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上青云_吃吃汤圆呀【完结】(72)

  曦宁见识广:“听说有些高门大户败落之后,后代会拿存留下来的皮衣去卖钱。”

  老爷平日里要上衙,就给他做一件石青貂裘的氅衣。

  顾一昭没什么皮草知识,只记得前世说紫貂是好东西,就问太太:“怎么不做紫貂的?”

  太太好笑:“这种当然比不上紫貂,但紫貂是皇家才能用,大臣用就是僭越,会砍头的。”

  顾一昭:……

  她不由得感谢幸亏自己穿越到了深宅大院,否则要是穿越成了官员,只怕第一个冬天就会稀里糊涂脑袋落地。

  太太最怕冷,所以做了几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氅衣,几件海龙皮排褂。

  女儿们也跟着做了几件狐狸皮的,有被称作“乌云豹”的沙湖皮,有赤狐皮,白狐皮,各个挑选自己所爱的颜色。

  大姐选了纯白,曦宁最爱大红,选了赤狐皮,顾一昭默默摇摇头:“我还是算了。”她穿不惯皮草,用棉衣御寒就行。

  “真是土包子,什么都没见过。”顾一昭挤走了二姨娘,四娘子心中不忿,可她毫无办法,只能心里偷偷骂骂出出气。

  小娘子们正围着绣娘叽叽喳喳做衣衫,就听外面通禀:“外头来了个客人。”

  太太将顾一昭叫过去,小声告诉她:“这是范阳卢氏的子弟,听说颇有出息,是你大姐舅家表哥,你祖母来过信,说范阳卢家想让曼姐儿嫁过去。”

  范阳卢氏和太原顾氏当年结下了姻亲,本以为就此能联手,谁知卢家小娘子嫁进来没多久就被老爷气死。

  两家也就关系冷淡了许多年,如今愿意重提婚事,是想重修旧好的意思。

  “范阳卢氏一贯就很照顾弘哥儿和曼姐儿两个外甥,如今提起婚事,想要将曼姐儿嫁过去。”太太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虽然我不应该多掺和曼姐儿的婚事,但能嫁进一贯爱护她的亲舅舅家,人生也顺遂。”

  听说舅舅温和,舅母慈爱,都很疼曼宁,先前曼宁在太原时他们时不时就打发人送了节礼过去,一年不断,常常才收了中秋的礼冬至的礼就又上门了,要不是如今在苏州,怕打了太太的脸,只怕节礼还是不断。

  顾一昭不知道说什么。难道说我看仰鹤白很喜欢姐姐?

  何况仰鹤白并没有表示过他的感情,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少年心事罢了。

  便只能沉默。

  【作者有话说】

  来啦[比心]

  第39章

  “曼姐儿这孩子幼时丧母,也算是个命苦的,只盼着这门婚事能结好点,让她后面过得平顺些。”太太跟顾一昭絮叨,“就由你带着你几个姐妹来安排给卢氏的接风宴和住行之事,你可愿意?”

  太太的心态,一方面是想款待卢家,让曼宁未来婆家看看顾家财势,不敢轻慢曼宁;一方面也是想让卢家看看,她作为继室持家有道。有一种微妙的不想让前妻的娘家示弱的心情。

  可如今她四月就要生,哪里来的精力主持这些事?便都交给了顾一昭。

  顾一昭自然愿意:“母亲放心,我一定准备齐全,不叫我们家在范阳卢氏前头丢人。”

  她便和诸姐妹几个先去安排卢家的住所,卢家人是亲戚,自然要住在顾府,不能上外头的同乡会馆、驿站去住宿,否则让人嘲笑顾家。

  这倒好安排,顾家房子多得是,就将外院老爷书房隔壁的院落专门布置一番,这本就是给贵宾准备的客房,只要请仆人洒扫,再准备些新晾晒好的褥子枕头进去就好。

  这点大姐倒很有经验,开口道:“上回我们在正午日头下面晒被褥,这回也一样就好。”

  惹得姐妹们都笑,曦宁胆子大打趣道:“大姐的表哥怎么这么好的待遇?”

  大家都笑,大姐也笑:“曦宁这张嘴啊!”。

  顾一昭留意打量大姐,却见她神色坦荡,并无恋爱时的害羞,便知大姐对卢家表哥坦坦荡荡,没有半点男女之思。

  顾一昭摇摇头。

  准备好了住所,大家便去布置接风宴,曦宁自然是又负责摆盘这些,三娘子和四娘子分别从库房监督着搬运碗碟和桌椅,顾一昭拟定菜单:“表哥是范阳人,不如做些范阳菜上去?”

