荆江分洪到抗震救灾,你们这些先辈把‘责任’二字刻进了骨头里,给我们铺出了康庄大道,怎么能不好呢?”

  老警卫员沉吟了很久,似在想象林安安所描述的盛景。

  “一九四九年建国那天,我在天安门广场当卫兵,看着主席同志按动升旗按钮,宣布新华国成立。当时我心里就想啊,我这辈子就算是爬,都得把这担子挑起来,要让后人过上好日子。”

  一老一少在夕阳下聊着,谈谈过往、聊聊畅想、说说各中期盼。

  “安安。”楚明舟从指挥部的营帐里出来了。

  老警卫员见里边要结束了,站起身,理了理身上的军装,就准备去接郑军长。

  楚明舟拦下他,跟他低语了几句。

  林安安看着两人站在一起,两代军人的身影在夕阳下重叠,忽然觉得所谓的“先辈付出”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是无数枪炮下义无反顾的血肉之躯,是阴霾岁月里众志成城的心,更是无数人在苦难中依然愿意相信“明天会更好”的那份勇气。

  “安安,走,去吃饭。”

  “来了。”

  晚餐吃得很简单,一人得了一碗清汤面。

  “安安,我们得在这边呆两天,到时候我们就回去。”

  “好。”

  “这两天我会比较忙。”

  “你忙你的,不用管我,到时候我就自己转转。”

  楚明舟不是很认可,也有些担心,“局势算是稳住了,但外边很乱,你尽量别乱走。”

  “你放心吧,我肯定不乱走。我不是想开一本新书么,我想看看真实的唐市。”

  “一会儿我去找顾砚,让他跟着你去。”

  林安安微挑了挑眉。

  这人以前一口一个顾医生,这会儿怎么变顾砚了。

  “砚哥可不是来给我做小跟班的,作为西北军区总医院的代表,他也有他的任务。”

  楚明舟微皱了皱眉,“他就是来给你看病的,没有任务。”

  “嗯?”

  第485章汇聚成曙光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楚明舟就出去了,没一会儿,顾砚就出现在了帐篷外等着。

  林安安也没拖拉,随意洗漱了一下,就穿戴整齐出来。

  “砚哥,早。”

  “早。”

  “吃早餐了吗?”

  顾砚扬了扬自己手上的两个饭盒,“进去吧,先吃早餐,我再给你看看病情。”

  “好嘞。”

  饭盒里摆着四个馒头,两人就着水就吃了。

  “昨晚咳嗽次数减少了吗?”

  顾砚不紧不慢,也不着急走,拿出听诊器开始给林安安做检查,动作熟练而专注。

  “好多了,就是凌晨被余震惊醒时咳了几声。”

  林安安看着他认真记录的侧脸,忽然想起楚明舟昨晚的话:“他就是来给你看病的,没有任务”,忍不住想笑。

  谁那么大个专家主任闲得,跑那么大老远来给自己看病?

  楚明舟也太霸道了。

  顾砚收起听诊器,点点头,“没多大问题,按时吃药就行。楚团长让我陪你走走,他说你想收集些素材。”

  “嗯,这次事件太大了,我就想实地多看看。另外,我还想献出一份爱心,多了解些,心里也有底。”

  两人沿着临时开辟的土路往外走,晨光熹微,给断壁残垣镀上一层冷清的银边。

  路边的瓦砾堆上,不知谁用粉笔写了句“加油”,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底下还压着块小石头。

  走出一段距离,顾砚停下脚步,指向不远处的帐篷群,“那是‘妈妈帐篷’,里面全是带着孩子的妇女同志。”

  帐篷外,几个妇女正围着一口行军锅煮粥,沿上坐着个光屁股的娃娃,手里抓着半块馒头,眼睛却盯着锅里的米粒。

  林安安走近些,听见一个妇女低声说:“昨天张嫂把最后一点奶粉给了李家的早产儿,自己孩子只能喝米汤……”

  另一个妇女接话:“别说了,现在谁都不容易,有口米汤都算好的了。”

  她们的声音很轻,却像针一样扎进林安安心里。

  “这里的人很团结,他们都自发把最后一口吃的留给更需要的人。”

