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收收心,爷让你高攀_雨酥酥【完结+番外】(171)

  二夫人非常感兴趣:“三弟妹让手下账房改用此法,没人置喙?”

  新规的推出,总会受到不愿改变的陈旧派阻挠。

  机构越庞大,新规越难推。

  “自是有的。”

  “如何破?”

  李蕖端茶:“又不是啥要命的事情,更换个记账方式罢了。”

  “我院中的嬷嬷丫鬟都能学会,他们学不会不是贻笑大方?”

  李蕖啜茶:“掌柜们送账入府之前,我便传话让他们带着副手一同来。”

  “至后,我自查账,吩咐嬷嬷亲自培训他们新的入账方式。”

  “果然,没人好意思说学不会。”

  她当时为了麻痹周缙,办事还是很认真的。

  “而后我便在府上请副手们吃了一顿酒。”

  “转头告诉掌柜,副手说了对改记账方式无任何为难之处。问掌柜们可有难处。”

  “掌柜们自说无难处。”

  “既无难处,那便回去做事吧。”

  周妤笑着摆手:“我最烦掌家这些事情。”

  “要是我,直接让老三下令用此法,谁敢不从?”

  李蕖:“听怀石说,三爷如今在同三司会计司的人商议此法,说不定会被推广普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二夫人言:“将‘三柱法’中的‘入’分为‘期初结存’与‘本期收入’两柱。”

  “即成‘结存’、‘收入’、‘支出’、‘盈余’四柱。”

  “结算关系的基本公式便为:结存+收入-支出=盈余。”

  “弟妹此法可言为‘四柱结算法’。”

  她点头:“妙哉。”

  当即问:“弟妹如此善账,不若替我分担一些宗内庶务?”

  “二爷产业涉猎广泛,我还要分管宗内事物,实在辛劳。”

  李蕖拒绝:“我是懒的盘账才想出此法。”

  “若叫我似二嫂一样勤快是万万做不到的。”

  二夫人再邀。

  李蕖摆手:“二嫂若是觉得此法妙,回头将徐嬷嬷借给你用两天便是。”

  二夫人笑着端茶。

  掌家夫人手下自是争先恐后等效劳的人,哪里需要人分担?

  李蕖目的达到,便作陪客。

  二夫人忙,没坐一会儿便带着奚氏女告辞离去。

  屋中没旁人,周妤直言。

  “娘,这奚氏女容貌极好,她怕是看不上怀哥儿。”

  “可她算来跟女儿同辈,身份与之相匹配的人少之又少。”

  老太太看了一眼李蕖,端茶自饮。

  “兰溪奚氏,曾出三公四阁。”

  “如今虽然没落,但底蕴犹存。”

  “此女貌美柔淑,若按辈分许,确实难许。”

  李蕖察觉到老太太的视线,不动如山。

  奚氏女所行她知。

  翠果评价其:‘不要脸!’

  ‘一大早的在芳华苑门口找狸奴!’

  ‘还偏巧碰到三爷出门!’

  ‘呸!’

  如今,人家出来相亲辟谣了。

  周妤又言:“多漂亮的姑娘,十六岁正当年。”

  “若不是接二连三守丧也不至于蹉跎至今无婚配。”

  “要不问问大姐可有合适的?”

  不是李蕖感兴趣的话题,她起身行礼告辞。

  周妤还在念叨。

  “要不让爹帮忙给她物色一个好婆家?”

  “这么漂亮的姑娘不嫁高门亏大了!”

  老太太见李蕖离开,摆摆手。

  “这事儿用不着你操心。”

  周妤还在感慨。

  “可惜我就一个儿子,她这门第是不会给人做妾的。”

  老太太转移话题:“老身新得了一瓶西洋酒,你要不要?”

  周妤立马开口:“要!谢谢娘!”