  “他是范阳人,苏州的厨子做得再好也比不过范阳本地厨子地道,不如给他做些苏州菜,也让他尝尝江南特色。”曼宁摇头。

  “我倒觉得五姐说得有道理,”六娘子在旁边插话,“有人口味固定,就是喜欢家乡味,他这一路也走了几个月,都没有吃到过家乡菜,不如给他加那么一两道家乡菜,也显得我们待客花了心思。”

  就此说好,曼宁张罗着叫李贵媳妇做江南菜,顾一昭传了外面管事叫去外头范阳同乡会馆请了厨子过来掌勺,做两三道范阳菜。

  因着是亲眷,所以小娘子们没有回避,顾家全家一起在听松堂的正院里见亲戚。

  范阳卢家表哥卢兰陵是书生风格,头戴纶巾,身穿书生斓杉,腰间挂一方汉白玉玉佩,长相不算出众,但气质很是文质彬彬。

  他开口也极有礼貌,上来就给老爷、太太请安行礼,恭敬如自家子侄。太太本来还担心卢家想给续弦下马威而忐忑,此时也打消疑惑多了几分亲近:“好孩子,这一路风餐露宿,想必很是吃了一番苦头。”

  “不算奔波。”卢兰陵一笑,风清云朗,“坐船沿着京杭大运河顺流直下就好,只不过有些晕船,如今下了船还觉得脚底下地在转。”

  顾介甫爽朗笑:“我们北人是坐不惯船。”,又给他引荐顾家少爷并各位小娘子。

  卢兰陵很有风度,眼不斜视,认真行礼,还给大家都带了礼物,什么金银细丝编织的花丝镶嵌小玩意儿、剪纸、定窑白釉的挂件之类,每个人都没落下,连在襁褓中的八、九娘子两位都有礼可拿。

  再加上他带来范阳卢氏送了一船节礼,有香肠、月饼、金丝挂毯、涿州贡米等种种范阳特产,让顾介甫很是开怀。当年他因为前头妻子病逝的事与妻兄家结仇,两家这么多年一直淡淡,没想到这回对方拿出了要重修旧好的架势,让他心头一松。

  眼看到饭点,郑妈妈相请诸人去外面花厅吃接风宴,男女分桌,中隔镂空屏风,既能男女不同席也方便互相听见动静。

  卢兰陵看见饭菜后就赶紧又道谢:“谢谢姑父、姑母盛情款待。居然还特意做了我们范阳的美食。”

  顾介甫一愣,看看饭桌,笑了:“你谢错了人,这菜肴是你几个表妹准备的。她们如今跟着你姑母学管家,正好你姑母身子不方便,便由她们代为处理家事。”

  既让卢兰陵知道这是表妹准备的,又点明事出有因不得已才让表妹上操持,并不是上赶着讨好他。

  要嫁女儿就要矜持些端着,不能让他觉得自家女儿好打发。

  卢兰陵红了耳尖,赶紧起身又冲屏风那头作揖:“多谢姑母,多谢表妹。”

  惹得大家吃吃笑。

  他的脸就更红了。

  “好了好了。”顾介甫打圆场,“别取笑你们表哥了,正经吃饭才好。”

  餐桌上除了冬笋腌笃鲜、四季烤麸、马兰头香干、爆炒河虾仁这样的地道江南菜,还有焖酥鱼、焦烙炸、督亢面这样的范阳美食。

  卢兰陵小心尝着菜式。

  四季烤麸甜中带酱,微微发甜的口感正好与烤麸弹牙的口感相配合,很是独特。

  马兰头季节明明已过,却不知顾家哪里寻来的新鲜马兰头,剁成嫩绿碎末与香干翻炒,香干外表坚韧呈现淡黄色,里头的豆干却是嫩白色,吃着很软,这种外硬里嫩的口感将将好,而且香干还带着淡淡的卤香,想必单吃香干都能很香。

  旁边的弘哥儿点点头:“江南百姓有时会打个t一角子的酒,顺带买一条香干,切成块,慢慢一片一片用手指拈着吃,再就上小酒,很是惬意。”,老爷给他找的新郎中不错,也能叫他说话慢慢连贯了。

  卢兰陵很向往:“原来诗词里说的江南果然富庶适意。”

  两人还约定了要是遇上休沐日子要一同去街巷河边喝酒就香干。

  太太再屏风那边听见了笑:“饮酒可要适量,带叫老爷找个可靠仆从带着你们。”,又将一些喝多了睡在河岸不小心一翻身掉进河里的事告诉他们:“千万要小心。”

  卢兰陵见弘哥儿被训诫并没有不开心,反而认真点头应下:“是,母亲,我会带好兰哥儿的。”,便知道太太作为后母并没有苛责表弟表妹,而且当后母的能直接管束训诫继子,本就说明大家相处很是和睦。

  不然有的继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绝不会出言干涉继子半点,就怕不小心担个罪名多做多错,这种人倒不坏,比那样苛责继子的后妈好,就是很难让继子生出亲近之心。

  有的继子则是一味反叛,不管继母说什么都对着干,叛逆至极。

  像顾家这样母子相合的倒是少数。

  卢兰陵便在心里点头,寻思着写信给家里时要点明这一点,也好叫家里放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宅斗文 种田文 吃吃汤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