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_池陌【完结】(97)

  孟老太攒了一包桃酥和一把糖,存在柜子里打算等她小孙子回来吃。

  日头炙烤着田里干农活的人,这一场夏收下来,每个人都累得直不起腰,却没一个抱怨的。

  大家都想早点把火干完,公粮交上去,了了这幢心事。

  夏收刚忙完,孟华就回来了,和去年一样提前发了传真回来,孟大国就骑车去火车站接他了。

  孟华饿了几天,在火车上又不能洗澡,人挤人那味儿可想而知,他下车前还特地整理了衣着,却依旧跟难民似的。

  回家后他就指明要吃面,还好焦蕙兰早就准备了他爱吃的肥肠面。

  焦蕙兰做的肥肠没有一点异味,非常香软可口,面条筋道爽滑,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孟华饿得不轻,拿起筷子就吸溜起来。

  虽说他不是特别钟爱面条,可每次回家都要吃顿面,这心里还是很舒坦的。

  吃碗面他就发现有点不对劲。

  “程素怎么在这?”孟华问。

  甄臻把村里知青宿舍倒塌的事告诉了他。

  村里不是不想重修宿舍,可是重修就需要花钱,坝头村饭都吃不饱,哪会花这种冤枉钱?

  孟华虽说喜欢程素,可他也看得出程素从没喜欢过自己,用他娘的话来说,他已经是见过世面的孟华了,他有自己的宏图大志,如何会因为一个女人乱了心神?

  他冲程素点点头,程素也冲他笑了笑。

  “孟华哥。”程素道。

  孟华颔首,“听我娘说你学习上进步很大,有不懂的题目可以问我。”

  程素也有这个意思,便欣然答应了。

  甄臻很满意孟华得体的表现。

  她不喜欢恋爱脑,男人女人都一样,恋爱脑让人脑壳疼,还好孟华是个聪明人,没有越陷越深。

  孟华这次回来变化是很大的,甄臻寻思着他在学校没少偷偷赚钱,否则也不能变得这么从容。

  孟华这次也给家里带了礼物,两个嫂子是丝巾,哥哥们是男式衬衫,送给他娘是一块和田玉的佛像挂坠。

  和田玉的玉质是最舒服的,饶是甄臻不专业,也看得出这玉是极好的,虽说这年头玉不值钱,可要收到这么好的一块玉,请雕工精良的师父雕琢成佛像,肯定费了不少心思。

  陶爱红撇撇嘴,本来觉得丝巾不错了,瞥了眼她婆婆的玉佛,就觉得自己这礼物实在不算什么。

  这小叔子也够孝顺的,去年送手表,今年送玉佛,就没见过儿子长大后对娘这么孝顺的。

  第54章

  孟华送完后就眼巴巴盯着他娘, 甄臻自然知道他那点小心思,捏着玉佛问:

  “男戴观音女戴佛,这玉一看就是个好东西, 雕工也传神,你这傻孩子, 花了不少钱吧?”

  孟华就等着他娘问呢,下巴都抬高了些许, 语气那叫一个不以为然:

  “也没多少, 就一两百块吧!”

  这逼装的不错, 一两百还不多呢?够农村一家人生活几年了。

  大家饭都吃不饱,谁愿意花这冤枉钱买什么玉佛。

  “一两百块?”陶爱红先嚷嚷起来了,拿过她婆婆的玉佛细细打量,“啧啧啧!这点东西要一两百块呢?也就小叔你舍得,我可舍不得花一两百块买个挂坠,买金子都比买玉好!”

  这年头金子不值钱,可就是农村人也晓得, 黄金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陶爱红觉得孟华被人给骗了, 这玉一看就不值钱,谁家有个祖上传的玉都不敢留在家里, 生怕被人举报, 遇上着急出手的恐怕几块钱也能买下来。

  花个一两百买这玩意, 简直是吃饱了撑的。

  陶爱红想得深。

  孟家没分家,财产都要交到婆婆手里。

  孟华的钱按理说也算公账, 他赚的钱要是不交进来,分家时还得三等分,天下便宜都叫他给占了。

  孟华孝顺婆婆她拦不住,可不至于买个一两百的玉佩啊!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是什么?

