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上青云_吃吃汤圆呀【完结】(4)

  再回来时老爷就带了阮氏,还未生育就提成了四姨娘,很受宠爱。

  三姨娘不甘落后,又和大姨娘联手得宠,大姨娘借着这股东风生了六娘子。

  福建六年任期一满,老爷调任苏州知府,太太也终于来到苏州随行,要狠狠杀一杀姨娘们的威风。

  第一个举措,就是将四姨娘母女赶到了田庄上。

  当然以上是昭棠整理版。

  四姨娘的原话夹杂诸如此类:

  “大姨娘娘家有靠山了不起?还不是跟我一起做妾室给大房端洗脚水?”

  “二姨娘马屁精,舔着夫人的腚就很看不上我!”

  “三姨娘那个笑面虎,响屁不臭臭屁不响!”

  昭棠算是听清楚了。

  府中山头林立:太太占据了明媒正娶的主母位,旗下阵营二姨娘;大姨娘是青梅竹马的老派常青树,手段情分了得;三姨娘是长者赐,代表长辈在这一房的体面,轻易发作不得。

  三国鼎立群雄逐鹿的时候,自己娘横空出世,既无娘家也无谋略,就靠着一张脸打乱了三方计划,乱拳打死老师傅,怪不得能被三方都视作眼中钉。

  太太能容忍这么多姨娘,说明不善妒,

  她与四姨娘才认识三个月也不会有什么深仇大恨,

  那么应当不是恶意贬谪娘俩。

  太太一直在山西老家长期侍奉公婆,男人却在外头宠溺美妾,换成谁都受不了。

  想必是她到苏州之后要“新官上任三把火”,

  而四姨娘肯定做了不少跳脱之事,

  这时候又冒出推人事件,

  因此太太才会将娘俩一杆子支到了城外的农庄杀鸡儆猴。

  既这样,自己娘俩不算太太的眼中钉,还有机会从农庄搬回城里?

  只不过作为政客,顾一昭深谙上位者面子的重要,既然说出口一般轻易不会收回。

  太太就算对四姨娘母女没恶意,但出于维护自己尊严的考量也不会轻易改口让两人回去。

  顾一昭想先借助外力,问四姨娘:“爹可派人探望过我们?”

  四姨娘撇撇嘴,说了自顾一昭穿越来听到的第一句清醒话:“老爷若是靠得住,怎么会让我们娘俩被罚到庄子上?”

  后宅人事繁杂,娘俩又没有靠山。

  亲娘美貌而心机不足,明明被独宠了三年却没有经营任何势力。

  恐怕前路渺茫。

  只盼望娘俩在田庄上受磋磨的这三个月,能让太太的怒火能小一点。

  *

  正院里,郑妈妈殷勤给太太捶背,一边笑道:“今日那四姨娘故意穿破衣烂裳,倒像是来打秋风的亲戚。”

  “提她作甚,晦气。”二娘子撇撇嘴,猴在太太膝上解白玉九连环。

  太太膝下只有二娘子,难免将唯一的嫡女养得如珠如宝,是以二娘子说话颇有些骄纵。

  “你这孩子……”太太睁开眼睛,不轻不重提点她两句,“先前被我溺爱坏了,如今到了学习打理家务的年纪,也该知道些人情世故。”

  “哼,我才不学呢。”二娘子抬起下巴,光洁如鸭蛋的脸上充满骄傲,“我是嫡出,自然是不用跟她们打交道。”

  太太满脸慈爱叹口气。

  摸摸女儿绸缎一样的乌发:“娘也不愿你学什么腌臜做派,只是身为女儿家无法承继家业,又无法像男子一样做官经商,就守着这么个螺狮壳,只能好好做一番道场,今日不历练,难道等今后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再历练?”

  一派慈母做派,二娘子噘着的嘴角慢慢平复,脸上若有所思。

  太太这才开口接起了郑妈妈话茬:“她是故意落魄扮惨。”

  将她放到庄子上三个月,又不是三年,哪里就那么穷了?

  想想摇摇头:“也罢,我冷眼看着,她就是那么个不着四六的性子。”,本来以为她卖惨是想表达不服气,结果说到漂亮布料就眼睛亮,看来是想卖惨索几件衣裳。

  福建传来的消息说老爷偏疼这个四姨娘,还当她是个恃宠而骄的心机美人,如今看来高估了她……

  想想也是,

  阮氏本是农家女,父母双亡后哥嫂无暇管教,她便如野丫头一般在田间长大,耳濡目染学的是乡野粗俗做派,哪里懂什么心机?

  “这人粗鄙,上不得台面。”

  郑妈妈做了论断,又拿起蜀锦包裹的小玉槌,轻轻在太太后脖颈敲击,力度不轻不重,

  其殷勤程度,谁能想到她在外头是威风八面的管家婆子?

