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汝相识,转眼已是七载,提笔欲言,不知如何启齿,恐伤汝心,复恐笺纸难尽吾情。
犹记吾方入书院,与汝初见于食斋,汝甚挑食,盘中珍馐多为汝所捡弃。彼时吾意,此人必膏粱之子,未识人间疾苦也,闻汝姓名,果为帝师青葙居士之后。
汝似未尝屈居于人下,好胜之心,吾生平仅见。课试初败,夜半寻吾,实属不易,与吾暗中角力,更是趣事一桩。
及汝于云溪寺袒露心事,吾方知对汝昔日之见甚浅。汝非寻常膏粱之子,亦有慷慨壮志,亦有困厄难言。后与汝七夕论民生,汝之见解亦令吾折服。汝之才华、汝之赤诚,琢就汝之独一无二。
汝曾言吾有别于常人,汝对吾而言,又何尝不然?汝似风焉,悄入吾心之幽谷。
吾甚爱汝,然心知吾与汝之间,阻隔万千,殊难如愿。吾曾言,愿与汝共行一程,今吾路已断,惟请汝谅,仅与汝共行至此。
吾跋涉万里,赴此落木萧萧,方知己身之微渺。世之洪流,不因一人而止。吾之所为,纵使徒劳,亦如飞蛾投火,惟愿添人世一缕光亮。
吾心不悔,汝亦勿为吾悲。吾仍心怀希望,愿汝携壮志,行之愈远,代吾见山河无恙、百姓安康。
承平十九年十月廿六,青筠,手书。”
陆居澜看完了这封信,捏着信纸的手指节泛白,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慌笼罩了他,他心如刀绞,立刻便要冲出去。
霍澄一把拦住了他。
“老陆,你这是要去哪?信上都写的什么?”
“这是绝笔信!明澈,我决不能失去她,我必须见她!”
-
自从上次对峙过后,顾青筠以为自己惹怒了皇帝,很快就会被处置,可没多久,她就听闻了皇帝突然病重的消息。从霍贵妃日日以泪洗面的状态里可以看出,这场突如其来的重病恐怕相当严重。
就在皇帝病重卧床时,太后派来的人将她强行带走了。那个浸淫权势多年的女人,面相不怒自威,比年轻的皇帝更有气势。
回想起第一次交谈,太后便试探她以为前朝的上官氏如何,想效仿女皇的用意不言而喻。那一刻她才明白,她的处境有多可笑。
在手握权势的人眼中,她并非一个完整的人,而是承载着才华、美色、欲望等诸多意象的一件工具。权势解构了她。就像贪污的官员看待百姓一样,人非为人,而为行走的鱼肉。
晚渔先生最后赠与她的那句话,彼时不解其意,现在忽然浮现脑海,却是豁然开朗了。
君子不器。不做为他人所利用的工具。
经历过新政那场腥风血雨的李晚渔,早就看透了朝堂的权势如何倾轧于人。谁人在意民生?谁人在意草芥般的性命?新政不是新政,是先帝稳固江山的工具,是各方人马争权夺利的工具。
而今,她也成了一件工具。
她被安置在一处太后寝宫的一处偏殿之中。
霍贵妃在皇后的带领下来见过她一次,她唯恐时日无多,写了两封书信暗中托贵妃带了出去,一封给赵知行,是告知慕家弟弟的埋骨之处,一封给陆云程,则是告别。
窗外阴雨连绵,四四方方的天地,好像和十七岁那年没有什么区别。她从一个牢笼,逃到了另一个牢笼之中,只是这次,她恐怕再也逃不出去了。
天色慢慢暗下来,夜深之时,她忽然听见外面似乎有些动静,嘈杂的脚步声、兵戈相交的声音。
监视她的那几名宫婢也纷纷跑了出去,她被锁在里面,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及至天亮时分,动乱渐渐平息,晨曦的光亮充盈整个房间。
突然一阵纷乱的脚步闯了进来,房门被人一脚踹开。
“无晦!”
顾青筠面色震惊,她没想到霍澄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明澈,发生什么事了?”
霍澄看见她女装的样子,实在是愣神了好一会,想起先前自己还拿她当兄弟,做过一些不得体的事,面色也有些不自在,一时结巴起来。
“宫、宫变……”
在霍澄的解释下,顾青筠才知道自己被囚禁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皇帝病重,自导了一出刺杀的戏和太后夺权。她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和霍澄刚走出没多久,她就看见了一个人遥遥等候在宫门处。
那一眼的心跳仿佛并不属于自己,她怔怔地停下脚步,眼看着他向自己奔来。
陆居澜毫不顾忌地将她紧紧拥在怀里。
“你怎么舍得丢下我?怎么舍得写下那封信?”