  得了酒,她果然将奚氏女抛到九霄云外,立马便辞了老太太。

  美酒配美人。

  她今晚要约姐妹们出来游湖听曲品酒。

  寿安堂彻底安静下来。

  老太太长长出一口气,笑着对荣嬷嬷道。

  “老身很好奇,若有一天老三要纳妾,李氏会是什么态度。”

  荣嬷嬷笑:“三夫人心中有数的。”

  “女人心中有数能有什么办法?得男人心中有数才可。”

  荣嬷嬷点头。

  女人的胜负,在男人。

  *

  周缙政事繁忙,已多日未归府。

  奚氏女的出现,让李蕖开始思考时代的规则,是否是一人之力能抗衡的。

  周缙现在或许可以抗衡,待他成事……

  若子嗣不丰……

  她皱眉,发现自己所行之事进度太慢了。

  她或许应该再大胆一点。

  直接在他的政权系统培养自己的人。

  想法定,便落实。

  而后她日日泡在寿安堂老太太的书房。

  老太太书房中的东西不能外带。

  所以她白天在寿安堂背南地官僚体系的相关人员信息,世家信息,晚上回来默写复盘。

  如此,至八月末。

  埙姨娘收到林老太太的信。

  她看了林老太太信上所言,大为吃惊。

  *

  九月初一。

  河洲有一场清谈会。

  埙姨娘至芳华苑找李蕖扑了一个空。

  李蕖去参加清谈会了。

  她大姐夫,便是她偷偷摸摸参加一场又一场清谈会挑出来的。

  犹记当初萧琮知道她所行,拍了拍她脑袋,给她送了一套《四女书》。

  *

  细雨濛濛,李蕖戴幂篱,至悦游茶楼时卯正。

  秋风催叶落,徐嬷嬷抬手扶李蕖下马车。

  怀川早一步到此排除此地危险。

  当下,茶楼已聚集一部分学子。

  有的在谈八月乡试之事。

  有的在论明年殿试是否能正常举行之事。

  李蕖从茶楼北门入。

  入茶楼上二楼雅间。

  并未引起注意。

  雅间门口,周奉早已等候多时。

  见李蕖至跟前,他连忙拱手行礼:“三婶。”

  李蕖:“你将雅间让给我,你去何处?”

  “侄儿倚栏杆听听便是,反正不甚懂,附庸风雅罢了。”

  周奉谄媚的笑:“您进去歇着,有事唤侄儿。”

  “你进来一同入座吧,门开着,屋中有仆从,不妨碍。”

  周奉行礼:“也好,谢三婶。”

  有周奉在的场合,永远不会冷场。

  清谈未开始之前,他已从今日喝茶的种类,谈到了今日天气。

  李蕖坐在他对面,微笑听他说话。给他添茶。

  徐嬷嬷耷拉着眼皮盯着周奉,很不友好。

  至辰时,茶楼人满为患。

  人群突然沸腾。

  李蕖眼神从竹帘缝隙望下。

  有老者从马车下来,被人簇拥着进茶楼。

  周奉嘿嘿:“在下祖父,河洲学政,哪年来着,忘了,二甲第六名,今日清谈主持。”

  李蕖看他。

  他骄傲的挺了挺胸膛。

  李蕖:“你第几名?”

  周奉更骄傲:“蒙荫入仕,不用考。”

  李蕖轻笑,便听楼下突然安静。

  她转头,视线落至一楼。

  凉风阵阵从窗入,茶烟轻扬。

  传来主持周宏高声言。

  “《礼记》言‘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而今闺阁内亦有咏絮之才、林下之风。诸君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当奉为圭臬,还是陈腐之见?”

  一阵学子讨论声后,有一公子上台朝诸方行礼自报家门。

  “某,云州人士,姓陆,名云载。”

  其朗声:“夫阴阳有序,男女有别。女子工于织纴、习于酒食足矣。若逞才藻,必生骄矜。”

  “诸君试观,前秦苏蕙织锦回文,终不免媚主之讥;汉末蔡琰才高,反累父名。女子无才,方是齐家之本。”

  立马有一公子打扮的人登台反驳。

  “陆兄此论,未免胶柱鼓瑟!”

  “《诗经》三百,半出妇人之手;《左传》载许穆夫人赋《载驰》,救国于危难。敢问无才何以至此?”

  李蕖眼睛一亮:“驳的好!”

  但瞧公子朝诸方拱手行礼:“某西阳崔之言,有礼。”

  “西阳崔氏。”

  楼下还在辩驳。

  周奉言:“此人在西阳小有才名,崔氏亦为世家。”

  “看年龄不大,应是游学至此。”

  李蕖捏起杯子,浅抿了一口。

  世家子,并不好接触。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楼下,陆氏公子不知道说了什么。

  崔之言回:“陆兄此言差矣!《易》云:'坤至静而德方',静非愚也。”

  “庾信之母徐氏授《春秋》,方有'庾郎年少'之才。女子有才,实为门楣之幸。”

  陆云载驳:“崔兄只见其利,未见其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