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上青云_吃吃汤圆呀【完结】(85)

  李宾吃得赞不绝口,这些日子他也知道这都是五娘子安排的,就笑着跟五娘子开玩笑:“回头得让我家灶娘来府上跟五娘子学学做菜的秘诀。”

  “这菜可不是我妹妹做的,是大厨做的。”弘哥儿瞥他一眼,“好好吃饭。”

  “嗯。”李宾不敢多说话,好好儿吃饭。

  大家这些天玩到了一起,所以后面混熟了索性越过屏风也一起玩起了游戏,反正这是露天园林,挡也挡不住。

  四姨娘和易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玩一会大家就四下都散了,分成好几个场地:斗草、作画、吟诗、投壶、打叶子牌。还有顽皮的跟园子管理者要了钓竿,去溪水里网鱼捕小虾。

  顾一昭作为学渣,当然是选择拉着大娘子、二娘子斗草。

  几个小娘子斗草玩得欢,忽然飞来一只蜜蜂,大家吓得四下逃窜。

  大姐看见远处的亭台,赶紧指着那处:“走,过去!”

  于是几个小娘子捂着脑袋飞奔到了亭台下面的房舍里,飞快关上房门,才松口气。

  她们躲了一会,竖起耳朵听外面有没有蜜蜂的动静,却听见有人似乎踱步过来。

  “是小舅舅!”二娘子眼神亮晶晶,竖起手指做了个嘘声的动作,“等会我们吓他一跳。”

  小娘子们便都屏神凝气,等着吓唬崔题。

  可是等他走近后,大家都听见小舅舅磕磕巴巴的声音:“其实,其实我唤你过来,是有话要说。”

  ?

  大家瞪大眼睛,还未从惊愕中恢复过来,随后马上听见了易大家清晰的声音:“说罢。”

  !

  这下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大姐蹙眉,认为偷听非君子所为,挪动脚步想出去,可是却被二娘子抢先捂嘴了嘴,不许她乱动。

  “这些日子多谢你教导我画画,我学了领画、扫描、顿挫,顿觉豁然开朗。”小舅舅紧张得声音都变形了。

  大家听着那磕磕巴巴的声音,都觉得不是往日里挥斥方遒的小舅舅。

  “那很好。”易大家的声音还是很平静,“说不定以后还可以为你的游记自己配画。”

  “不,我其实想请你为我的游记作画。不知可否?”小舅舅中间有个巨大的抽气声,似乎用了巨大的勇气。

  易大家不回答,只含蓄道:“崔公子,我比你大十岁,按照两家世交排行,你也应当跟着景宜唤我一声易姐姐才是。”

  “易娘子。”小舅舅沉默了片刻,却最终倔强开口,声音里有专属于少年人的义无反顾。

  易大家愣了一瞬,似乎没想到小舅舅会这么回答。她半天才答:“也罢,一个称呼而已,随便你。”

  “这不是一个称呼!”小舅舅的声音带了些少年的恼火,饱含受到挫折后的苦闷,“易娘子既然能放下世俗,四处游历山水,难道还是会在乎世俗所见的人?!”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透着隐约的不甘心。

  顾一昭一边偷听一边赞叹:不愧是古代人,真含蓄啊,你来我回说得有滋有味,要是换成她,肯定会直截了当问“你喜欢我吗?给个准信,不喜欢拉倒。”,一句话连被拒绝的可能性都提前预设。

  易大家的轻笑声从木窗棂那边透过来,分外潇洒:“我不是世俗中人,但易家家人是,我的侄女们是,我嫁出去的姑母们是,崔家的上下这些人也都是。崔阁老是,景宜妹妹也是。”

  虽然看不见,但大家都猜到小舅舅现在应该是怏怏然蔫吧了下去,要不然不会半天没说话。

  他却没放弃,猛然开口:“都交给我!”,声音里带着少年特有的一往无前和无畏:“只要你愿意!”

  易大家又笑:“可我不愿意。”

  她似乎在照顾小舅舅的情绪,又缓和了声音:“我当初勘破是真的勘破,如今逍遥自在也是真的逍遥自在,并不是以寄情山水做洗白自己方便再嫁的幌子。”

  “看多了山川平野,谁还愿意再囿于方寸之间呢?”

