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_池陌【完结】(98)

  这几天,宋小红经常往孟家跑,跟焦蕙兰一起学缝纫。

  都是邻居,焦蕙兰也就没说什么,征得甄臻同意后就教她踩缝纫机,张翠花听到这事就感叹孟家真是大气,寻常人家谁会把缝纫机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别人用?

  用坏了可怎么办?她家确实是赔偿不起的。

  孟家大气,张翠花也不是不知好歹的,就叫宋小红给焦蕙兰打下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宋小红离婚后没事干,又不用带孩子,跟着焦蕙兰踩缝纫机打发时间,过得倒也惬意。

  孟华看了一天书,想休息一下,就被甄臻打发去养猪场,帮着孟大国养猪了。

  孟华知道他娘的意思,无非是觉得大哥辛苦,而他是读书人,提醒他将来要是发达了,记得哥哥嫂子对他的好,务必不能忘本。

  养猪场比头一年大了很多,孟华就提了猪食桶帮他哥喂猪。

  孟大国也不嫌脏,喂完猪就把猪赶去另一边的猪圈里,自己从河里挑了水上来,卷起裤腿进去,把猪圈洗刷得干干净净。

  孟华默默注视着他哥忙碌的背影,他哥还挺能吃苦的,这种苦跟学习的苦不同。

  孟华能吃学习的苦,却吃不了下地干活的苦,要他把脚踩进猪屎里,他浑身会像被蚂蚁爬了一样难受。

  孟华站在那有点犹豫,孟大国就把他推到一边,“这种粗活哥来就行,你去阴凉地歇着吧!”

  孟华不好意思,“哥,我都这么大了,干点活算什么?”

  “你是读书人,怎么能吃这个苦?哥没读过书,干的就是体力活,这种活哥干的来,你干不来。”孟大国说起就拿起大扫帚,把孟华推到猪圈外去了。

  山间绿意葱茏,阳光炽烈,连知了都是快活的。

  孟华忽然想起幼年时,大哥是很疼他这个弟弟的。

  冬天陪他堆雪人,夏天给他捉蜻蜓,下水摸鱼、挖知了猴都带着他,他打翻了阿奶的菜坛子,做了蔫坏的事,大哥就站出来替他受罚。

  那时候,兄弟感觉是很好的。

  后来娘一味偏心他,对大哥不好,大哥对他也渐渐淡了,再也没有小时候那么护着他了。

  如今娘一碗水端平,对大哥也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大哥的心态也变了。

  大哥对他没有抱怨,哪怕他在京大读书,大哥却要在农村苦苦熬着,大哥也毫无怨言,兄弟感情和睦不少,大哥也是发自内心地疼他这个弟弟。

  孟华知道这一切是因为什么,此刻才真正明白他娘的良苦用心。

  娘的转变初时让他失落,久了却从中得到更为珍贵的东西。

  孟华笑着跟他哥聊天:“哥,年前的猪卖的怎么样?”

  孟大国把猪食槽搬过来,擦着汗,“全部卖完了,咱娘真有本事,按照批发价出了一部分,又去黑市上把剩下的猪肉高价卖了,赚了三四千回来。”

  孟华没想到他娘手里有这么多钱了。

  他年初租了台相机,在大学里帮同学和参观的外地人拍照,赚了几百块钱。

  又靠倒腾物资赚了上千,一年赚一两千对于他来说算不错了,毕竟他是学生,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做这些事。

  谁曾想他娘的步子比他跨得大多了。

  孟华又问:“今年养了多少头猪?”

  “也二十头,娘说今年局势不稳定,保守点比较好。”

  孟华原想今年步子迈大点,去羊城那边倒腾点进口货回来,听他娘这么一说,就决定再缓缓,等毕业后再正大光明赚钱。

  孟大国干活干热了,脱掉衬衫扔到一旁的树杈上,他常年劳作,肩膀宽阔,背脊被晒成小麦色,肌肉结实有力,让孟华这个整天待在屋里学习的人,羡慕极了。

  “哥,你这肌肉怎么练的?我怎么跑步都没有肌肉。说起来咱们哥三里就你长得最像咱爸,二哥两不像,我就像咱娘,偏俊秀,没有男人的阳刚之气。”孟华实打实说。

  孟大国从小就崇拜他爹,自然很喜欢别人说他跟爹像。

  他抹了把脸笑了笑,这身腱子肉他也是很自豪的,不仅娘夸,村里的爷们夸,他媳妇也是很爱这手感的。

  虽然他媳妇从来不说,可每晚同房时都要摸几把,叫他这个老爷们自信心爆棚,也就刻意保持着肌肉。

  孟大国笑说:“你从小肉就不紧致,又不常干农活,没肌肉也正常。”

