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来也好填住二嫂的嘴,省得她喋喋不休天天拿这件事烦自己,三番五次拖了自己安插在外面的小厮来传话,次数多了难免引起人怀疑。
三嘛,可以立威。大姨娘跟着老爷学会了不少立威的手段,知道有时候就得会敲山震虎,她这么处置了与她作对的五娘子,杀鸡儆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宅都不敢有对手对自己公然作对。
于是她笑道:“嫂嫂既然看五娘子好,嫁到你家做儿媳妇如何?”
还有这等好事?王二嫂先是一喜,随后有点担心:“当真?”
“那还有假,我会助嫂嫂一臂之力。”大姨娘信心满满。
先前她管家权被夺走,虽然禁足了一年,但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总有翻身的那天,这不就又翻身了吗?
五娘子不过是一个注定嫁出去的小娘子,如今已经十四了,只要她耐心将五娘子嫁出去,到时候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难道五娘子作为外嫁女还能将手伸回娘家?
“嫂嫂等我好好筹谋便是。”
王二嫂子喜不自胜,似乎已经看见了即将到手的大笔奁产。
大姨娘筹谋好之后就给嫂子夹一勺菜:“嫂子尝尝这个。”
这个炒鸡蛋看着平平无奇,王二嫂子惊讶,古代又没有土鸡蛋的概念,t反正都是土鸡,顾家又不是穷家小户,怎么会用普普通通一份炒鸡蛋作为宴席菜?
看那炒鸡蛋,唯一不同就是黄澄澄,比寻常炒鸡蛋要更黄,还带点微微橙红,根据经验,这样的鸡蛋要更香些,但是就这样也不至于单开一盘啊?
旁边跟着她的小丫鬟也有同样的迷惑:“怎么这是鸡蛋?”
大姨娘的丫鬟神秘笑:“尝尝就知道不同了。”
王二嫂夹起一筷子,果然滋味很香,还有说不出的淡香,若有若无。
“我家这鸡蛋可不是吃寻常料食长大的,是用了人参、白术、红枣等多种温补的药材磨成药粉,混合进平日里鸡所吃的麸料里喂出来,所以天生自带滋补功效。”绿依得意洋洋揭晓谜底。
王二嫂子恍然大悟:“顾家可真是富贵啊!”,她给人都舍不得喂人参,顾家却能舍得给鸡喂,一个小小的鸡蛋都能吃出来这么多富贵。
那么五娘子带来的财富该有多少?
*
顾一昭在外院帮高升媳妇处置了几件麻烦后,高升媳妇越发感激五娘子。因此冬至这天接到顾一昭请客的请柬后,她便改掉了从前绝不赴内宅宴的规矩,主动来了煨芋居。
一进门,就见煨芋居吃饭的正堂摆着一张红木大圆桌,上面满满当当摆满了各色菜肴,顾一昭和四姨娘坐在旁边,正等待高升媳妇。
高升媳妇大为惊讶。
他们两口子地位虽然高,但到底是仆从,内宅对他们再客气也不会像这样请他们如主子一般坐下喝茶吃饭,就算是请客也应当设置两张桌子以示主仆有别,所以高升媳妇面露感激:“不敢当不敢当。”
“哪里有什么不敢当的?您可是大主管!”顾一昭开玩笑。
四姨娘也在旁边助攻:“先前听五娘子说她刚接手外宅事务时手忙脚乱没少麻烦您,这请您坐主桌是应当的。”,拉着高升媳妇坐下。
高升媳妇却之不恭,面上笑容更真切几分。
这些天相处她对五娘子印象很好:五娘子不急不躁,做事稳重,从不大呼小叫,天大的事情到她那里都能举重若轻,往往有急切、沮丧的仆从或是幕僚过来,被顾一昭三言两语劝慰几句就都安静下来,似乎她本身就有沉静人心的作用。
她自然是对五娘子很客气,老爷那么多女儿,他就偏偏找了五娘子,自然说明想要重点栽培。
再看五娘子一身朱颜酡方胜纹卷草搭葡萄漳绒衣衫,头发梳成家常发髻,简单簪一枚紫水晶雕琢的葡萄簪,统身气度不凡,越发觉得五娘子不凡。
知府女儿有的是大造化,像前面大娘子不就嫁了韩王王孙么?说不定五娘子也能嫁个好人家,如今与她交好也是多搭一条线。
于是说起近来五娘子帮自己的一件事:“互帮互助罢了,说起来五娘子也帮过我,上回我不识字差点耽搁了老爷的事,多亏五娘子机灵,不动声色帮我遮掩过错。”
上回她收到一位门客妻子从门房送来的急报,但高升媳妇不识字,又觉得外面递到她这里各个都声称“急报”,所以没将这件事当回事,还是五娘子无意看见这急报,将信件内容读给她听,点拨她才算完事。