  孟华就等着别人问呢, 他非常淡定地理理衬衫衣袖,“二嫂,才一两百而已,没多少钱的。买给娘的东西,哪能用钱去衡量呢?别说一两百了,就是一两千也不算什么。”

  陶爱红就不敢说话了。

  孟二勇怪他哄抬行情。

  孟大国掐着腰倒是乐呵。

  虽然看不惯弟弟这显摆的样子,可弟弟孝顺总比不孝顺好吧?说到底是他长年累月陪在娘身边,只要以后多对娘好,娘还会把他放在眼里的。

  孟华上次回来,焦蕙兰还没生,如今小侄女出生,他自然要进去看看的。

  四丫不如两个姐姐活泼,性子软和怕生,第一次见到孟华就往焦蕙兰怀里躲,还是甄臻给了孟华一块饼干,叫孟华把饼干递给她舔,四丫这才对他亲近一些。

  “娘,四丫长得像大嫂。”孟华说。

  “是啊,四丫随你大嫂长着一张圆脸,性子也软和,有点怕生。”

  孟华还以为大嫂这一胎是男孩,“娘,你真不在乎男女吗?你不想大嫂生个男孩继承香火?”

  甄臻用火钳夹了块木炭放入锅里,打算给四丫煮个粥做辅食。

  “继承谁的香火?”

  “当然是我们老孟家的香火了!”

  甄臻拨拉了一下火苗,笑笑,“你也知道是老孟家的,你们老孟家的香火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跟我姓。”

  孟华好笑地看着她娘,也是第一次听他娘说这种话。

  “娘,你还想孩子跟你姓呢?那你当初让我姓孟干啥,叫我甄华得了!”

  你小子叫什么甄华,干脆叫甄牛逼得了,甄臻毫不留情地吐槽三儿子。

  “娘的意思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执着于生儿生女也没什么意思,要我看女孩普遍比男孩孝顺,你大哥大嫂福气还在后头呢。”

  “你不在意就行,回头等我生了孩子,让孩子跟你姓。”孟华说。

  这三儿子挺有意思的,不管是哄她的还是认真的,能接受这种思想的男人本身就不是凡人。

  这才七六年,不是九六年,就是二十年后四十年后,能让孩子跟亲娘姓的男人也不多见。

  焦蕙兰日夜赶工做好了孟丽要的五件衣服,不得不说,她的手艺比起年初进步不少,同样的布料同样的款式,焦蕙兰做出来的穿起来就好看。

  大概这就是人家说的版型。

  版型好的衣服穿着显身材,也经得住时间考验。

  孟丽回话说她同事都很满意,趁着蒋东平下乡办事,叫他把钱给捎来了。

  焦蕙兰第一次靠自己赚钱,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了,拿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交给甄臻,把甄臻看得直摇头。

  哪有这样实诚的,一分钱都往上叫,跟老二俩口子简直是反着来。

  “自己拿去用吧!”

  “我没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娘你管钱厉害,我以后赚了钱都给你管。”焦蕙兰真心实意道。

  焦蕙兰不是说好话哄婆婆开心,她认真思考过这件事,原先孟家饭都吃不饱,如今却有了上万块存款,这靠的是什么?

  表面上看是靠大国养猪,靠一家子种地,炒瓜子卖板栗赚钱,细细一想,这些事都是她婆婆在背后张罗,要不是婆婆想到这些点子,孟家哪会有今天?

  焦蕙兰没啥见识,只知道把钱存起来,可钱存着又不会省钱,这就跟那下蛋的母鸡一样,得让钱生钱才行,焦蕙兰一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有钱第一时间就给了她婆婆。

  甄臻也懒得掺和子女间钱的事,帮人管钱就是替人操心,她都打算退休养老了,哪像费这功夫?

  可是焦蕙兰坚持,死活都不肯把钱拿回去,宁愿充公账也要她管钱。

  算了,管了就管了吧!大丫也到了上学的年纪,攒点钱在城里买几套房子,把大丫户口转去城里,为孩子以后的人生规划一下。

  蒋东平这次还带来一个消息,说是孟丽提干了,工资已经涨到二十二块钱一个月了。

  甄臻寻思着应该跟曹家姐姐有关,那对老夫妻的女儿在孟丽上级单位,又时常打电话来关照,厂里能不重视孟丽吗?

  毕竟厂里很多拨款都要上级批复的,跟孟丽搞好关系是必然的。

  孟大嫂听到这事很高兴,二房这边出了个大学生,她两个儿子都拿不出手,倒是这个闺女虽然是二婚,却肚子争气生了对双胞胎出来。

  如今又运气好得到提干的机会,夫妻俩光是工资一个月就能拿四十多,要是加上单位福利那就更不简单了。

  单位分房要看工龄和级别的,孟丽年纪轻轻就提干,分房这事也能提上议程了。

  孟丽有两个儿子,虽说这年头没有结婚必须有房的说法,可是男人要想娶个像样的老婆,还得自身条件过硬,要是孟丽能分套大房子下来,家里的房子就够孩子结婚用的了,夫妻俩也就没啥大负担了。

  孟大嫂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还特地感谢了甄臻,说要不是她帮忙选了这套房子,也不会有提干这回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02_b/bjXPy.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池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