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诏书中还包括三十条皇帝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举行大赦等。同时,设立专门为皇太子服务的詹事府衙门,并为其配备官员。
授保成的外祖父赫舍里·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罔替。
虽然朝堂内外早就知道,然而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时,众人心中才确切的有了些许实感。
听闻送给太子的赏赐一波接一波,后宫嫔妃也一一送上了贺礼,其中不乏珍贵之物,想来也有她们背后的家族出力。
按理说,这会儿乌玛禄该去找自己的玛法额参。
她虽不是原主,但顶了原主的身体,自然得认下原主的阿玛额娘。
奈何这几日宫中大事,不必私下行走,她也就绝了这样的心思。打算过几日再去。
快要过年,越发热闹。
乌玛禄是个性子淡的人,也不爱凑热闹,偶尔也就替马佳荣荣或是陈佳怡值一值班。
屋里冷,她索性在奉茶所后屋睡了一会儿,就起来烤火了。
小孟公公送来了两匹布和一些零碎的东西,里间还有件厚对襟小袄。
小孟公公道:“皇上怕姑姑冷着,过年忙,怕到时候轻忽了姑姑,叫我给姑姑送来。”
“谢主子恩典。”
乌玛禄本本分分的接过,然后从送来的银子里,塞了十两给小孟公公。
小孟公公道:“这可使不得,姑姑。”
乌玛禄笑道:“这么冷的天,你走一趟,请你喝口茶怎么了。”
小孟公公也就不再推辞了,笑了起来:“那就谢过姑姑了。”
乌玛禄站在门口见他离开,呼了一口白气,摇头笑了起来,慢悠悠的回去烤火。
这怪冷的天,她可不爱动。
小孟公公回去后,梁九功问了一句,得知乌玛禄的反应,微微有些叹息。
如此不会为自己争,也怪不得皇上虽喜爱她,到现在却连个位分都没给。
他转身进去,向康熙叙道:“乌雅姑娘很是高兴的接过。”
康熙闻言大笑:“你这奴才又在说些话哄我了。以她的性格,也不过是老老实实的接过。”
梁九功垂头丧气:“瞒不过主子,乌雅姑娘的确是这样。”
康熙笑着,不再计较。
梁九功站在一旁伺候。
眼见着快过年,乌玛禄抱着东西去御膳房找额参。
第22章
要准备年夜饭的额参忙到不行,听到乌玛禄来找他,让别人替上,擦干手出来。
他看见乌玛禄,神色柔和几分:“前几日让她们给你带的糕点,你爱吃吗,到时候我抽空多给你送些。”
乌玛禄将手上的包裹塞给他。
额参看了一眼:“这么多,你……”
“皇上赏我的,我又用不着,合计给玛法送来。到时候家中弟弟和妹妹的嫁妆彩礼,再攒一攒也就有了。”
额参心中酸楚:“你是个好孩子,是家里对不住你。”
额参将东西放到乌玛禄手里。
他拍了拍乌玛禄的肩:“你自己留着吧,家里面身份低,帮不上你的忙。还是要拿银子开路。”
额参低声道:“你嫲嫲和你阿玛额娘知道你在宫中过得好,他们才放心不少。你要好好保重身体。”
“我知道。”乌玛禄将包裹推了回去,道,“我不能在家中尽孝,也就只能给这些东西了,玛法要是不收,我心里也不安。”
额参最后还是收下了,提出个食盒给她。
他宽厚的笑着:“这是做毁了的,上不了席,我先留下来,本打算带回家,你来了,你就带走吧。”
“你要好好休息,好好保重身体,莫要惹主子生气。”
乌玛禄看着他,微微点头:“好。”
乌玛禄提着食盒回去。
或许她是在为额参他们找借口吧。
可她想,额参一家在京中属实地位不显,对他们这样的小官来说,把女儿送进宫中,已经是个很好的出路了。
万一,被哪个贵人主子看中,再说一两句好话,家族中的日子要好过许多。
就像她现在一样,皇上赏她的一些东西,她用不上,她便可以让额参带回家去,帮衬一下弟弟妹妹。
这事也说不上好或不好,只是有几分荒凉。
谁叫这个年代,大家都没有什么好法子呢。
她笑着。
不再为这件事心怀芥蒂。
她也好,还是原主也好,最初定然是为这个事而心有芥蒂的。
她在后世见过《红楼梦》中写着,元春回家,尚且要抱怨一句,爹娘将她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元春一个做娘娘的,都会说出这样的话。何况是她们这样被送进宫做宫女的呢?
可在那一瞬间,她全然的放下了。
可以说是自我安慰,也可以说是自欺欺人。额参也不过是选了一个最好的法子而已。
她脚步轻快的回到奉茶所,同马佳荣荣、陈佳怡吃上一顿。
也许是因着她一直留在奉茶所,陈佳怡对她只有几分愧疚,不再像最初她承恩时的惶恐。
几人的相处好过许多。
过年时,她们虽然不必伺候在主子身边,奉茶所却一定要开着,以备不时之需。
过完年没多久,听闻宫里进了几个八旗秀女。
马佳荣荣打探完消息,回来给她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