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市局。
南徽虽然刚毕业没多久,但跟着赵锦川已经办过不少案子,孙小壮案的性质十分恶劣。
更令人唏嘘的是,孙小壮试图将他亲手送出去的妹妹救回来,可警方赶到红海交代的娱乐场所后,孙小壮的妹妹已经随几个朋友南下了。
说是卢城来了几个港商,他们跟着港商离开,要去做生意。
这年代能赚钱,但也很乱,究竟能有什么结果,谁都说不好。
而且如果孙小壮的妹妹还有自由,为何一直不与家里联系?孙小壮为了私欲,害了自己的妹妹,还残忍破坏了五个家庭。
唯一满意的是洪海,仇家已死,他大义凛然地表示从此已再无牵挂,认打认罚。
赵锦川不客气地揭开了洪海虚伪的面孔,“你说要为妻女报仇,在被发现时却试图点燃煤气,丝毫不顾人质的性命,更不顾随时可能进入的江记者,难道他们也是害你妻女的凶手?”
闹出这么大的事,可连孙小壮和洪海都没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两日南徽忙公交车劫持案,每日除了六个小时的睡觉时间,几乎都在工作。他们现在的工作目标很明确,确保孙小壮和洪海没有精神问题,将他们起诉到法院。
南徽忙得晕头转向。
亮哥作为老前辈,他也忙,但没南徽那么忙,他还有时间站在支队门口喊话,“江瑶来了!”
赵锦川恰好在与人谈话,臭着脸道:“不见,让她走。”
亮哥说:“你不见就不见喽,人家又不是来找你的。”
赵锦川:“……”
亮哥选取了一个幸运“观众”,“南徽,人家点名要见你。”
南徽放下手头的卷宗,指指自己,“我?”
他其实见过不少记者,但真正有印象的只有江瑶。
江瑶是实习记者,但气场远远盖过其他记者。听赵锦川说,江瑶上学晚、留过级,毕业后没立刻工作,虽然还在实习,但年龄比南徽大。
南徽不敢相信这是江瑶的经历,在他看来,江瑶的各方各面都该是优秀的,在拽这方面,更是和赵锦川不相上下。
江瑶会找他,他竟然有荣幸的感觉。
荣幸完又觉得不太妥,他可是人民警察,要维护刑警的尊严!
亮哥催道:“快去,人家该等急了!”
南徽笑靥如花,“好嘞。”
笑得忒不值钱。
*
市局这种地方,一回生二回熟,江瑶进门时,门卫都没拦她。
有关13岁男孩杀害出租车女司机的案子,因为凶手是未成年人,13岁又无法承担刑事责任,曲南春拿到的资料并不多。
前些日子曾刊登过相关报道,男孩叫章博文,具体姓名模糊处理,他幼年丧母,父亲沉溺于酒色,对章博文不管不问,据同村人说,章博文九岁那年被父亲遗忘在家中五日,险些饿死。
直到现在,章博文的父亲对其仍不管不问。
报道刊登后,同情章博文的声音很多,对于如何处置凶手这一点,警方也觉得棘手。
曲南春让江瑶深入挖掘,无非是叫她再去问问章箭,老婆为什么跑了?家里还有什么人?为什么没能照顾好章博文?
很多资料不全,来问办案的刑警是最快捷的方法。
南徽小跑了几步,看到江瑶后停下,抓了两把头发才往前走,“找我有事吗?”
江瑶喜欢等价交换,“想请你帮个忙,我有什么能帮上你的?没有的话,付钱也可以。”
南徽咳了好几声,偷瞟江瑶一眼,“不至于,都是朋友,你说。”
江瑶说明来意。
南徽说:“章博文的案子的确是我们队的,他杀害的是一个女司机,尸体倒在街边,离异带孩子,这案子还没结束,孩子丢了,还没找到。”
第11章
张元春,晋城人,九十年代初带着女儿来卢城打拼。
她会开车,有行驶证,靠开出租车为生,在卢城租了一间房,和八岁的女儿小美一起生活。小美懂事乖巧,已经上小学,张元春跑出租,经常不在家,她小小年纪已经学会照顾自己。
张元春早起做好饭,小美炉子自己热。
家里是有煤气的,张元春不敢让小美用,怕出事。
如果张元春来不及做饭,就让小美去邻居家吃,她们和邻居们处得都不错。
上个月,张元春还和邻居们说她已经攒了一些钱,想买一辆出租车,以后就是给自己打工,不用再往公司交钱了。
来市局之前,江瑶已经搜集过有关章博文案的报道,相比小美,有关章博文的报道铺天盖地。
13岁的杀人凶手,或许只是因为吃不上饭而杀人,这样的反差,比失去母亲的小美更吸引眼球。
但报纸上从没提过小美失踪一事。
南徽解释说:“张元春尸体被发现的前一天,张美晚上就没回家,我们怀疑张美的失踪与章博文有关,但章博文坚称只见过张元春。”
江瑶神色凝重,“哪有这么巧,母亲遇害,女儿失踪,竟然赶到一起了?”