  太太“嗯”了一声。

  三月前她刚来江苏时,姨娘们借口自己也是刚到,一问三不知,

  但轮到自己管起家来姨娘们却又处处掣肘,阳奉阴违。

  为了杀鸡儆猴,她才将四姨娘贬到庄子上。

  现在看来,倒不应该一开始作筏子发作她……

  “太太宅心仁厚,要我说啊,她到底是个妾室,就算提脚卖了也不稀奇。”郑妈妈凑趣。

  “也罢。”太太起身,“若是发作个心机深沉的,只怕又在老爷跟前上眼药,倒是多个仇敌……”

  反倒是四姨娘眼皮子浅,心思都摆在脸上,反而不惧怕她耍手段。

  “老身倒有一计……”郑妈妈看了看去玩九连环的二娘子,压低了声音,小声给太太献计,“四姨娘这种人,也能做一把好刀。”

  太太没搭话。

  说不清脸上是个什么神情。

  郑妈妈便乖觉住了声,

  掀开石榴石珠帘,从外头侍立着的小丫鬟手里接过一个青花瓷莲花瓣鱼洗①:“太太,艾叶水煮好了。”

  她拧了一个桑蚕丝小把巾,在盆里浸了浸,小心拧干了水。

  这才复又散开平铺在了太太脸上,小心替她敷脸。

  热乎乎的蒸汽带着艾叶的清香袭来,

  让旅途劳顿的人一下精神倍增。

  太太眉目舒展:“小五这孩子倒有几分乖觉,看着是个能知恩图报的。”

  *

  春雨缠绵,姑苏变成了一副水墨长卷,唯有山间盛放的山桃灼灼如华,星点粉红让整个黑白水墨卷透进了一丝活意。

  院里正吵架,宝珠叉腰护在顾一昭前头:“又是豆芽菜,又是豆豉炒野菜,怎么不给我家姨娘半点荤腥?”

  送饭的婆子嘲笑:“三姨娘说了,像这样送到庄子上的废人没资格要好吃好喝。”

  “你?!”宝珠大怒,正要冲过去,旁边木兰拦住她,可对婆子说话也毫不客气:“妈妈莫不是嫌我们落魄了?再怎么样我们五娘子也是正经小姐,怎么能天天拿素菜敷衍?”

  那婆子冷笑:“还想拿五娘子压我?我可是三姨娘娘家人!”

  正吵闹着忽听得外面通禀:“四姨娘可在?”

  几人从敞开的轩窗看过去。

  却是适才在太太房里见过的郑妈妈,撑着油纸伞,身后几个小丫鬟捧着托盘。

  太太房里有四个陪嫁婆子,每人分管不同。郑妈妈四十岁左右,国字脸,板起脸很凶,像教导主任,她管着府里的库房。

  “奉了太太的意思,来给院里送春日布料。”

  瞥了婆子一眼:“这是何事?”

  顾一昭赶紧起身,一脸为难:“我们院里丫鬟嘴馋,倒惹得妈妈笑话。”,说着就要将郑妈妈迎进正堂。

  郑妈妈蹙眉,看了一眼饭盘里绿油油的蔬菜,没说话。

  那婆子讪讪退下。

  “哎呀!好漂亮的缎子!”四姨娘扑到缎子上翻看,眼睛挪都挪不开,“太太好生大方!”

  郑妈妈四下环顾。

  屋里寒酸得紧,一间上房用了枣核帘子分隔成两间,外头算是待客的正堂,里头就是娘俩居住的卧房。

  正堂里也就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一个乡下土窑烧制的陶茶壶,壶嘴还破裂了,旁边摆几个不成对的杯子。

  “您喝茶!”

  郑妈妈回过神来,却见五娘子亲自给自己倒了一杯水递过来。

  郑妈妈一愣。

  嘴上道:“您这不是折了老婆子的草料?”,

  却还是毫不谦虚接过了这杯茶。

  深褐色茶叶沫子在茶杯里漂浮,散发出的气味也带着一股陈旧。

  郑妈妈瞥了一眼,没喝,

  只捧在手里捂手心:

  “今春发的料子,有江宁织造署漏下的一批四合云花缎,还有泉州市舶司旧人送来的一批丝缎,都算不上好东西。”

  江宁是陪都南京,老爷在苏州做官,自然也有交情,上贡的东西检查严格,残次品便会流到市面,当然有时候没问题的贡品也能以“次品”的名义流到官员后宅。

  泉州市舶司就更不用说,老爷在福建经营了六年,t根深蒂固。

  是以府里眼界都高,对比四姨娘对着这料子大惊小怪,越发显出浅薄。

  “唯一可取之处是这批云布,按照丝经棉纬织就,既有桑蚕丝的光泽温润,又兼具棉花的暖和,春寒料峭时最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宅斗文 种田文 吃吃汤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