  孟华真羡慕他哥,虽然有很多女人喜欢他这款,可作为男人,他还是崇拜他哥这样的身材,男人都是用拳头说话的,长得高大精壮的男人,出去就不受欺负。

  他这样的小白脸去哪都没人把他放在眼里,也是很无奈的。

  孟大国收拾后就带孟华下水洗澡摸鱼去了。

  这几天村里不忙,孟大国就有时间带他弟到处玩玩,这也是他娘的意思,说孟华学习太苦,回来就好好放松一下,别整天关在屋里看书。

  傍晚水被太阳晒得温热,大坝水流湍急,是上流放水了,上头一放水,捉鱼的人就出来了。

  孟华和孟大国从小游到大,脱了衣服就跳进去了。

  俩人从河东游到河西,孟大国一个猛子消失不见了。

  孟华正担心着呢,他就从水里钻出来,还捉了条鱼上来。

  “老三,接住了!”孟大国把鱼扔上岸。

  孟华用衣服兜了个正着。

  兄弟俩又借别人的工具捉了几条鱼,孟二勇就拎着水桶拿着网子过来了。

  孟二勇敏感地察觉到这俩人不对劲,早上出门时还不太熟来着,怎么去了趟养猪场就这么黏糊恶心了?

  孟二勇戒备地瞥了他们两眼,这俩人凑到一起去,该不会说他坏话,想排挤他吧?

  也不是没这可能,小时候他俩关系就好,他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

  大哥跟他不亲,小弟也跟他不亲,他翻了几次《三国》学了点计谋,就暗戳戳离间他俩,后来孟大国果然对孟华不亲了,他暗暗高兴,觉得是自己的计谋起效果了,有几年还受过良心谴责,怀疑自己是不是过火了点。

  谁曾想,这俩人又好起来了?这是真当他是空气啊?

  孟华想到什么好笑的事,就趴在孟大国耳边说了几句,引得孟大国哈哈大笑。

  孟二勇凑过去,狐疑道:“你俩说什么呢?”

  孟华挑眉,“秘密,不告诉你!”

  孟二勇那叫一个气。

  兄弟三人拎了满满一桶鱼,还网了些河虾上来。

  甄臻把鱼虾倒在水桶里。

  大坝放水时的鱼虾都不太好吃,但是这年头讲究不了这么多,有吃的就不错了,她做菜又舍得放油,调料也管够,再有程素这个女主的烹饪金手指,绝对难吃不了。

  晚上孟招弟煮了猪食,扫了院子,程素就把刚捉的鱼虾做成小鱼锅贴,按照甄臻要求,用的是玉米面和红薯面,在铁锅四周贴一圈小饼子,真是地道的农家菜了。

  怕不够吃,甄臻又去后院摘了几个西红柿,做了西红柿炒蛋。

  家里鸡多了,鸡蛋管够,做出来的西红柿炒蛋,鸡蛋比西红柿还多。

  又做了青笋炒肉丝和炒空心菜,这些小菜都是在煤炉子上炒出来的,上个月甄臻刚从赵美兰那买了一口新锅回来,炒菜是很方便的。

  只是煤炉需要用煤球,煤球的成本比木柴要高,家里还是以大铁锅为主。

  这一顿饭每个人都吃的满足,尤其是孟华,在学校早就馋家里这口菜了,吃饭时难免狼吞虎咽的,把孟大国看心疼了,心说他弟在学校不知道吃了多少苦,看把孩子给饿的。

  孟招弟在孟家吃饱了才回去,从前张巧红都说她不如孟来弟好看,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点。

  如今她吃饱了饭,脸上圆润有肉了,竟隐隐有种长开的感觉。

  今早她婶奶奶还说她这是女大十八变了。

  孟招弟自然是高兴的,走路时步子都勤快不少。

  孟来弟在屋里看到她回来,牙咬得咯吱响,次日她就跑去甄臻面前。

  “婶奶奶,我也要跟你读书。”孟来弟咬牙道。

  上次她去隔壁村找苏秀,被她奶知道后,狠狠打了一顿,老实了几个月,老毛病又犯了。

  甄臻没好气地瞥她一眼,“没空。”

  孟来弟不开心了,“你怎么就没空?你都有空教孟招弟,就不能教教我吗?我也想考大学!”

  甄臻半点都不信,就孟来弟这性子,十分钟都坐不住,还想考大学?

  孟来弟今年周岁十二,虚岁十四了,这年头女生来大姨妈普遍偏晚,孟来弟去年来了大姨妈,在同龄人中算早的了。

  她穿着打扮变了很多,走路也扭扭捏捏的,遇见条件好的男生,还会冲人家抛媚眼。

  甄臻都碰见好几次了,就别提张巧红了。

  张巧红气的不轻,村里人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孟来弟这做派实在丢人,叫她臊得都没脸见人了。

  张巧红拿柳条打过好几次,柳条打断过好几根,孟来弟却从不悔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02_b/bjXPy.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池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