  林安安轻嗯了一声,眸底带着不忍。

  “听说前天有个老汉,把政府发的救济粮全送来了‘妈妈帐篷’,自己去挖野菜吃,结果食物中毒,现在还在医疗点躺着。”

  两人沉默着往前走,路过一处废墟时,看见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跪在地上,用小铲子仔细清理着瓦砾,她面前摆着个小土堆,上面插着几根树枝,像是座简易的墓碑。

  “小朋友,你在做什么?”林安安轻声问。

  小姑娘抬起头,脸上满是灰尘,“这是我家的小狗,地震时被压在下面了。”她指了指土堆旁的一块破布,“这是它的窝。”说完,又低下头继续铲土,小脸上写满了认真。

  顾砚蹲下身,帮她把歪了的树枝扶直:“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胡小花,我爸爸是消防员,他说做事要善始善终。”

  小姑娘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定。

  林安安看着她小小的身影,忽然想起老警卫员说的“责任”——这或许就是刻在骨子里的传承,哪怕身处废墟,也不忘对生命的尊重。

  “砚哥,你看那边。”

  林安安指向一个空旷处,一群战士正围着个老人说着什么。

  老人坐在断壁上,手里拿着个搪瓷缸子,缸子上刻着“1950”的字样。

  顾砚眸底带上一丝温度,声音也更轻柔了两分,“那位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老人家闲不住,就趁早饭的时候来给战士们讲战场故事。”

  “是为了给大家打气?”

  “嗯。”

  两人走近时,正听见老人说:“……上甘岭战役时,我们七天没喝到水,就舔石头上的露水。现在唐市有水喝,有饭吃,这就有希望!”

  战士们听得眼眶发红,一个年轻士兵忽然站起来:“大爷,等唐市建好了,我带您去看水电站!”

  老人哈哈大笑,拍着大腿,“那感情好啊!”

  林安安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

  顾砚站在一旁,只静静看着她专注的侧脸。

  “安安,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希望的。”

  “嗯?”

  这时,一阵清脆的歌声传来,几个孩子牵着一个盲眼的老奶奶走来。

  老奶奶手里拄着拐杖,另一只手被孩子们牵着。

  “这是王奶奶,地震时三个儿子都没救出来,她自己的眼睛是为救孙子受伤的。”

  顾砚指了指老奶奶身边那最瘦小的孩子,“那就是他孙子,其余孩子都是自发来的,现在每天都轮流带她散步,给她唱歌,希望奶奶振作起来。”

  林安安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明明他自己也很难过吧……

  她忽然明白所谓的军民一心,从来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是战士用身体堵管涌时的决绝,是百姓把最后一口粮送给更需要的人时的坦然,更是受伤众人互帮互助的善意。

  “砚哥,我们去那边看看。”

  “嗯。”

  “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你们在忙的时候……我没什么事,就随便逛逛。”

  听他这么说,林安安倒是真有些诧异。

  合着顾砚真只是来给自己看病的?

  如果他是代表西北军区总医院来的,不可能那么闲。

  顾砚看着远处正在加固堤坝的战士们,看着废墟上飘扬的红旗,认真地说:“安安,把想写的都好好写下来吧。”

  “当然,我肯定会好好写的。”

  风从废墟上吹过,带着清水的湿气和泥土的味道。

  阳光下,战士们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的歌声、老奶奶失色的双眼,与远处正在施工的重建工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却充满希望的画面。

  林安安握紧了笔记本,觉得每一页纸都沉甸甸的,那上面不仅记录着苦难,更记录着在苦难中闪闪发光的人性光辉。

  而她知道,这些光芒,终将汇聚成照亮未来的“曙光”。

  第486章接机的小红花

  楚明舟本身说两天后走的,最后却只有林安安跟顾砚被送走了,他还要留下来一段时间,跟郑军长一起做好收尾工作。

  “丫头,你先回去,唐市还有余震,你呆着不安全。最多一周,明舟这小子就还给你。”郑军长嘴角含着笑,给两人特地安排了车,送去京都机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 女配文 甜宠文 先婚后爱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