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好日子_茶仟【完结+番外】(109)

  “八姐,反正我要在家待上两个月,过了暑假才回北京,不着急,孩子要么你放在这边,我帮你看两个月的。”

  “哎哎!好好!”珊瑚忙答应,这有什么不好的。

  喜儿也上门了:“小姑。”

  珍珍笑道:“你也是听到我娘说什么过继才来的吗?”

  喜儿苦涩地说:“我这也没办法。文文她爸三代单传,我婆婆说要是不生个男孩就要我们离婚。”

  “那你怎么想的。”

  “你养文文吧!”她把手里的孩子往珍珍怀里送去:“你给她改姓,以后就是你的孩子了,反正她还没上户口。”

  文文才四虚岁,到了珍珍怀里也不哭。

  “行啊!”珍珍痛快答应。

  喜儿却掉下泪来。

  等大人都走后,家里留了一地的孩子。

  王红芬有些搞不懂了:“闺女啊,这些你都要?”

  “只要送来都要!不是你怕以后没人养我吗?”又不是养不起,再说养一个是养,十个也是养,她无所谓,他们自己父母舍得就行。

  “这、我也没让你养这么多啊!”负担也太大了。

  最终她带着五个孩子回了北京。

  分别是建国和建设家的两个,还有珊瑚家两个,喜儿家一个。

  也没让他们改口,以前喊啥现在还是啥,

  至于姓啥更无所谓,所以也没改各自的名字。

  不过把他们的户口都迁了过来,

  现在上学是有户口要求的,没有本地户口还要交借读费。

  她对孩子们的要求很简单,可以学习不好,但要好好做人,不允许有偷鸡摸狗坑蒙拐骗等种种不良嗜好,

  好在孩子们基因都不错,人都挺正直的,

  除了喜儿家的孩子比较小孩不记事以外,其他的孩子都大了,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

  知道自己只是养在亲戚家的孩子,做事都有分寸。

  1989年初,北京的三个商品房小区上市,东直门外十字坡,售价1900一平,

  永定门外西罗园1700,广安门外红莲里1600。

  珍珍挑大的买,一套十几万,她各买了一套。

  房子卖的非常好,一个上午全部卖光。

  这时候的钱是很值钱的,普通人的月收入不过是百十块钱,

  要攒出十多万的房钱来几乎不可能。

  珍珍感慨任何时候都不缺有钱人。

  四合院她不准备在买了,现有的房子她找人装修了请人做管家帮她租了出去。

  帮她收收租。

  进入九十年代后,商品房越来越多,珍珍挑着好地段的买,直到把手里的现金都用光,

  商品房她买了二十多套。

  韩铁柱和王红芬在后来被珍珍接到了北京,这边医疗资源是最好的,

  两人活到了快100岁才去世。

  珍珍一直在大学里教书教到退休,

  等那几个孩子长大,各给了他们一套四合院。

  死前立了遗嘱,其余的财产捐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完,下本是《我的铜钱通现代》

  第80章 番外

  “妈, 你和爸跟我回北京住吧,顺便帮你们检查一下身体。”

  珍珍考虑到回北京后要修整房子,迁孩子们的户口啥的, 只在家住了一个月,就准备回北京了。

  走之前她劝说韩铁柱和王红芬随她一起去北京。

  “不去不去。”王红芬连连摇头拒绝,哪里都没有家里好, 她哪儿也不去。

  韩铁柱走路膝盖疼, 已经要拄着拐棍走路了, 他也直说不去。

  韩铁柱和王红芬两人还是传统的老思想, 身边有儿子有孙子,

  跟着闺女像什么话,

  以后闺女找对象, 这不是被亲家笑话嫌弃吗?

  亲家肯定认为老韩家没腔气没规矩。

  还有看病?看什么病!半截子入土的人了,

  这多出的日子全是好日子,立刻死了都没遗憾。

  珍珍没办法,带他们去了市里医院做了□□检,

  好在检查的结果还不错, 就是有点基础的老年病,小心保养点就行, 按道理两人还不到八十, 身体应该还硬朗,

  可惜两人年轻时候吃了不少苦, 底子就差, 估计活到90会有些难。

  珍珍去到她大哥家, 大哥家里就老两口在。

  “大哥大嫂, 我准备回北京了。”

  秦桂香给她倒茶。

  立平立安两兄妹部队复原后在深圳工作, 他俩的孩子都带在身边,

  喜儿在市里工作,现在怀了二胎,要是留下文文,工作就得开除,实在是没办法留下。

  “唉!要我说啊,我还是生少了,才三个!”