五娘子要是为了表功直接将这件事捅到老爷那里,就算是一个不小的功劳,也会受到老爷奖赏。
但相应的是她作为失误方会领受责罚。
“大家都在爹爹那里做事,能帮就帮一把。”顾一昭很客气,“说不定哪天要轮到嫂子帮我一回呢。”,并不居功,轻描淡写似乎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高升媳妇落座后,旁边的小丫鬟倒茶倒酒,正式开席。
苏州已经入冬,外面天寒地冻,室内架着火炭火光映照,红漆嵌珐琅面梅花式桌上摆着各色美食,周围一圈黑漆撒螺钿珐琅面龙戏珠纹圆凳颜色厚重,重重锦帐又安全又温暖,让人心中的警惕心本能褪去。
菜式也散发出淡淡香气: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松鼠鳜鱼、三套鸭、侍郎豆腐,都是清淡的江南菜系。
高升媳妇一看都是自己爱吃的,便知五娘子请客前做了功课,心情越发妥帖。
吃了几口,四姨娘就招呼高升媳妇喝酒,亲自给她倒上酒。
四姨娘也陪了一杯。
顾一昭则以茶代酒:“我年纪小,爹娘不让饮酒,婶子莫怪。”
高升媳妇自然不会怪罪:“小姐客气。”
仆妇们都有喝酒的习惯,高升媳妇也不例外,上好的酒入喉,带着辣,一下就将身体里的寒气祛湿殆尽。
不得不说,五娘子这一桌安排的很好:
清炖蟹粉狮子头里头夹杂着货真价实的蟹粉,肥瘦相间的肉丸里还有淡淡的蟹味,很是提鲜、大煮干丝那干丝极好,并不是苏州本地干丝,而是采购自有名的扬州干丝,不柴不腻,吃起来还带着浓厚豆香,咀嚼起来比吃肉还香。松鼠鳜鱼则酸甜开胃,里面的鱼肉外脆里嫩,口感独特,三套鸭本身一层套一层,层层禽肉有不同滋味,让人惊喜连连。
高升媳妇最中意还是那份蛼螯豆腐,这倒是将嫩嫩的水豆腐祛除豆腥味后再跟蛼螯同煮,煮沸之后捞出蛼螯弃之不用,只留下豆腐,豆腐越咀嚼越香,嫩嫩水汪汪的口感,仔细品尝里面有浓郁的豆香,还有淡淡的蛼螯味道,只有鲜美无穷,却看不见蛼螯。
喝着酒,吃着美味菜肴,几人就聊起府里的趣事,不由得连着发笑,气氛十分融洽,等到吃饭七八成饱肚时已经觉得格外融洽,像是多年老友聚会。
木兰端菜上来,四姨娘按照女儿事先安排随口吩咐:“路上没碰见大姨娘吧?小心被她看见使绊子。”
木兰恭顺回话:“回禀姨娘,没有。”
高升媳妇就忍不住嗤笑一声。
四姨娘趁机开口:“大姨娘就是府里的衙差,看似慈和,实际盯着我们一举一动,上次我多簪了一朵绒花她都要告到老爷那里去,说是五娘子管家给我贪墨的影子,惹得老爷哭笑不得,说是他亲自所赠才平息。”
大概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友谊叫做共同吐槽两人都讨厌的人,高升媳妇点点头深以为是:“日久见人心。”,似乎意有所指。
“我瞧着大姨娘是府里的老人。”顾一昭不动声色喝茶,将话题延展开来。
高升媳妇还记恨大姨娘呢!她丈夫高升是老爷的心腹,她自己也是外院最受信任的管事,多少老爷的私事都交给他们两口子处理,府里谁见了他们不是客客气气?就是太太见了自己也要带笑,客气侧身不受自己的全礼。
谁知道上次去请大姨娘娘家王二嫂吃接风宴,却被王二嫂阴阳怪气奚落了一回,好像她是多卑贱的仆从一样。
所以她话里就难免带了气愤:“她也是运气好。”
“哦?”五娘子惊讶,像是听到好笑的八卦,“怎么个运气好法?”
随后又不好生意吐吐舌头,像任何十几岁的小娘子般冒失笑笑:“内宅寂寥,我难免爱听些奇闻轶事,婶子可别笑话我。”
“怎么会!”
看到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跟自己这样的仆从一样八卦,高升媳妇就生了几分亲近的心思,说话也难免比往常没遮拦一点。
“这事……其实也不算什么机密,只是年份太久,仆妇更迭,知道的人才少了,告诉你们倒也无妨。”
高升媳妇虽然有些微醺,但理智尚存,说话前评估了一下这件事,确定这件事并不是透露机密,也不算什么秘密,所以才抿了一口小酒诉说起这件往事:
顾家富庶,但老爷童年少年时却不容易,他是庶出,自然不被嫡母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