“我也这么想,这几天我们一直在找张美,我们担心是章博文将她藏了起来,对外没有公布此事。”
江瑶看过去,“怎么告诉我了?”
南徽一怔。
对哦,怎么告诉江瑶了?他好像没把她当做外人。
南徽的心思千变万化,江瑶却没过多考虑,“小警察,我们合作吧,我这人,比较擅长找物证。换做是别人找我帮忙,我怎么也得收个一千块,以后我就不收你的钱了,我们互相提供线索,互帮互助。”
江瑶一本正经,南徽差点儿就被信了,“擅长找物证?你是认真的?怎么找?”
“我能掐会算,只要你能告诉我物证是什么,我就能找到。”
南徽看着面不改色地江瑶,有一种在陪她玩过家家的感觉,他勾唇笑道:“江记者,孙小壮的案子,你帮了我们大忙,如果你有需要,我不会不帮你的。”
何苦来扯这种瞎话?他可是坚定的唯物主义。
江瑶不在乎南徽是否相信,只要南徽愿意帮她就足够了,“既然如此,章博文的案子,你们现在的调查方向是?”
“找张元春的出租车和张美,城里的修车厂我们都跑过了,包括小偷喜欢跑的地方,都没有张元春的车。我们的人一直盯着章箭,但他一直没有异动,儿子都杀人了,还整天酗酒。”
曲南春想让江瑶去采访章箭,她无论如何都要走一趟。
江瑶说:“正好我需要写一篇稿子,我去他家一趟。”
“你自己?”南徽说,“虽然我们的人在盯着,但都在外围,如果你们二人起冲突,他们恐怕无法立刻阻拦,还是我陪你去。”
江瑶扬起秀眉,“你认为我不是他得对手。”
南徽沉默良久,坦诚道:“我比较担心章箭的安危。”
江瑶:“……”
系统听得咯咯直笑。
作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它需要对接的宿主很多,其实不必一直关注江瑶。可也不知怎的,系统就是想看她如何玩成任务的。
现在凑巧看到江瑶吃瘪,别提多开心了。
江瑶瞪了南徽一眼。
她柔情似水、貌美如花,绝不轻易动手,有什么好担心的?
但她毕竟还用得到南徽,于是把目标转移到系统身上,她在心里与系统沟通——“找到出租车和张美有钱吗?”
系统说:“此为独立案件,案件告破可获得十万元奖励。”
再来十万块钱,江瑶就可以考虑买一辆车。
现在看来,在报社工作碰到的案子远不如市局,可惜了,原主的专业不对口。
*
八十年代,卢城已经是繁荣发展的大城市。
大城市机会多,吸引了许多外来人拼搏,章箭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小城镇长大,父母都是小学老师,他却不太爱学习,初中毕业就不愿意继续念书,一心想要卢城打工,但那会儿去卢城还不是特别方便,父母又逼着他去考大学,章箭才勉强读完高中。
他高考成绩不太好,名落孙山,八十年代初,父母相继离世,他办完父母的后事,马不停蹄来到卢城,一待就是十多年。
这些年他打过工、做过生意,无一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住在卢城山区附近的村子里,守着平房过日子。
南徽开车将江瑶带到章箭家。
章箭家在山坡上,往上走的路铺了一层石板,路旁摆了几个棕色的花盆。
花盆中的植物已经完全干枯,萎靡地歪倒在干涸的泥土中。
往上看,章家的木门上贴着残破的对联,栅栏东倒西歪,经过狭窄的院落就是主屋,看起来像是荒废已久。
南徽停好车,给江瑶指路,“章箭家就在这里,我们的人在十米之外的车里,村子太偏僻,没有能躲藏的地方,村里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