  “三个还少吗?”珍珍是打算一个孩子都不生的,男朋友的话有机会找一个,没顺眼的就算了。

  “之前在煤矿上时候,就想着生了没人带,实际上别人家生五六七个的也拉拔大了。”要是多生两个儿子就好了,这会身边也是儿孙绕膝了。

  珍珍微笑着不置可否,老家这边超生成风,好似不让他们生就是害他们的一样,非得找各种法子生,

  头胎是闺女的要生儿子,

  头胎儿子的说要个闺女,

  反正有各种理由。

  “早点回去也好,文文就拜托你了。”秦桂香还是不放心,叮嘱了珍珍一句。

  “文文在我这儿你还不放心啊,就是爸妈要你俩多操心点,

  他们年纪大了,身边不能离开人,最好是大哥和二哥轮流去陪着住。”

  秦桂香面露难色,望着韩老大。

  韩老大说道:“养爹娘是应该的,不过爹娘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具体怎么个章程,要不要把你三哥四哥都喊回来谈一谈。”

  “哥,一家人说话不用那么见外。”珍珍不用想就知道,无非就是钱的问题,大哥在煤矿上是正式工有退休工资,大嫂没有,现在还有个小女儿乐乐在上学,确实手头比较紧,另外兄弟姐妹多的人家就容易扯皮,生怕自己活干的多吃亏了。

  “这样吧,爸妈的养老我们兄妹五个平摊,但我和三哥四哥都在外地,确实不方便经常回来。

  那我们三就出钱,大哥你和二哥在村上,就出力,你看怎么样。”

  “行。”秦桂香都没等韩老大出声就应了下来,公公和婆婆两个人别看年纪大,

  实际上身体还算硬朗,生活可以自理,自家做饭的时候多做点就够他俩吃的了,还真不费事。

  就这样简单商量了下,晚上的时候兄弟俩轮流陪着老人住,吃饭也是哥俩商量好了来送,

  省得老两口烧饭洗衣,

  其他兄妹三人每人每月给50块钱,以后生老病死的钱另外算,这只是生活费。

  韩铁柱闲时会去看看别人搓麻将,

  王红芬喜欢坐在村里小卖部墙根处,和几个老太太唠嗑,

  知道老两口在村上住着自在,珍珍也就没强求他们去北京,

  准备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回北京去。

  建国开单位的吉普车来送的小姑,送完小姑回去的路上,

  建国老婆坐在副驾驶默默流泪。

  “你要是舍不得就别给小姑养了,我找找人办个二胎的罚款。”

  建国老婆心里不得劲着,听这话就刺他:“要交几百块的罚款的,关键这钱交了,我两的工作也没了。”

  “这不是看小姑有门路吗,给她带去上个户口,以后也好上学。”建国边开车边挠额头,自家孩子送给别人养,他心里也不得劲。

  这个孩子生的不容易,跟做贼一样,

  要先算好了日子同房,出了夏天时怀孕,冬天的时候正好显怀时,老婆穿上厚厚的军大衣,还把自己吃的白白胖胖的,

  怀到六个月的时候让亲戚给自己开了生病的假条,在家休养了两个月才偷偷生了红红,生完不敢喂奶一直吃的奶粉。

  就这么偷偷养在乡下一直没上户口。

  要上户口就得交罚款,罚款好弄,手里攒了点钱,大不了跟亲戚借借,

  可是工作不能丢啊,丢了工作怎么吃饭啊。

  建国老婆又说:“咱们是没办法,你说小叔子怎么也把他家的儿子送过来了。”

  建设当初上的工农兵大学,回来后在政府部门当个小干事,

  不敢生二胎,那边管的更严。

  生了个儿子,比红红还大两岁,不过建设这人死精死精的,头胎的时候偷偷生的,没多久又怀的二胎,最后说生的双胞胎,一个在肚子里营养好点,所以个头高点。

  有人只会在背后嘀咕两句,可没有证据没办法举报他。

  建国没回他话,因为他也不知道建设两口子脑子抽什么风,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了,还作什么妖。

  想了半天又说:“可能他俩也想再生一个。”

  建国老婆摇头:“我过年见到她的时候她还说要去结扎不生了,他俩都是正式工,生了工作都丢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空间文 种田文 无cp  茶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