  她的声音带了一丝悲悯:“譬如那被送往太原的三姨娘,我看她也有慧根,爱演奏古琴;差点被谋害的景宜,想必你比我清楚,她在闺中时就如今日二娘子一般活泼可如今呢;再比如跟我学画的四姨娘,她比顾介甫有天赋多了。”

  “我若是嫁人,就会变成她们中的一个。而她们若是有条件自由自在,或许也能变成另一个我。”

  易大家摇摇头:“峭壁上的岭雀,永远也关不住的。”

  说罢,就不再理会崔题,转身走了。

  小娘子们听见良久的沉默,随后听见小舅舅轻笑一声,自言自语:“不愧是你。”,言语间有惆怅、有欣赏,更有痴迷。

  说罢也走了。

  小娘子们你看我我看你,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二娘子第一个反应过来,她主要是不解:“小舅舅明明会画画,还要学什么扫描顿挫吗?那连我都会!”憋了好久的问题。

  “你傻啊。”三娘子笑话她,“醉翁之意不在酒。”

  四娘子捂嘴笑:“是思慕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她们虽然还不懂情爱,但都影影绰绰明白那是大人们之间的情爱,因着家人从未提及过这样的事,所以就更加容易向往。

  几个小娘子,本来都还小,可也都在今天隐隐约约明白了思慕是什么,情爱是什么,都觉得脸上微微发烫。

  若是旁人她们还会批判,觉得跟书本上写得不符,是下/流手段,可是当事人是她们都很崇拜的小舅舅!是学问颇深厚的易大家!

  于是就都觉得“思慕”这件事本身也没什么下/流的。

  堂堂正正,就如此时窗外的云,山间的石,树梢的丁香,明白正大光明澄澈在天地间,接受天地的检阅。

  她们就都沉默了。

  在四月的花香蝶舞蜜蜂嗡嗡嗡声中,心中某个地方似乎有点酸酸的感觉,让人想哭。

  良久六娘子才忽然喃喃自语:“易大家好潇洒,我好心悦她,如果能像她这样浪迹天涯该多好!”

  这点小娘子们一致赞同:“原来女子还可以这么活!”

  她们的世界里每一个小娘子长大后都会嫁人,现在学习女红、管家是为了以后操持家务,学习琴棋书画是为了不让未来丈夫感到乏味,学习四书五经是为了跟丈夫有共同语言并教导孩子。

  可现在易大家站在她们跟前,告诉了她们另外一种活法。

  小娘子们又期待,又崇拜,可她们心底似乎有个地方也明白,自己的家里无法容忍一个易大家,顾家的锦衣玉食供养,并不会想要一个易大家。

  于是最后小娘子们在春光无垠里,齐齐学着小舅舅刚才惆怅的样子叹口气,似乎这样也能变成成熟的大人。

  【作者有话说】

  忽然来了感觉,加更一章,t嘿嘿

  第44章

  一转眼过了三年。

  恰逢大比之年,本朝每三年考一次乡试,一般是在子、卯、午、酉年的秋季八月。

  乡试自然与弘哥儿、李宾两人无关,他俩都童生都不是呢。

  顾家上下却还是极为关心这次大比——客居家中的表哥卢兰陵、与顾家交好的赵飞鸾都要参加这次乡试!

  南、北二京和各省城都是乡试举办地,这两人都得去省城应天府考试。

  顾一昭动了心思,听说应天府城南聚宝山有琉璃厂,能烧琉璃,听说宫里的屋顶、报恩寺塔的霞瓦、滴水、瓷砖这些配件,都是在那里烧制的。

  便去寻家里去过应天府的管事打听:“都说聚宝山琉璃厂特供京城,是官窑,想必它附近应当有普通商户开设的琉璃散窑?”

  管事乐呵呵点头:“五娘子猜的对,我们家还去那里买过琉璃盏呢。”

  顾一昭打听好之后就唤来高大义、边安两人吩咐生意经。

  这几年高大义他们还是照样做掮客,闲暇时四处贩卖江南的鲜货:春笋、马兰头、葵菜、莼菜、嫩蕨……

  当初原本听了顾一昭吩咐后高大义还有点犹豫:“娘子,城里人当真吃这些山野之物?这可是我们村里青黄不接时拿来充饥的。”要是有大白面馒头大块肥肉,谁吃野菜?

  可等他们按照顾一昭的吩咐,从乡野采购了各色野菜鲜货专门运往大户人家之后,居然一售而空。

  苏州府富庶,但不是所有富户都会在郊野买庄子产菜,平时食用菜肴还是会从外面购入,所以南北杂货铺也渐渐闯出了点小名气,还有了回头客。

  这回顾一昭来应天府也吩咐他们过来,为的就是让他们在应天府开开眼界,也找找商机:“家里会派管事们去应天府,我打声招呼,你随着他们的船一起去应天府。”

  “小姐,我们去应天府做什么?难道您要开拓那里的生意?”边安问道。

  “正是。俗话说流水不腐,动起来多看看机会。一是叫你们打探别的,二呢,我这里现成有一桩生意要做。”顾一昭吩咐他们,“你们拿了银钱去聚宝山民窑,打听信用好做事麻利的,我要烧制一批纸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宅斗文 种田文 吃吃汤圆呀