顾青筠抬手,轻轻回抱着他。
“我以为自己死定了,再不写就来不及了。”
陆居澜委屈道:“还写我挑食,写我好胜,我都不知道原来我一开始在你心里是这般形象。”
“都是实话。”
霍澄看不下去了,赶他道:“好了快回去吧,我真是受不了你了,和知行一个样。”
顾青筠就这样恢复了自由身。
宫变不久,皇帝驾崩,遗诏立皇后之子为新帝,霍朗为宰相辅佐。国丧之后,已身为太后掌摄政之权的范素尘下了一道圣旨,特封顾青筠为御前待诏。
她以女子之身再次进宫受封,领着圣旨从殿门出来时,几只麻雀突然从她身边飞过。
拍动翅膀的声音抓住了她的视线,她追随着麻雀腾飞的身影,一直往上,望到澄澈蓝天。天边冉冉升起一团旭日,一只苍鹰在高空盘旋。
无论历经多少战乱和灾荒,这片土地依旧存在,被毁灭的不是世界,而是人。
可当黑夜降临,总有人燃尽此身,燃起黑暗里的第一束火光,指引人们走向晨曦。
历史永远在向前,她虽见不到理想中和平安定的后世,却仍愿坚信那一天的到来。
她的名字会在墓碑上模糊,她的事迹会在纸张里腐朽,但她的枯骨,会成为垒筑后世的一块砖石。
也许待新帝长大,她的下场会再度走向一个轮回,但她仍不后悔接下这份诏书。
对她而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或失去什么,而在于经历了什么。
她会义无反顾地奔向明天。
(全文完)
【作者有话说】
到这里就暂时结束啦,真的很感谢愿意追到这里的读者们,后面写得不尽如人意,写得自己也实在羞愧,修文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还有,请宝子们单开一楼评论啊,不然我发不出去[笑哭])
无论经历多少风霜雨雪,祝愿你们也有奔向明天的勇气,永远怀有对生活的热爱,遇见很多很好的人,遇见一个比昨天更加坚韧的自己[加油]
下本想写一个和阿筠性格截然相反的女主,书名《万妖来朝》,在这里带一下预收,感兴趣的话可戳专栏查看,爱你们[撒花]
107
第107章 番外一
◎再亲一下◎
雪是当午开始下的,到天光将散时仍簌簌未歇。
屋顶的青瓦染成了白色,院里光秃秃枝丫挂满积雪,好似开了一树琼花,风过时,雪片儿打着旋慢悠悠地飘下来,落进地面纯白的雪毯之中,像极了花落。院角的水缸早已结冰,院角的柴垛蒙了一层布,免得被雪水沾湿。
课室里传来的读书声也似絮雪一般轻,在寒冷的冬天里打着抖。男孩女孩们各自一边坐在这门窗紧闭的课室里,有的昏昏欲睡,有的搓手搓耳不停哈气,有的举着书本将头埋进书里,有的正襟危坐目光炯炯盯着诗文。
快睡着的那个男孩子,头往旁边一歪,眼看就要栽在地上,从旁经过的先生飞快弯腰,伸出一只手托住男孩的脑袋。
那只手纤细素净,指节带有薄茧,不比男子宽厚,却也足够坚韧有力。
“陈小牛,想吃地上的板砖了?”
温润的女声在头顶响起,这名被叫作陈小牛的男孩迷迷糊糊睁开眼。
“顾先生,散学吃饭了吗?”
整个学堂的孩子一齐放声大笑。
顾青筠将他的头托上去,回身看了眼台上的香,已烧至末尾了。
“今日就到这里吧。”
孩子们欢呼雀跃,各自收拾书本起身。
“不知道今晚宋媪会做什么菜?”
“上回那个烧肉好好吃,可惜就只能吃两块。”
顾青筠忍俊不禁道:“快过年了,局里会多做些好吃的。”
“顾先生,你什么时候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吃饭?”
“顾先生又不常来,肯定是要回家的啊。”
陈小牛得意道:“我赌一块肉,那个官人今天又要来找顾先生了。”
顾青筠一卷书敲在他头上,轻声斥道:“书不爱读,老学些不正经的,都快些走吧,当心我下次来不给你们带糖人了。”
“别给陈小牛带,给我们带。”
“先生,要不下次带糖葫芦吧。”
顾青筠走到门边拉开半边房门,风雪猛然扑进这间温馨的课室:“好,带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